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拴緒
語文課前的三分鐘時間,雖然看似短暫,但利用好了,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周周有主題,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
第一周:朗讀詩文名篇,從基礎做起,提高朗讀能力,邁出敢說的第一步
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朗讀時總是添字漏字,讀不出語氣,讀不出感情,所以說,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僅靠語文課堂上的時間來訓練,根據(jù)不夠。因此,我就利用課前的三分鐘時間,要求班上每天選出兩人在臺前朗讀詩文名篇,內(nèi)容不限、自由選擇。朗讀過后,及時組織學生針對朗讀作出評價,適時糾正朗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鼓勵后面的同學。學生都舉雙手贊成,尤其是課上特愛朗讀的幾個同學,從他們燦若桃花的笑顏中,我讀出了他們朗讀的激情與熱望,而且很大程度上感染了其他同學,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說的意識。
這樣一周以來,學生堅持朗讀、評讀,漸漸地,全班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了。從課堂上的指名朗讀中可以覺察到,學生不僅愛讀了,而且讀正確了、讀流利了、讀出感情來了。
第二周:交流故事笑話,練膽量長見識
一周一個花樣,于學生而言,有益,避免枯燥。詩文背了,名篇誦了,再干什么呢?不妨征求一下學生的意見。結果一致同意下周語文課前三分鐘就講故事、說笑話。好主意!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按照規(guī)定還是每節(jié)課由一名同學到臺前講講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或笑話。并要求學生一定要精心準備,不可敷衍了事。平日里膽小的幾名同學低下了頭,他們不敢上臺?;诖?,我特意強調(diào)這次人人必須登臺講述。我鼓勵他們說,大家可能上課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但老師相信在你們每個人的腦子里肯定藏著很多精彩的故事,請你們講出來與大家分享,老師相信你們能行!在我的鼓勵與期待下,衛(wèi)××這個向來不說話的學生走上了講臺,以一則小笑話讓全班捧腹大笑,他自己也靦腆地笑了。雖然他只講了一小段,可卻邁出了勇敢的一步,膽子大了,這是一個好兆頭。
第三周:以小練筆為提升,搭建展示的舞臺
前兩周,學生的展示都是課本中現(xiàn)成的或自己腦子里已有的東西,所以在本周,我讓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如親情的珍貴、友誼的純潔、環(huán)保的重要等主題展開練筆,并進行演講,然后我再對演講內(nèi)容進行面批,并對演講技巧進行點撥。學生在經(jīng)過我的文字指導和演講指導后再進入課堂,演講事半功倍。
在小練筆中學寫演講稿的過程,就是不斷積累知識、提高寫作能力的過程。實踐證明,學生在演講前以演講內(nèi)容為題材進行小練筆,做到有備而來,演講效果會相對提高。同時,學生也從成功中增強了信心,在練筆中提高了寫作的能力,真可謂一舉兩得。
這樣周周循環(huán),形式新穎,內(nèi)容充實,學生學得開心,收獲累累。
二、引導示范,與學生共同成長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參加過縣市級的各類型演講有十余次,也獲得過很多獎項,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所以每周五,是我為學生做示范演講的時間,有在兒子畢業(yè)時的致辭,有關愛生命、遠離艾滋的主題演講,有學習雷鋒,弘揚雷鋒精神的主題演講,有祖國60年滄桑巨變,看城鄉(xiāng)變化等主題演講。當我聲情并茂并配以適當?shù)闹w語言演講時,學生坐得端端正正,聚精會神地聽,并報以熱烈的掌聲,此時我感到課前三分鐘的價值,它給了學生很多未知的世界,讓他們敞開心扉,釋放自我,并能全力以赴地投入接下來的課堂。何樂而不為呢?
三、以鼓勵為手段,增強演講的欲望
眾所周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參差不齊,有高有低。語言表達能力好的學生可能言語流暢,妙語連珠;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學生可能出現(xiàn)用詞不當、結結巴巴甚至忘詞卡殼現(xiàn)象。作為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做到多鼓勵、少指責,要深諳適時的鼓勵往往比刻意的表揚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在學生每天的課前三分鐘演講中,我特別注意捕捉學生在演講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閃光點,在演講結束后利用點評給予恰當?shù)墓膭?,讓學生體驗成就感。如,學生一個別致新穎的題目、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一個甜美的笑容、一個自信的表情等都是鼓勵的“亮點”。對成功的演講者,我進行充分的肯定,讓其盡享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為其他學生樹立一個榜樣;對于不太成功的演講者,我耐心地聽學生演講完,不輕易打斷學生的思路,并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微小的進步及時肯定,善于從“不成功”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學生的演講一次比一次進步了,膽量也越來越大了。
四、課前三分鐘的收獲
首先,激發(fā)了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意識,無形中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作文素材,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其次,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自我表現(xiàn)能力。那些上課時習慣低調(diào)安靜的學生只是缺少一個第一次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而課前三分鐘講話恰恰給了他們這樣一個機會。
第三,提高了學生的普通話水平,獲得美的享受。學生說普通話的氛圍變好了,說普通話的積極性提高了。
語文課前三分鐘講話是一種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它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教學注入了活力,做了很好的熱身!
參考文獻:
張燕.巧用“課前三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益[J].學苑教育,2011(1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