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暢
2001年臘月,趙熊分得了西安文化廣廈的一套新居室。這一年是壬午,趙熊53歲,年過半百。不管怎樣,對面墻齋里的趙熊來說,這也算喬遷之喜吧。2002年年初,趙熊開始裝修。4月,春和景明,趙熊開始在新居的工作室中寫字治印。工作室自然不會寬敞闊綽,可是他的心態(tài)已經(jīng)變了,他沒有勞煩他的先生陳澤秦夫子,他給這斗室自題日:“風(fēng)過耳堂?!笨墒切睦锼坪醪荒芷届o,于是刻了10余種自用印來舒緩他的心潮。在“風(fēng)過耳堂”印的邊款——他把這叫印側(cè)——記日:“壬午五月,新遷文化廣廈十四層,樓上有風(fēng)即號,若如寒冬,因命之日‘風(fēng)過耳堂,并作28字以為記:高樓新上眼界寬,今是昨非,總相關(guān)。萬事從來風(fēng)過耳,還將長樂續(xù)余年?!彼坪跤行┬牢?,還有些解嘲;有自我寬解,最后落腳到自我勸勉。
轉(zhuǎn)眼間,又是7年過去。2009年一開年,他就在友朋們的催促下準(zhǔn)備自己的60歲展覽。2009年4月,《境由心造》出版。在60歲之前,《境由心造》是趙熊至為重要的一部詩文書法篆刻集,大8開本,裝幀精致而精美,但不豪奢。這個篆刻集就帶有了史的意思和痕跡。所以篆刻集中在詩文、書法、篆刻這支持篆刻集的三足之外,有很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就是“風(fēng)過耳堂編年事輯”,有了譜的性質(zhì),但他把這叫編年事輯,
趙熊先生是一個特別有心的人,他以書法和篆刻來書寫銘刻心跡,其詩文與書法篆刻又融成了一體。由國與家的實際境遇中流露出來的這些心曲,隨著年紀(jì)的增加,漸漸在他的筆下化成了藝境。排列在集子中的第一幅書法創(chuàng)作于乙酉年,即2005年的《乙酉歲暮口占》:“韶華驟逝一歲春,半老蒼頭未沉淪。四壁書痕留爪痕,心花更比墨花新。一歲將盡,于齋室清理年來所作字幅,墨花滿眼,自喜光陰之未曾虛度,口占二十八字以記之,乙酉歲暮風(fēng)過耳堂趙熊并書?!蔽颐棵颗c人言,趙熊是陜西書畫界靈人里少有的那兩三個靈人之一:他的靈秀不止在敏捷,更在智的敏感,反映出一種智者的慧根。他的敏感不是…般的蕓蕓者眾,而是對于節(jié)令物候和自身靈性的警惕,是屈原以來中國士階級一脈相承的因日落月升、驚蟄聞雷般的敏感,而這些,都搖撼著他的心身。他口中是不說的,經(jīng)常是顧左右而言它的瀟灑,而他內(nèi)心的竊動卻實在有一種敬畏,對生命中的有些節(jié)骨隱隱的存著些惶懼,而他又會一一的將之賦與詩情?
總括而言,趙熊的詩宗法杜甫、白居易,遠(yuǎn)紹屈原,因為他的詩情感動并不在一己之身的得失榮寵,而是有關(guān)國事而來的民生疾苦,如《風(fēng)過耳堂吟稿》的第一首《病房老婦敘》三百字可為代表作,詩中的哀婉曲折,語句的平實,描寫的入微和切近,詩里老病夫婦的恩愛和艱辛,對女兒的諒情和呵護(hù),分明叫人想起“三吏”“三別”和《觀刈麥》等等的氣骨和法乳,讀來是頗令人唏噓的。但趙熊的詩并非只是以一種心境顯示,他的詩也有野逸疏狂的一面,如《五十八歲自問》即是:“懶作王侯怕做賊,盤詰造物我為誰?此身許是遙天雁,空印泥痕便復(fù)回。五十八歲口占二十八歲自問,丁亥春首,風(fēng)過耳堂主人,趙熊并書。”乍一看,懶作王侯,是他有作王作侯的才能,但他懶得去作王侯,是對王侯沒有興趣;怕做賊,是因為賊是被人鄙棄的一類,怕遭良人白眼,為人所不屑。然而細(xì)細(xì)品味,回過頭再看,其實在他的心底里,王侯和偷人的賊在人格品行上并無二致,那么他懶做的就不只是王侯,也是賊了;他怕做的就不是賊,也是王侯了。這賊是賊民之賊,而王侯,和王侯的附屬官宦,也是虐民之賊;糞土當(dāng)年,或者竟是今年了。王侯和賊追根問底是在一類,而他,心念蒼生,是另一類,與之絕不相容。這王侯與賊都不是他要做的,他期望于自己的是遙天雁,“此身許是”是一個疑惑,但是實是一種自許。試想一下那只遙天雁,飄飄渺渺,玄衣素裳,無掛無礙,卻能空印泥痕,這不是遠(yuǎn)過于糞土王侯和人人得而誅之的亂賊么?
