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雙梅
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建筑領域的國際交流越來越頻繁,學生也有了更多運用英語的機會,因此,對學生英語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處,筆者以建筑學專業(yè)英語翻譯為出發(fā)點,以建筑英語文章為例,結合建筑學專業(yè)英語的詞匯特點以及句法特點來教會學生掌握相關的科技英語翻譯技巧。
關鍵詞:建筑專業(yè)英語;詞匯特點;句法特點;翻譯技巧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3-032-02
一、引言
專業(yè)英語是建筑學專業(yè)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建筑學專業(yè)的外文書刊和學術期刊的能力,及時了解建筑學在世界上的發(fā)展動態(tài),為學生與世界建筑學接軌提供語言基礎。對于建筑學專業(yè)的學生而言,由于專業(yè)學習投入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英語水平就相對薄弱,很多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不盡如人意,查閱科技文獻的能力十分有限。隨著中國建筑業(yè)的迅猛發(fā)展,隨著國際項目合作與國際間科學技術交流的不斷加強,專業(yè)英語在未來國際合作項目的工程實踐中將得到更加普遍的運用,從而對學生專業(yè)外語的綜合應用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科技文章講求準確,科技英語翻譯的邏輯嚴密,要求用詞準確,語句通暢、清晰,符合語言習慣和行業(yè)習慣等等要求,因此常常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本校建筑學專業(yè)英語的開課學期為第9學期,大多數學生學生反映開課學期過晚,無法與學生的現有英語水平結合,造成了學生學習的困難性和迷茫性。目前國內針對于建筑學專業(yè)英語的研究卻少之又少,且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證的現象。本選題計劃通過歷時研究,進一步分析建筑學專業(yè)英語翻譯的問題所在,再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辦法,找到適合該領域的翻譯技巧。
二、建筑學專業(yè)英語的詞匯特點及翻譯
科技詞匯指在各個學科或專業(yè)中應用的專業(yè)詞匯或行業(yè)術語。準確的把握詞義是理解科技英語文章的前提和基礎,總括起來,建筑學英語的詞匯特點大致有以下幾類:
1、專業(yè)性詞匯多,表義準確、正式
每門學科或專業(yè)都會有其特定的一套精確而含義狹窄的名詞和術語,使用面窄,專業(yè)性強,必須準確、恰當地表達特定概念。如在建筑英語這一特殊語域中,多立克柱式(Doric)、飛扶壁(flying buttress)、桁架(trusses)、柱型式樣(order)、室內裝修(interior finish)、建筑群(architecture complex)等。如果不懂得某一領域的專門術語,就無法理解該領域的科技文獻。因此,熟悉和掌握這些科技詞匯是很必要的。
2、日常詞匯專業(yè)化
相當數量的普通日常詞匯,在科技英語中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甚至在不同的專業(yè)學科都有不同的含義。如:reinforced concrete中的concrete中的concrete在日常英語中是“具體的”,而在此是“混凝土”的意思?!癰oring”只能譯作“鉆孔”而不能譯成傳統(tǒng)的普通英語中的“令人厭煩的”;" building acts”只能譯作“建筑法規(guī)”,而不能譯成“建筑行為”;"weather”只能譯作“風化、侵蝕”,而不能譯成“天氣”; “garden”只能譯作“庭院”,而不能譯作“花園”;“daylight”只能譯作“采光”,而不能譯作“日光,白天”。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正確地理解句意不僅需要我們具有良好的英語基礎知識,還要有一定的相關專業(yè)知識,掌握詞匯的科技含義,根據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判斷。
3、詞的前、后綴多
科技詞匯大多是由源于拉丁語或希臘語的詞根和前綴、后綴構成的,這是科技詞匯在詞源方面的一大特點。據科技英語專家統(tǒng)計,在一萬個普通英語詞匯中,約46%的詞匯源于拉丁語,7.2%源于希臘語,這些比率在科技詞匯中更高。最常見的如:auto-(自動),bi-(雙,重),hydro-(水),inter-(相互),pseudo-(偽,擬),semi-(半,部分),super--(超,過分),-ism(主義,學說)等等。在學習科技英語的過程中,應當盡量多地掌握前綴、后綴及其派生出的詞匯,擴大詞匯量、增強閱讀能力,提高翻譯速度和質量。
4、詞的組合多
科技文章中詞的組合,如:名詞和名詞、名詞和形容詞、副詞等組合現象比比皆是,例如: intersecting through traffic lanes(相互交叉的交通車道),basic floor area(基本層樓板面積),bearing wall(承重墻),central warm air heating system(中央熱風供熱系統(tǒng)),city owned utilities(城市公用設施)等等。在通常情況下,這種組合的核心往往是最后一個名詞,前面的詞不論是名詞還是形容詞等都起修飾它的作用。但有的是兩個詞、三個詞或更多的詞合在一起修飾最后一個名詞,了解他們將有助于我們解讀和翻譯英文專業(yè)書刊。
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初涉專業(yè)英語時,多數學生都會覺得生詞過多,加之重視不夠,而產生畏難心理或敷衍情緒。與一般翻譯比較,建筑學專業(yè)英語翻譯中對用詞的要求更為嚴格。一個概念通常有其特定表述,而不能按其字面意思隨意翻譯。由此可見,掌握準確的專業(yè)表述非常重要,否則就會望文生義,貽笑大方。另一方面,建筑學是設計和建造建筑物的藝術和科學,它涉及多門學科,主要包括繪畫、幾何、歷史、哲學、音樂、醫(yī)學、法律、天文、地質、數學等方面的學科等廣泛的教育。如此看來,在建筑學專業(y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較全面掌握本專業(yè)的英語詞匯絕非易事。
