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明
摘 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為抓手,校園文化建設為平臺,社團組織培育為載體,深入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實踐路徑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生活化,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休閑;大學生休閑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6-0179-0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生活化,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是當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中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生活化本質上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生活世界思想為指導,以現(xiàn)實生活為中心,以提高大學生生活質量、完善大學生人格、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注重大學生的生活實踐和情感體驗,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利用富含教育價值的生活資源,使大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受到教育與熏陶。”[1]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休閑逐漸成為人們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作為一種自主自由的生活體驗,“休閑是一種具有獨特的文化精神底蘊的生活方式或狀態(tài),這種精神底蘊是依靠知識、教養(yǎng)、品行、美德、智慧給人以內(nèi)在力量,而這種內(nèi)在力量是人的生命品質的真正體現(xiàn)?!盵2]因此,休閑是人們在自由時間內(nèi)發(fā)展自我個性的日常感性生活,休閑教育本質上是一種關注自我發(fā)展與個性成長的生活教育。在當前普遍化休閑時代背景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不僅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有效路徑,而且是當前復雜化社會背景下高校“構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生活化模式”[3],回歸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本真狀態(tài)的現(xiàn)實選擇。因此,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為抓手,校園文化建設為平臺,社團組織培育為載體,深入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實踐路徑對于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
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為抓手,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方法途徑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主要形式,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為抓手,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方法途徑,對于提高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生活化教育理念。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下,“按照生活的邏輯來組織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內(nèi)容,而不是從知識的邏輯出發(fā)來設計”[4]。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內(nèi)容的編排組織應緊密結合大學生的休閑生活,密切聯(lián)系大學生的休閑生活,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大學生休閑教育中的指導地位與引領價值。
其次,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主體性教育過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針對當前大學生休閑時間比較充裕、休閑空間開放性、休閑方式多樣化的具體現(xiàn)實,有意識地選擇具有典型性的大學生休閑生活方式,積極引導大學生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理論對于相關休閑生活問題進行深入解析,特別是對休閑生活中的異化現(xiàn)象進行價值批判與理論反思,培養(yǎng)大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多樣化教育方法,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過程中,綜合運用多媒體,采用案例教學法、課堂討論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提高大學生自覺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切實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感,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現(xiàn)實生活的穿透力。
二、以校園文化建設為平臺,優(yōu)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社會空間
校園文化是指以校園為生活場景,以學生課外業(yè)余活動為生活載體,以展現(xiàn)校園精神文明為主要內(nèi)容和基本特征的一種文化樣態(tài)。校園文化的內(nèi)容不僅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等層面的物質文化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等層面的制度文化,而且還包括以學生的休閑文化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的精神文化。以休閑文化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的精神文化本質上就是校園休閑文化?!案咝P@休閑文化,就是指在高校校園特有的環(huán)境下,大學生們在完成日常學習、工作之余從事的帶有一定精神內(nèi)涵的休閑行為所構筑的文化氛圍,其實質是大學生現(xiàn)實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tài),它反映出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盵5]因此,以大學生校園休閑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校園文化建設為平臺,優(yōu)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社會空間,是當前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基本路徑。
首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突出校園文化建設的時代性與先進性方向。培育富有時代氣息與民族精神的大學生休閑生活風尚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大學生休閑教育與休閑文化建設要緊緊依托高校校園這塊陣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下,以大學生的休閑文化生活為內(nèi)容的校園文化風尚才能折射出強烈的時代感,才能夠保證校園文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同。
其次,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生活方式,彰顯校園文化的時代特征與價值訴求。以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為載體,開展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文明班級、文明宿舍等活動,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而且能夠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休閑文化氛圍;以傳統(tǒng)節(jié)日慶典為契機,積極開展校園文化節(jié),充分利用各種文化資源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休閑生活,營造一種溫馨和諧、友善互助的校園氛圍,增強大學生的凝聚力,以提高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有效性;以道德楷模、先進典型學習活動為載體,通過先進人物等道德楷模的學習活動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代精神,以此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xiàn)實震撼力和時代感召力。
三、以社團組織培育為載體,創(chuàng)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實踐舞臺
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實踐路徑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必須堅持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原則,積極尋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的社會實踐方式。大學社團組織是大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發(fā)組織起來的集普及專業(yè)知識、展現(xiàn)文藝才能、進行社會志愿服務等為一體的非正式組織。因此,大學社團組織是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內(nèi)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自覺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實踐舞臺。作為一種非正式組織,大學生社團組織本質上建構的是一種休閑共同體,能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提供廣闊的實踐舞臺,是大學生深度習得社會主流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場所與社會空間。與大學生的興趣愛好相關的社團組織不僅是開展休閑教育相關知識的實踐舞臺,而且能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休閑教育創(chuàng)設廣闊的實踐舞臺,因為“思想教育不可能到人們的頭腦中直接作業(yè),它是通過社會生活與交往這些外在形式在人們心田中潛移默化地進行耕耘的一種特殊活動”[6]。因此,大學生社團組織不僅是豐富大學生休閑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而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渠道。
高校應該積極鼓勵大學生以不同方式成立社團組織,加大對相關社團組織資金扶持力度,將其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保證社團活動常態(tài)化發(fā)展。積極鼓勵大學生在自由時間內(nèi)深入企業(yè)、社區(qū),進行社會調查、生產(chǎn)勞動、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我奉獻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弘揚社會主義美德,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此外,高校可以根據(jù)不同專業(yè),采取多種方式積極培育具有一定專業(yè)技術特色的社團組織,利用假期或者業(yè)余時間開展社會服務活動,在休閑時間內(nèi)不僅能夠強化自身專業(yè)實踐能力,而且在服務社會中深刻領會和體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精髓和時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杜向民.論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生活化的實現(xiàn)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0(3).
[2]孫玫貞.休閑生活視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J].江蘇高教,2013(1).
[3]李大健.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性及實施策略[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1(5).
[4]許曉菁.論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符號化”——從“生活世界”的觀點看思想政治教育[J].學術界,2009(3).
[5]王巖.論高校校園休閑文化的內(nèi)涵與認同路向[J].蘭州學刊,2008(12).
[6]文藝文.論大學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與文明,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