收在篆刻集中的文章都不長,如果將印章的邊款成文的也算在內(nèi),那么純粹的文章一共16篇,最長的是2006年的《默翁三記》,最短的是《大愚華發(fā)以后》,37字,下來是《長轡遠(yuǎn)馭》印邊款,53字,而最長的是《印香齋印》邊款,長達(dá)276字。這么長的邊款,通印人自己心曲,若促膝把酒,短檠一穗,燈火熒然,娓娓細(xì)數(shù),是否古今來最長邊款?愚見者蓋寡,不能定論。然以之作文章論,簡質(zhì)通賅,冗繁刪盡,是許多以文字作稻粱謀者也要興嘆的吧。但是我最為感慨的還是他的《西湖紀(jì)游》。全文225字,錄如下:“丙戌十二月初七日,余在杭州,晨起,念及近歲兩次來杭而未及謀于湖,遂步出客舍,呼計程車直驅(qū)西湖。車載余至六公園處,行百步則已駐足湖畔,煙霧渺浩,水波無光,可見者不過三五長而已,再遠(yuǎn),則水天不辨矣。白堤一線,似有似無,寶俶淡影,若懸半空,鷗鳥孤飛,翩翩無聲,此情此景,仿佛百年前之默片,灰白有致,蒼茫無垠,心遂靜而神愈安。天光稍曦,景色漸顯,余恐心隨境變,轉(zhuǎn)身離去。近處,有古錢塘門遺址,殘壁斷垣,古木蕭疏,石碑鐫字,詳述歷史,知為人工修復(fù),亦足以發(fā)思古之幽情,重返客舍,則同行人尚在夢中矣?!痹谖业男睦?,還不是贊賞趙熊的文字之美,筆觸的細(xì)膩,而是感嘆他的這份用心,這種久久以來集結(jié)下的情愫,簡直是一個結(jié)晶,鼓動他一個人早早地去攆著看西湖的晨景,那種尚未沾染上一日來的人跡氣味的晨光。尤其是他的那種細(xì)心,戰(zhàn)戰(zhàn)兢兢,怕被轉(zhuǎn)變的細(xì)微至極的對自己感覺的呵護(hù),令人心里砰然而動。
趙熊的散文顯然是明清以來的韻致,有著揮之不去的子遺情懷,近的是延續(xù)陳繼儒、張宗子一線,遠(yuǎn)的則是唐宋八家中人物,而他喜歡的似乎是唐人中劉禹錫、柳宗元,而于韓愈殊少親近,對于蘇軾,卻又是特別的親切些,有些私淑的味道,像《西湖紀(jì)游》,就能尋得出《記承天寺夜游》的路徑。他的潛心,對文章之道走得近的是灑脫又古雅一條脈路。而就趙熊的本質(zhì)來說,他是長安城里有文有采的一個儒者。、
他的書法在陜兩已是盡人皆知,深得陜?nèi)说淖鹬兀⑦b許他居其所之后的捧拱。他對書法有一種自覺。1986年,他37歲,是年遷入西安南四府街新居,因窗對古城墻,他自題“對墻齋”。他的先生陳少默為他改為“面墻齋”,兼取“面墻而立”之意。就在這一年的年初,他嘗試以隸書形體及用筆融于篆書,自己名日“五分書。”不過他很快就放棄了這種叫法,因為他自己意以到這種過分著痕跡的努力太形而下了些。但他依然從漢篆系統(tǒng)中研究探索,追求自己書體在自然流變中達(dá)到一種從形式到精神真實顯現(xiàn)。從那時至今,27年過去,他的這種書體已臻成熟,甚為愛好書法的人殷殷激賞,親切的呼之為“趙熊的扁扁(biabia)隸”這種隸書視覺形體呈扁伏狀,有早年《曹全碑》的烙印,然而結(jié)體實為楷書方正之形,用筆非篆非隸,亦篆亦隸,飽滿中和,內(nèi)力鼓蓄,蘊藉雅致,中規(guī)入鉅,然而卻又具欹仄之態(tài),有情有趣,耐看好看他從5歲開始在家人的耳提面命下寫大字仿紅,13歲從《漢碑大觀》丌始習(xí)隸,15歲自己購得文物出版社的《曹全碑》字帖,勤學(xué)苦練,之后惜隸草行間雜,因為篆刻,字里又鐫著刀法的金石。