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歆
我們是一群出生于二十世紀尾巴的孩子,我們又將是一群既情愿又迷惘進入高三的學生。
十七已滿,十八未到,這是一個迷惘的年紀。我們總喜歡和父母拌嘴,嘲笑他們跟不上時代潮流,但又害怕有一天自己也會成為當年被嘲笑被拌嘴的他們。我們充滿斗志,每當看到國際新聞中國處于怎么樣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時,就想著將來要怎樣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但同時卻又苦惱于浩瀚的題海中,會在寫作業(yè)到煩悶時反思我們真正的目標是什么,自己將來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渴望快快長大,去體驗更大更遠的世界,但又怕時間太快,回過頭來,那些曾陪伴我們的人們都已不在。
十七已滿,十八未到,這是一個尷尬的年紀。是個孩子,卻又已不是孩子,像個“大人”,卻又還不是“大人”。我們跟著父母出去吃飯,再也享受不了小孩子“任性”的特權,再也得不到叔叔阿姨們“小孩子嘛,沒事”的庇護。看著小朋友們肆無忌憚地動著筷子,就像看到了曾經(jīng)的自己,心中有些懷念,卻又有些慶幸。我們還是孩子嗎?我們已不是孩子了。有時,我們覺得自己長大了,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但往往會受到“大人”們的阻礙。有時我們發(fā)發(fā)牢騷,就會被指認為“憤青”。這些時候我們總會覺得,孩子和“大人”間像有一條鴻溝,我們想跨過去卻怎么也跨不過去,好像永遠也成不了“大人”。
在這樣一個充滿熱血的年紀,我們從不缺少夢想。九把刀曾經(jīng)說過“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現(xiàn)的價值,即使跌倒了,姿勢也會很豪邁?!逼鋵崳谖覀兠總€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夢想,那就是想著去改變世界,讓身邊的人、讓世界因為有了我的存在而變得不一樣。但我們平常都不說出來,因為我們怕說出來會被嘲笑,會受到質疑“你一個未長大的孩子拿什么來改變世界?”
確實,我們還只是個高中生,除了好好念書,將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其他的什么都改變不了。但有一點我們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成為一個好人,其實成為一個好人并沒有那么難。正如超級演說家劉媛媛說的那樣:“我們這一代人,在我們老去的路上,一定不要變壞,不要變成你年輕的時候最痛恨最厭惡的那種成年人。如果將來,你去路邊擺攤,你就不要賣地溝油小吃,不要缺斤短兩;如果將來你開了工廠當了老板,你就不要偷工減料,以次充好?!蔽蚁肴绻覀兠總€人都能堅持本心,做一個好人,那我們的社會就會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好人而變得更加美好。這不就是因為有了我們的存在而讓世界變得不一樣了嗎!
現(xiàn)在的我們,或許還有很多好奇,很多迷惘,很多抱怨,但更多的是滿腔熱血,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傆幸惶欤覀儠植荚谑澜绺鞯?,成為各行各業(yè)的精英,成為社會政要,成為社會的支柱。
這就是98年的我們,倔強與好強的一代,執(zhí)著與堅強的一代。
點評
本文從花季少年的迷惘、尷尬與充滿熱血三個方面寫出了98年的中學生風貌。但作者并不局限于此,而是把“做一個好人”當作“98年的我們”的一種追求,理想雖平淡,卻是那么真實,那么感動人心。優(yōu)秀作文不必高呼口號,只要能真正地寫出自己的人生體驗即可。這一點可以成為我們的寫作借鑒。
(白水高中 杜春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