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瑛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和行政體制改革的深入,公眾越來越關注行政機關信息的公開范圍和內容。但是,我國的行政機構建立和實行內部控制的程度較為落后,嚴重影響到了行政事業(yè)單位的效率和效益,降低了服務的公信力及執(zhí)行力。所以,內部控制建設成為了行政事業(yè)單位的重要建設任務。本文分析了內部控制的現(xiàn)狀,指出了內部控制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根據(jù)這些問題對如何建設完善的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進行了一定的研究[1]。
關鍵詞:內部控制;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1-000-01
引言
行政事業(yè)單位通常是行政單位和事業(yè)單位的統(tǒng)稱,其中行政單位是指進行國家行政管理、組織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單位;事業(yè)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wèi)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內部控制是由單位所有員工和管理層共同參與的,目的是確保單位各項目的效益以及效率,更好地避免風險,響應國家政策,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公共服務而設定的運作流程、運作方法和管理措施。
一、內部控制的現(xiàn)狀
1.內部控制意識不夠
大多數(shù)管理機構過于強調自己的成就,而忽視了對單位進行內部發(fā)展管理,沒有形成內部控制的正確認識,忽略內部控制對單位運作的重要作用。一些領導人認為,單位的最主要責任是對公共事業(yè)進行管理,而不是進行生產,不存在成本核算,沒有必要開展內部控制。另外,有些單位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卻只是書面寫寫來完成相關部門的要求,沒有得到認真執(zhí)行,效應沒有得到發(fā)揮,大多淪為形式主義。另外一方面,單位內財務人員對自身崗位的責任意識和約束力都較為薄弱,也沒有參與單位各事項決策的機會,不能發(fā)揮財務控制以及監(jiān)督的職能。
2.風險評估不完善
風險評估對于內部控制有著重要的意義。通過圖一和圖二可以看出,我國的政府性債務數(shù)目較大,債務負擔較重,其中地方政府的償還性債務約為11萬億元,占據(jù)了很大的比例,在短期內可能面臨集中性的償付壓力[2]。所以,我們的行政事業(yè)單位工作絕不是無風險的、絕對安全的,它也會面臨各種可能的風險。但大部分單位認為自己不是在進行生產經營的活動,是非營利性的,不存在其他經濟活動那樣的經營風險,從而也忽略了履行公共職能時的風險。因此也沒有一個完善的風險管理的機制,不能很好地進行風險評估。
3.信息溝通存在缺陷
當前單位的內部控制在信息溝通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公眾期待推動我國政府信息公開,但實際信息公開的進度非常慢,與公眾的期望有較大差距。信息透明真正實現(xiàn),要經過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另一方面,單位的溝通渠道不暢通,普通職員沒有一個合適的意見傳遞渠道,讓上級領導無法及時、全面了解情況,從而不能及時把指令送達到各級部門,提供意見指導。除此之外,各部門之間也缺乏暢通的信息通道,無法方便及時地進行交流通信。例如,金融部門和管理部門,要是沒有及時地進行信息共享,沒有及時進行單位資產的定期檢查,明確細節(jié)的狀況,就可能會出現(xiàn)長時間的資產賬單滯后的情況,并且這種情況很難被發(fā)現(xiàn)。
二、如何建設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
1.加強人員管理
內部控制實際上主要是對人員的控制,所以,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有利于內部控制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加強人員管理,首先要在對行政事業(yè)單位進行工作人員的選任時就格外注重他們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和相關能力水平,從而為內部控制準備優(yōu)質的工作人員。再者,單位應該對所有項目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在了解各崗位職責及具體工作要求的前提上,進行崗位的分工。在此過程中,還要確保各崗位的職責不要有太多交叉,使單位運作效率最大化,并設置關鍵崗位來進行統(tǒng)一監(jiān)督管理。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單位要建立起崗位定期輪換的制度,定期替換關鍵崗位的主要人員,一是為了提高所有人員的防范意識,二是為了防止腐敗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2.加強風險評估
加強風險評估首先要培養(yǎng)單位全體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讓他們認識到行政事業(yè)單位工作絕不是無風險的。這個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此外,要加強風險評估工作??梢栽谛姓聵I(yè)單位內設立專門的風險評估小組,這個小組的設立位置可以在內部控制部門內或者是擔任主要帶領任務的部門中,通過設定指標、風險分析、應對策略和評估報表等來完善風險評估機制,以督促單位人員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3.完善信息溝通
行政事業(yè)單位首先要主動公開信息,主動接受公眾的監(jiān)督;其次要利用信息技術擴寬信息溝通的渠道。內部控制的信息交流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可以及時準確地提供單位需要的工作信息,把外部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減少日常工作不必要的錯誤的出現(xiàn),在單位與社會公眾間搭建良好的交流平臺,在某些情況下能成倍地增強溝通的效果,從而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益。
三、結束語
我國的行政事業(yè)單位在內控制度方面還很不完善,相關意識薄弱,規(guī)避風險的機制不夠完善,信息不夠暢通。因此,各級單位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大力開展實踐,逐步完善內部控制的體系建設,在不斷的實踐活動中總結經驗,改進內部控制的不足之處,以此落實各項政策,保護國有資產,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從而提高行政事業(yè)單位的風險防范能力和內部管理水平,完善公共服務職能,加強廉政建設[3]。
參考文獻:
[1]吳福萍.如何完善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下,2013(16):117-118.
[2]張漢成.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中國經貿,2014(4): 73-73.
[3]王瑞雪.淺談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J].財經界:學術版, 2013(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