曾昆玲云南省易門縣中醫(yī)醫(yī)院,云南 易門 651100
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30例臨床觀察
曾昆玲
云南省易門縣中醫(yī)醫(yī)院,云南易門651100
【摘要】目的:觀察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西醫(yī)治療,觀察組則采用中醫(yī)治療,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SBP(收縮壓)和DBP(舒張壓)和治療前相比,均有顯著下降,且觀察組的下降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療效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壓狀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中醫(yī)治療;糖尿病;高血壓
隨著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轉變,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合并高血壓的發(fā)病率也遠遠高出其他人群,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臨床上對此病的治療多以西醫(yī)為主,但效果并不明顯。筆者采用中醫(yī)方法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中醫(yī)診斷標準[1],排除意識不清、患有心肝腎等其他疾病和孕期及哺乳期患者。在患者自愿的情況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4~75歲,平均(52.3±6.4)歲。觀察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36~76歲,平均(53.8± 6.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口服降糖藥、合理飲食、皮下注射胰島素和適量運動等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采用西醫(yī)治療,具體方法為口服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30514),第1次服用10mg,1次/日。按此方法服用30d后根據(jù)患者的血壓情況對用藥劑量進行調整,每天的最大用藥劑量為40mg[2]。必要時還可配合利尿劑共同治療。觀察組采用自擬中藥方劑治療。基礎方劑:葛根12g,女貞子30g,知母10g,山茱萸15g,蒼術12g,澤蘭15g,麥冬9g,澤瀉30g,黃連3g,紫草5g,五味子3g。如為氣陰兩虛型,可加用玄參、西洋參、丹參、生黃芪、桃仁、紅花等進行治療;如為濁陰不降和痰濕中阻型,可加用半夏、澤瀉、車前子、茯苓等治療。水煎服,2次/日,1劑/日,60日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3]。
1.3觀察指標觀察治療后的臨床效果及治療前后的SBP 和DBP。
1.4療效判定[4]顯效:血糖被有效控制,病情穩(wěn)定,SBP下降值超過30mmHg,DBP下降值超過20mmHg,且血壓值在130/85mmHg之下;有效:血糖有所下降,病情基本得到控制,SBP下降值在15~30mmHg,DBP下降值為10~20mmHg,且血壓值在130/85mmHg之下;無效:血糖和病情無明顯變化,SBP下降值小于15mmHg,DBP下降值小于10mmHg,且血壓值在130/85mmHg之下??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數(shù)據(jù)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3%,明顯低于觀察組的96.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性總有效率[例(%)]
2.2兩組治療前后的血壓狀況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BP、DBP和治療前相比,均有顯著下降,且觀察組的下降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SBP、DBP比較表(±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SBP、DBP比較表(±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時間 SBP(mmHg) DBP(mmHg)對照組(n =30) 治療前161.9±12.8 102.1±7.9治療后142.7±9.9 87.9±6.8觀察組(n =30) 治療前 162.2±13.1 101.9±6.7治療后 125.7±10.8* 73.1±7.9*
糖尿病患者在藥物、外邪入侵、情緒失控、飲食不當和體質差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發(fā)生,其中患者脾胃和肝腎功能失調是最主要的誘導因素,尤其是陽氣盛、陰氣微和肝火旺盛患者體質,極易發(fā)生糖尿病合并高血壓[5]。
筆者為探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中醫(yī)治療效果,所采用的基礎方可以調節(jié)人體代謝,避免了西藥對胰島β細胞的損害,可以降低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最大限度的保護患者的身體健康[6]?;A方中的澤蘭具有活血祛瘀、利水消腫之功效;紫草味甘、咸,性寒,具有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澤瀉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等癥;蒼術主治濕盛困脾、食欲不振、嘔吐、泄瀉等癥;黃連瀉火解毒、清熱燥濕,五味子、山茱萸、知母、葛根、女貞子和麥冬等具有滋陰養(yǎng)氣和潤燥解熱的功效。
本研究結果與相關報道[7]相似。表明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采用中醫(yī)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壓狀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提高療效,筆者建議還需配合飲食指導,讓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控制糖分的攝入量,戒煙戒酒,并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和體質狀況進行適量運動,同時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避免情緒出現(xiàn)劇烈波動,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參考文獻
[1]張燕,孫志東,王玉平.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研究[C]//第五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內分泌代謝病學術大會暨糖尿病論壇論文集,2012: 5.
[2]趙進喜,王世東,龐博,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中醫(yī)診療標準[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07(23): 638-644.
[3]劉新衛(wèi).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4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19(03): 145-146.
[4]周洪.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2,12(07): 2144-2145.
[5]陳德鋒.中醫(yī)辨證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探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04(14): 25-26.
[6]劉艷麗.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中醫(yī)辨證治療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07(12): 71-72.
[7]崔爽.辨證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50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3,22(13): 47-48.
收稿日期:( 2014.10.29)
作者簡介:曾昆玲(1972-)女,漢族,主治醫(yī)師。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03-0060-02
【文獻標志碼】A
【中圖分類號】R5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