因為金石的形狀太顯赫,看他的字,似乎能聽見戰(zhàn)陣廝殺里金鐵的交鳴。又因為在陜西,我私下里以為他的扁扁隸也曾受到過寇遐和楚帛書的啟發(fā)。2009年4月18日,幾家聯(lián)合舉辦了他的“境山心造——趙熊詩文書法篆刻展”,在陜西美術(shù)博物館,我看到了嚴(yán)謹(jǐn)而才華熠熠的趙熊,把他6()年的沉淀揮發(fā)得滿壁生輝,璀璨絢爛。他的巨幅篆書8尺對聯(lián)“有風(fēng)過耳無事面墻”神采逼人,風(fēng)范泱泱,令人一望而心悅神怡,覺得陜西有這樣的字,有這樣的人,不枉碑林在長安城里,也不怯唬外面會有人攜了毛錐要凌逼關(guān)中。有他在,我們心里會踏實。而這幅字,也正是《境由心造》的壓卷之作??梢韵胍娔秋L(fēng),以后還會過耳;那墻,他以后還是耍而對的那些時間,那些風(fēng)事,那些事跟風(fēng),是有的,也都是沒有的。事在風(fēng)中,風(fēng)卷風(fēng)旋風(fēng)翻事,似是而非。雖然這副巨聯(lián)帶著些機(jī)鋒,但可以說,趙熊也不會是老僧,只能是儒服
書法而外,支撐他生命,使他的生命飽滿的,就是印他的印章自12歲開始閱讀,13歲操刀,17歲集第一本印譜《代代紅》,1978年和老一輩人發(fā)起成立“四人幫”倒臺后全國第一家民間印人組織“終南印社”,這一年他29歲,逼近而立。而他卻確確實實的已經(jīng)先而立之年挺立起來了。之后傅嘉儀英年棄世,他接任社長,直至于今,他的印人生涯已整整50個春秋。集子收入他從1977年17歲時為自己刻的自用印“趙熊”名章始的印一共90枚,集子設(shè)計為左開本,書法一律趨右,篆刻一律靠左,編排用心,精微廣大,講究之至,眼福者,莫過于欣賞此類書籍。讀這些印,有一種喜,有一種苦,有一種澀,有一種執(zhí)拗,還有一種放縱;旁敲側(cè)擊,通往他的“野狐禪”的不安分的巷道。他的印應(yīng)該是中國印壇支撐著西北甚或黃河流域的砥柱吧。
現(xiàn)在,在他的風(fēng)過耳堂里,多數(shù)時節(jié)他會署款“老墻”。陜西人愛把談話閑聊叫“諞?!蔽覀冊谒娘L(fēng)過耳堂里諞著諞著,他有時會說:“我有時就想訣一聲?!彼睦霞冶緛碓谏疥幍郎?,可是從他先祖占籍祥符取中進(jìn)士,分發(fā)到陜西坐官,就變成了陜西人,在他,是西安城里人,卻是一口的陜西方音。此時,指著編印精整的新出的《案頭刈青——趙熊詩書印》,他拿完全的陜西方言說:“人心幻變水何如,冷雨和風(fēng)配馬驢。才別貧寒草廬所,便思富貴帝王居。平章……焉知……甚麟魚?!甭淇钍恰肮锼却喝湛谡祭蠅π攀帧?。是春天才寫的。當(dāng)年是2013年,干支癸巳。這首七言律詩平平仄仄、抑抑揚揚的表達(dá)著他的訣意,沉婉而不傷,保持著一貫的體面,讀過了,在呵呵的笑聲里,覺得他的訣,就是大珠小珠年過花甲的春風(fēng)過耳,秋風(fēng)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