三、建筑學專業(yè)英語的句法特點及翻譯
1、大量使用長難句,結構嚴密
屬于科技文體的建筑英語,文章結構嚴密,語言精練,文體正式。在表達一個完整內容時,如果使用過多的短句,就會使結構變得松散;而長句則能表達較為復雜的概念,適合正式語境和書面語體。因此在建筑專業(yè)英語中,長句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每個句子的信息量大,語法結構復雜,增加了學生理解的難度。針對這種普遍復雜句式的分析,首先應該抓住句子的謂語動詞,找出主句,再逐步分析其他修飾成分,分清層次及邏輯關系,再按照漢語特點譯出原文。長句翻澤有順譯法、倒譯法、分譯法及綜合譯法等。例如: 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which houses many families on a plot of ground that would hold only a few single-family units, is the multistory miltiple dwelling , or apartment house. 句中的動詞有house和is。仔細分析上下文,可以判斷本句為由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逗號后而的which為指物的關系詞,指代前而整個句子,即先行詞: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所以is是本句的謂語。因此,本句主句為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is a multi-story multiple dwelling or apartment house.即本句可理解為“更為有效的建筑類型是多(高)層多單元的住宅樓,或者說是公寓樓”。
2、廣泛使用被動語態(tài),文體客觀正式
像其他科技英語一樣,建筑英語專業(yè)性強,內容多為客觀事實,且信息量大,強調事物的性質、特征、狀態(tài)、用途的客觀性。而被動語態(tài)的使用恰恰凸顯了科技文章的科學性,同時使行文顯得客觀。在句子結構上,更多的使用名詞化結構,擴大了句子信息量,使重要的概念、問題、事實等位于句首,重點突出,比主動語態(tài)更直接明了,便于讀者理解。因此被動語態(tài)出現頻率高也是建筑英語顯著的句法特征之一。例如: The diversity, of whatever kind, that is generated by cities rests on the fact that in cities so many people are so close together, and among them contain so many different tastes, skills, needs, supplies, and bees in their bonnets. 城市里的多樣性,不管是什么樣的,都與一個事實有關,即,城市擁有眾多人口,人們的興趣、品味、需求、感覺和偏好五花八門、千姿百態(tài)。
3、多以一般現在時態(tài)為主,強調信息的真實客觀性
科技文章主要用一般現在時態(tài)論述科技論點,或對敘述某些自然規(guī)律、科學原理、現象等進行解說,而這些客觀真理性的內容是沒有時間性的。建筑英語主要涉及建筑業(yè)現狀、建筑法規(guī)、施工方法等,在時間上并沒有明顯的過去和將來,所以,建筑英語通常使用一般現在時來突出文章內容的即時性,信息的真實客觀性。例如:Norman Fosters much larger building may share certain similarities with his Cranfield University library of 1990-95, but hardly any with the later Law Faculty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譯作“諾曼·福斯特更大規(guī)模的建筑與其1990~1995年間的克蘭菲爾德大學圖書館具有明確的相似性,但與其后來的劍橋大學法律系圖書館幾乎沒有任何相似性”。
四、結束語
誠然,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專業(yè)英語教學中一個難點和弱點。筆者在從事多年的建筑類專業(yè)英語教學中體會到,要使學生學好專業(yè)英語,提高翻譯能力,重點在于對詞、句的掌握,總結為以下三點: 其一、要注重擴大學生的專業(yè)詞匯量; 其二、注重培養(yǎng)閱讀和翻譯過程中突破生詞的技巧; 其三、要根據科技英語的特點,訓練掌握常用句式。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就專業(yè)英語翻譯而言,除了了解相關專業(yè)背景知識外,還應結合建筑學專業(yè)英語語篇特點,在確?!靶?、準”的前提下,遵守漢語的習慣表達方式和專業(yè)規(guī)范的表達要求,力求“達、順”。然而,在翻譯實踐中,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只有在充分理解原文詞匯、句法特征的基礎上,運用意譯、音譯、形譯、音意混譯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翻譯技巧,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再者,前面提到過建筑學與其它自然科學有一定的差別,因為它關涉到許多人文學科,例如文學、美學、數學、幾何學等等,作為譯者,要學會合理處理跨學科的知識內容。如果以上細節(jié)都能注意到的話,譯者的翻譯水平一定能夠得到較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靳慧霞.建筑學專業(yè)英語[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
[2] 王佐良.英語文體學論文集 [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0.
[3] 朱建祥.論建筑英語的文體特征 [J].中國科技翻譯.2005.第18
讀寫算·教研版2015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