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才
【摘要】 ?初中歷史教材是按時序編排的通史,在新課教學、復習鞏固的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專題教學,不僅有利于初高中教學銜接,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有利于歷史教學公民教育目標的落實,也是學生中考備考的需要。
【關鍵詞】 ?初中歷史 專題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10-071-01
一、提出的背景
專題,是指專門研究或討論的題目。歷史的專題,按知識領域的大小分,可以分為大模塊(包括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和小專題(如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西方的民主制度、開放交流等)。歷史學科中的專題教學,是指以某一理論知識、社會熱點為題目,開展專項的討論、探究。對于中學生、尤其是初中生來說,專題范圍過大,不適合他們作專題研究或討論,應該從更小范圍的小專題入手。通過小專題的討論、探究,理解歷史現象,形成大歷史觀,培養(yǎng)綜合分析能力。本文中提到的專題教學,是指小專題的教學。
初中的歷史教材,是按時序編寫的通史,即根據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自古至今地講述歷史。在日常教學中,初中老師多是按教材的編寫順序,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有些老師甚至就教材教教材,缺乏對知識體系的提煉與歸納,學生對歷史事物缺乏整體認知,綜合分析能力不高。且從學生歷史考試成績的分析看,學生之間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綜合題的得分差距上。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滲透專題教學,以此為抓手,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幫助學生贏得中考、為高中歷史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初中歷史教學滲透專題教學的必要性
1.是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需要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歷史課程是一門人文社會科學,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具有綜合性,注重人類歷史不同領域發(fā)展的關聯性,注重歷史與現實的聯系,使學生逐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對歷史和社會進行全面的認識。但受初中學生認知水平的限制,初中歷史教材的編寫,是把中國史、世界史完全割裂開來分冊編寫,是以時間為線索的通史,教材中呈現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化和淺化,形成眾多的“點”。如果老師只是以教材教教材,不注意知識的關聯性,這些“點”雖然具體、生動,也只是一些雜亂的“點”,學生對人類歷史知識的記憶也只是些“碎片”,更談不上理解、分析、運用了。如何把這些“點”連成“線”、織成“面”,作為教學的組織者、主導者,就需要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新舊知識的關聯、適當地補充相關的歷史知識,進行專題知識的探究,即滲透專題教學。
2.是學生中考備考的需要
從深圳近十年的中考試題看,無論是以前的《歷史與社會》學科,還是2015年開始的《歷史》學科,基本題型都是選擇題和綜合題,而最后的綜合題往往是以專題的形式呈現,全國各地近年來的中考歷史卷也是如此。
3.是初高中教學內容銜接的需要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課程的設計,要“在突出義務教育階段歷史教學特點的基礎上,注意與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為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習打好基礎?!爆F行初中教材(以人教版為例),是以時間和地域國別為線索的通史,重學生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高中歷史教材,則打亂了時空的次序,貫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聯的模塊加專題的專題史,分為政治文明、經濟成長、文化發(fā)展歷程幾大模塊,更著重于對史實理性的探索與思考。兩者比較,體裁變化大,跨度大,剛上高中的學生容易產生不適。據有關調查顯示:“在初高中歷史教材內容的聯系性上,認為有聯系的只占68%,認為無聯系的多達32%?!睘榱俗寣W生更快地適應高中歷史學習,在初中階段,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專題教學,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為高中的歷史學習打下基礎。
三、初中歷史教學如何滲透專題教學
1.在新課教學中滲透
在新課教學中滲透專題史,一方面,在教學某一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復習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回憶相關聯的某些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知識體系的構建準備。另一方面,要關注教材中的單元主題。初中歷史的每一個單元,是以某一歷史時代特征為主題。教學過程中,每一課的教學,都應圍繞這一主題開展教學,引導學生分析其在整個單元中的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專題意識。
2.復習課中的強化
復習課,是知識的再現、知識體系的構建過程。歷史的中考備考復習,一般經過第一輪的基礎知識梳理,第二輪的專題復習。
基礎知識的梳理,常常是按教材內容的章節(jié)順序,強化知識點的記憶。在這一輪復習中,可以結合知識點,及時地引導學生回憶同一主題的相關內容,強化主題意識。
第二輪的專題復習,更需要引導學生提煉出不同主題的相關內容,通過列表、思維導圖等方式,整理專題內容。中考備考的歷史專題復習,可從以下幾個專題著手:政治制度專題(中國古代的中央集體制度、西方民主制度)、改革專題、科技專題、開放專題、中共黨史、近代中國的屈辱與抗爭史等。在開展這一輪復習時,還應關注社會熱點。如2015年是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當年二戰(zhàn)的反法西斯同盟國家多有安排慶典活動,這無疑是一社會熱點。因此在2015年的歷史中考備考中,還應該關注、強化與二戰(zhàn)相關的專題內容:兩次戰(zhàn)爭、戰(zhàn)后世界格局的演變。
四、結語
總之,初中歷史專題教學,既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教學中滲透專題教學,既是課程教學目標落實的要求,又是學生升學、發(fā)展的需要。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專題教學。
[ 參 ?考 ?文 ?獻 ]
[1]《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第5版商務出版社.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七~九年級)》.總體介紹.人民教育出版社.
[3]《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4]《初高中歷史學習銜接情況調查》.鄭銘固.《考試周刊》,2010年第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