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西寨初級中學744300)
品語文詩歌之美提高語文美育功能
吳菊蓮
(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西寨初級中學744300)
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兩大特點,語文中的詩歌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在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中書寫了濃厚的一筆,近年來由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新認識和再次推崇,《唐詩三百首》《百家姓》《朱子家訓》等傳統(tǒng)文化讀物再一次成為學生書架上的重要讀物。語文教學中詩歌以其獨特之美給學生以美的熏陶,讓他們受到美的教育。
詩歌美育教育新課程改革
語文科具有文學性的特點,而美學是以藝術為中心研究人對現(xiàn)實的審美關系的科學,那么作為藝術之一的文學就必然成了美學的中心對象之一。語文是具有濃郁人文特色的課程,是學生通過學習熏陶情操、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審美能力、完善人格和發(fā)展心靈的課程。語文學科是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對學生的學習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一個人的道德情操具有難以估量的影響,本文就語文教學中“詩歌”這一教學內(nèi)容講講如何通過語文教學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受到教育。
詩歌之美有三個特征:形象性、動情性、愉悅性。美育教育中的審美活動是人們對于美的東西進行欣賞和感受,在愉悅心情中受到熏陶而改變自己,把美的認識內(nèi)化與自身的過程。我國古代詩歌由于其不同的表達對象給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讓人的心情為之振奮,道德為之震撼。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碧拼娙硕鸥τ枚潭趟木湓?8個字給人們展現(xiàn)了一副從天到地,從靜到動,層次分明的壯闊場景。詩中所描述的畫面鋪陳萬里懸掛天際,超過任何色彩的描繪,詩中所含故事,超過幾卷書所能描述??梢韵胂髲V闊的西嶺冰雪封山,也可以想象船行萬里,人無故事無限?!霸频L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作者前兩句描寫了自己游覽山水的閑情逸致,后兩句更是表達了自己樂在其中,陶醉于心的美好心情?!扒Ю嵇L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弊髡卟粌H寫到了生機勃勃的眼前美景,感受了當時欣欣向榮的生活畫卷,更是緬懷了歷史陳跡中的王朝,寄托了詩人對歷史興亡的感嘆,前兩句是寫的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后兩句卻突然帶來一種凄然而又恬靜之感,也許當年奧巴馬登長城之后稱向中華文明致敬之時,也許也有“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感嘆。會不會也多一份恬靜呢?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痹娙嗣枋隽苏鲬?zhàn)疆場的將士置生死于度外,在戰(zhàn)爭間隙飲酒慶祝場面,展現(xiàn)了將士視死如歸的報國情懷,最后一句詩句更是描述了戰(zhàn)爭之慘烈和悲壯,讀過這首詩,自然會想到和平之不易,也會激發(fā)每一個人的愛鄉(xiāng)愛土,熱愛祖國的情懷?!扒貢r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弊髡哂枚潭趟木湓妼懙搅诉呹P的荒涼,邊關的征戰(zhàn),從古到今的征戰(zhàn)和犧牲,秦時明月,說明在秦的時代這里就屬于祖先征戰(zhàn)之后占領的疆土,漢時關,說明這在漢之時也是戰(zhàn)爭的關隘,萬里長征人未還,說明在作者作詩的當下,這里正進行的不休不止的戰(zhàn)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寫了現(xiàn)今戰(zhàn)爭處于被動或者反映人們對于當朝的失望,或是作者反映著人們對于戰(zhàn)爭的厭惡,也寫出一個書生的無奈,寄希望于早已逝去的威猛將軍鎮(zhèn)守邊關?!八廊ピf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人彌留之際的念念不忘,“北定中原”“但悲不見九州同”詩人彌留之際的悲壯感染多少代人熱愛國家的統(tǒng)一,激起多少人的鄉(xiāng)愁,激起多少人的愛國情懷。
田園詩,以其安靜雅致的田園生活的描述,引人入勝,令人向往悠閑自在、溫馨雅致的田園生活?!翱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边@種自然之美,這種清新和新鮮估計在霧霾困擾中的國人讀讀都能聞到新鮮空氣的味道,感受到望梅止渴的效果?!按好卟挥X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作者在這首詩里反映出來的安逸和慵懶估計現(xiàn)在的城市孩子根本體驗不到,在農(nóng)村,要是有個下雨天往往不上學不干農(nóng)活,孩子可以慵懶地睡上大半天,即使是起來也是玩水玩草,總之,農(nóng)村孩子似乎玩的很多,但是很多玩耍是在干農(nóng)活時候的“副業(yè)”,只有雨滴滴答答出不了門的日子里,那才是睡得踏實玩的踏實,毫無牽掛的那種安逸和舒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作者是被鳥叫聲喚醒的,夜里風雨較大,作者安逸起床,作者畢竟不是孩童,在安逸和慵懶中還是有點牽掛,“花落知多少?”
古代詩歌描寫了生活中大小種種,各種涉獵,其中非常感人的有贈友詩和思鄉(xiāng)詩?!袄畎壮酥蹖⒂校雎劙渡咸じ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焙髢删浔滑F(xiàn)代人用來比擬深深的友誼?!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备蔀楝F(xiàn)代人常引用的詩句,2013年,習主席訪問拉美時,更用“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闭務撾m然相距遙遠,但源遠流長的中拉友誼。也許拉美人不能完全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是這句話隨著習主席和中國人的熱情,已然成為世界名句。美育主要憑借審美活動來進行,就要以美為媒介,通過審美,把美印入受教育者的身心結構,把美的尺度變成人的內(nèi)在尺度,任何美都是以形象為載體,通過形象去表現(xiàn),審美者憑借審形象而審美,所以美育的形象性,要求特別重視感性形式特征,注意形式感的培養(yǎng)。
語文教材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文質兼美、膾炙人口的文章,都體現(xiàn)著深刻的自然美、社會美、科學美和藝術美的豐富內(nèi)容,蘊含著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語言美、文化美等因素。古代詩歌,特別是唐代詩歌給人帶來的美感,使人受到美的熏陶,陶冶讀者情操,提升讀者品格,在讀者文學欣賞的同時提高讀者思想道德情操。在新課程廣泛推行的背景下,美育走入課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有利于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美學素養(yǎng)。語文科具有藝術性的特點,我們都承認語文教學是藝術,稱它為藝術,是因為語文教學特別是文學教學是個人技巧很強的活動,其效果是通過個人的細致觀察和耐心實踐才能得到,它帶有明顯的個人因素,語文教師個人的特點往往比規(guī)定的東西實際,更重要。教師既不是灌輸者,也不是附從者,而是美的活動的誘導者、組織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師的課堂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表演藝術”。教師用美的方法重新組織教學內(nèi)容,以藝術化的手段啟發(fā),使受教育者在符合美的規(guī)律的學習活動中主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心理結構。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