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娟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面對閱讀不寬廣、生活體驗不豐富的農(nóng)村中學生,我覺得范文在作文教學中具有很重要的引領作用。
一、精讀教材美文,在仿練中學寫法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在寫作的起步階段,他們思維的發(fā)展是“經(jīng)驗型”的,常常需要具體的、直觀的、形象的、感性的經(jīng)驗支持,不提供具體的文章、典型的模式以供模仿,他們就無法起步。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需要依托教材中一些經(jīng)典文章,比如《背影》等名篇,告訴學生文章頭如何開,尾如何收,如何呼應,如何安排文章的詳略,如何進行上下文的過渡,如何把握住細節(jié)進行描寫,如何圍繞中心進行材料組織等。只有這樣,才能將一篇文章寫“像”。如果連文章的框架都弄不好,又如何能寫好文,又如何談得上創(chuàng)新,用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要求學生的作文,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所以讓學生仿寫一些范文,通過領會其精髓,不斷地摸索,逐漸具有敢于創(chuàng)造的思維品格,寫出有個性特點和新意的文章。
二、評講學生佳作,激起學生靈感的火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苯虒W中也常常讓學生自改和互改,可是改來改去,還是那個水平,畢竟大多數(shù)學生能力有限。
如何改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讓學生通過作文評改提高習作水平呢?朱熹說過:“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蓋學文既久,自然純熟?!毙睦韺W研究表明,給出榜樣讓學生學習,學習效率會高很多。用班上學生的佳作做范文學習,更能貼近學生的心靈。這是在同一個圈子里和自己距離近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不僅真實一些,而且容易理解,容易受觸動,容易比較。在評講學生佳作的優(yōu)點后,讓學生拿自己的作文比較,從而認識自己作文的不足,學習別人的方法,學習別人的語言,然后修改自己的作文,不失為提高寫作水平的一條有效途徑。
在教學生寫《 啟迪了我》這個作文后,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于補充的對象描寫不生動,后文對自己的啟迪寫得不深刻。他們在寫作中沒有融入較深的情感和體悟,文章自然沒有感染力。于是我評讀班上學生的一篇寫得很成功作文《花雨啟迪了我》,當我很動情地讀到描寫梨花飛舞曼妙情景時,感覺學生都被陶醉了。讀到結尾:“這就是花雨,有著‘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秉性的花雨。香銷玉殞乃多情,只為他日百花紅?!彼麄儾挥傻觅潎@:“妙!”是的,同樣是寫作文,為什么人家描寫這么優(yōu)美?人家結語如此精妙?現(xiàn)在真是大開眼界,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可以做哪些方面的修改。修改的熱情大增,思維的火花閃現(xiàn)。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傳授,而在喚醒、激勵和鼓舞。”習作講評是習作指導的延續(xù)和補充,是學生學習習作的加油站,通過講評,給優(yōu)秀者信心,讓他們對寫作更有興趣;給想寫但又寫不好者鼓舞,讓他們明確努力的方向,從而達到提升寫作水平的目的。
三、教師寫下水文,鼓舞學生寫作的熱情
教師下水作文,是學生作文的拐杖。崔巒指出:“教師‘下水,這是最切實的指導。教師要求學生寫的作文,最好自己先寫一寫。寫與不寫大不一樣。”教師寫“下水文”能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也能起榜樣作用,但要注意“下水文”符合學生年齡和水平,還要注意適時出示下水文,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讓“下水文”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自主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總之,范文就是學生寫作參照的一個標本,對于學生確實具有引領作用,讓他們寫作有明確的方向。這只是引導學生寫作的一個階段的一個方法而已。我們更多的是鼓勵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只有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在借鑒中求異,才能使學生真正學會“怎樣寫”。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