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芹
新課程 改革思想品德新教材最大的一個亮點在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貫穿新教材的一根“紅線”。因此,七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教師要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探討新課程的教學方法,不能像以前那樣只是“教教材”,要引導學生“學教材”讓學生利用教材這根“拐杖”學會走路,課堂教學要由過去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椤皩W方式”為了適應新教改,為了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我對七年級思想品德課堂導學方法認真地進行了探索和研究,自行摸索一套導學方法,現(xiàn)闡述如下。
一、 自由論壇,激發(fā)興趣
一節(jié)課教學效果如何,是否成功,關鍵在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充分調動起來。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是外因,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是內因。七年級新教材的導學,首先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自由發(fā)言,發(fā)言時間為一至三分鐘。學生圍繞一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上臺演講,講一段感受最深與本課相關的人或事,并說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和原因。比如,我在教“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時候,叫學生上臺講一講體現(xiàn)生命頑強的事例,可以是人,可以是小動物,也可以是植物,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都踴躍上臺發(fā)言,由于說的都是自己熟悉的人或事,都是有感而發(fā),講得真實生動,有真情實感,感受也說得特別到位,特別深刻,課堂氣氛特別活躍,為導入新課成功地進行了鋪墊和引路。
二、 自設問題,學習探究
思想品德新課程一節(jié)課究竟應當讓學生學習一些什么知識,明確哪些道理,解決怎樣實際的問題,這是每位授課教師都必須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我在導學實踐中體會到,讓學生自己從教材中尋找問題,設計問題,比教師在課堂上直接告訴學生“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要好得多。因為,教師直接提出、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學生沒有動腦思考,是被動地學習機械地接受,實踐證明,教學效果并不好,課堂效率也不高。人們不是常說提出一個“好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要有價值得多,那么我們?yōu)槭裁粗徽f不做呢?這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否則新課程改革就會仍然是“穿 新鞋走老路”。我在教學實踐中認識到:學生自己設計的問題,自己解答,具有較高的主動性,是主動學習;教師設計問題讓學生作答,學生就是被動學習兩者對人大腦的開發(fā),對人思維的訓練,對人技巧的培養(yǎng),對人能力的提高,由于其內因不一樣、主動性有差異,效果顯然不同。所以,七年級思想品德課,叫學生自己設計問題自己作答,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體現(xiàn),是課堂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關鍵。
三、 成果交流,深化提高
思想品德課學生提出了問題,也探究了問題的答案,課堂上教師再導什么呢?那就是引導學生交流學習成果,共享獲得成果的喜悅。人們都十分清楚,一旦經過自己的思考解決了某個難題,或者某項試驗取得了成功,那種激動、喜悅之情難以言表,學生也是這樣。我讓學生把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展示,是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探究學習的繼續(xù)深化,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根本途徑,是給學生展示自我風采的一個機會,為鍛煉學生各種能力提供一個平臺,也可以說是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我平時很注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這樣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其實是一種非??鞓范挥幸饬x的事。學生也因此愛學,原本枯燥無味的思想品德課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學生也因此樂此不疲。
“兩個人一人一個蘋果,交流后手中仍然只有一個蘋果,而兩個人一人一個思想交流后,就可以獲得兩個思想”,這是大家公認的道理。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學教師引導學生交流學習成果十分重要。通過交流,不僅可以分享他人的學習成果,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維,還可以增進友情,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而且還可以取長補短,對照他人尋求的問題答案,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促使自己再次深入探究學習,進一步深化提高,尋找出全面而又準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課堂教學如此引導,進一步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何樂而不為。
四、 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成功
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
要想讓學生對枯燥的思想品德課感興趣,必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才能被緊緊吸引。我在思想品德課堂導學過程中特別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受,讓學生借助想象的創(chuàng)造神力,生動的再現(xiàn),靈活的填補,大膽地延伸,在頭腦中展現(xiàn)出一幅幅嶄新的現(xiàn)實畫卷,從而使學生步入神思自如的創(chuàng)新境界,得到了創(chuàng)新訓練,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思維能力。比如,我在執(zhí)教《防范侵害,保護自己》一課時,設計幾個案例,把學生分成幾組,一些學生扮演不法侵害者,一些學生扮演無辜受害者,模擬各種面臨侵害的情境,學生應如何運用智慧與歹徒進行周旋,比如,面臨搶劫時,面臨敲詐時等等不法侵害,如何應對,同學們在表演的過程中 ,都很投入,興致高漲,課堂氣氛非?;钴S。而且通過學生的情景表演,使學生認識到面臨不法侵害,不能坐以待斃,應敢于并善于與歹徒進行斗爭,同時通過學生的表演,也掌握了一些面臨不法侵害,如何應對的方法和技巧。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經受了洗禮與磨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今后人生事業(yè)的成功。
總之,是思想品德課堂導學的基本步驟是:自由論壇,激發(fā)興趣是前提;自設問題,學習探究是關鍵;成果交流,深化提高是核心;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成功是目的。課堂導學應當是豐富多彩的,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對象確定的具體的導學方法。這里,我們所談到的只是新課程改革導學實踐中的一點體會,還須在今后的新課改實踐中進一步探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