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純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75-01
一、教學目標:
1、增強文言文閱讀語感,積累文言實詞。
2、探討“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體會他的“任真自得,穎脫不俗”的個性。
3、理解陶淵明退世避隱安貧樂道的志趣,汲取其“不慕榮利”的人格操守和淡泊心境。
4、深入思考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歸隱情結(jié),引導學生形成陽光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由“你的偶像是誰?”的問題導入,引出知名學者于丹最欣賞陶淵明的“淡定”。
2、了解作家 作品
(1)介紹學生所了解的陶淵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介紹適時補充相關資料,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小故事等;
(2)陶淵明的人格令人敬仰,詩文也流傳千古,引出古代文人對其評價。如,白居易的詩——“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3、整體感知,走近五柳
(1)齊讀——讀準字音
(2)自由讀——注意節(jié)奏
(3)默讀——疏通文意,讀懂課文,
(4)質(zhì)疑解疑
學生自主學習,結(jié)合注解,疏通文意,小組內(nèi)合作解決疑難;重點之處全班合作解決
4、研讀探討,認識五柳
(1)設計一幅“五柳先生”的插圖,說說理由。先由學生辨別課本中原有插圖的人物特點(籃中菊花,服飾特點),得出圖中人物是作者的判斷(作者并未說明五柳先生是自己);再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一幅“五柳先生“的插圖(注意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中語句進行想象和設計)
(2)談談“五柳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在設計插圖的基礎上總結(jié)人物個性。知識準備:從“不求甚解,欣然忘食”“不吝去留”中理解他“任真自得”的個性;從“環(huán)堵蕭然……晏如也”中理解他的“安于貧窮”“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中理解他的固守自己的人格操守的淡定……
(3)作者對“五柳先生”是怎樣評價的?理解“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含義;與“不慕榮利”相照應探討提及“無懷氏之民,葛天氏之民”的用意;體會作者借“五柳先生”表達自己“安貧樂道”的志趣。
5、拓展應用,評價“歸隱”現(xiàn)象
從古代文人的“歸隱“情結(jié),過渡到當代社會中一位北大才子的人生選擇
新聞鏈接——北大才子柳智宇放棄入讀麻省理工的求學機會,選擇在北京某寺廟做修行居士。請學生以網(wǎng)友跟帖的方式,談自己的感受和評價。
小結(jié):陶淵明有著令人敬畏的精神,我們敬重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操守,汲取他面對榮利的淡泊心境;但我們不一定要退世避隱,要以陽光的心態(tài),豁達的心胸,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