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英
隨著小升初后數學難度的增加,學生的學習成績逐漸分化,尤其是在數學上有困難的學生越來越多。怎么才能讓那些“數學后進生”跟上全班步伐,學好數學這門功課呢?
一、用愛感染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初中數學是一門較枯燥的學科,一些農村中學的學生面對抽象的數字、符號有畏難情緒,不喜歡主動探究,提不起學習興趣是難免的。因為不喜歡數學,所以就不喜歡數學教師的學生更是比比皆是。本著愛屋及烏原理,個人認為,要讓學生喜歡數學,就要先讓學生喜歡數學教師才行。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不僅關注他們的成績,更關心他們的衣食住行與喜怒哀樂。天冷了,我會提醒他們晚上蓋好被子,早晚添加衣服。有人病了、痛了、哭了,我會噓寒問暖,盡自己所能幫他們解決具體問題。就在上學期初開學后檢查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李同學穿的棉襖上衣口袋壞了,有同學非但沒寄予同情關懷,還戲稱人家可以當丐幫長老,弄得他差點就哭出來,我連忙用雙手捧著他的臉,輕拍了兩下,然后又幫他脫下棉衣,拿出自備的針線,就鋪在辦公桌上縫了起來……后來,他在日記中寫道:“除了我媽,只有數學老師給我縫過衣服,她是學校里最關心我的人,我一定要學好數學……”從此,課堂上默默無聞的他舉手發(fā)言的次數多了,作業(yè)再不用請到辦公室做了,成績慢慢提高了,到這學期末,他以96分的成績從一名“后進生”一躍進入了優(yōu)秀生的行列。這就是愛的力量。只有無私獻出愛心,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到教師是他們的親人,學生才會親近你,信任你,并按你的要求一步步做好。
二、授之以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1.利用預習學案,引領學生自學新知識
預習是學習各門課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農村中的有些學生基本不會預習。因此,教師有必要教會他們預習的方法。預習就是在上課前將所要學的內容提前閱讀,達到熟悉內容、認識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種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預習學案、設計好學生自學的問題、要求、方法,讓學生拿出十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自學,了解簡單內容,明確難點,畫出聽課時的重點,為上課有的放矢地學習做好準備。
2.重視課堂信息反饋,關注學生學習的目標達成度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上課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教師在教學中要提醒學生勾畫重點并做好筆記。上課時,教師會強調某些重要問題,同時會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書在黑板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引領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在書上做好重難點標記,并做好課堂筆記,而易錯題則應寫在錯題本上。
3.反復強化訓練,當堂落實好重難點
認真完成課堂練習,將所學知識掌握鞏固。教師教會學生將所學知識點同以往學習的內容進行歸納、對照,比較其異同點。比如,在學習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針對這些不同的解法,什么樣的問題選擇什么樣的解法,師生共同學習總結各自的特點,然后拿出題型讓學生思考應該用什么方法來解,再具體操作??梢栽鰪妼W生對幾種方法的理解、掌握,并可以使學生對不同的題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
三、建立“優(yōu)幫差”互助小組,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
建立“優(yōu)幫差”互助學習小組,開展“一幫一,一對紅”活動。在班里找?guī)讉€學習優(yōu)秀又樂于助人的學生,與后進生結成學習對子,讓后進生感受到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教師在讓優(yōu)生和后進生結對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后進生進行特別輔導,要主動利用課余時間為后進生開“小灶”。大課間的三十分鐘,午晚休前后的十分鐘,晚點的二十分鐘,都是為學生補課的好時間,只要見縫插針,持之以恒地對這些學生加以輔導,不斷幫他們檢查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講解,日積月累,他們的成績會一天天提高的。
四、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態(tài)度決定高度,好習慣成就大未來。許多學生在進入初中后成績開始落后的原因并非因為智力低下,而是由于本人對學習不重視,上課沒有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缺乏獨立思考問題和表達的習慣,合作探究中沒有主動參與討論的習慣,課后沒有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特別關注后進生,要不斷引領他們自覺學習書本知識,勤于動腦,思考數學問題,善于做好課堂筆記,工整書寫好每個公式,每道習題。課上,盡量選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多給其發(fā)言的機會,幫助其尋找知識的形成過程、結構和聯(lián)系,總結學習的規(guī)律。
五、讓成功走進課堂,增強后進生的自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苯處熤挥性诮逃猩倥u、多激勵,少諷刺、多引導,不歧視、多尊重,不斷地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揚長避短,樹立自信心,學生才會不斷進步。因此,在教學中,無論學生做好一個數學小題,答對一個數學小問題,完成一次數學作業(yè),教師都要毫不吝惜,甚至夸大其詞地大夸特夸,同時可以獎勵他一支筆,一個本子,一塊糖果……伴隨著教師的引領與鼓舞,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愈來愈端正,良好學習習慣日漸養(yǎng)成,自信心亦愈來愈強,久而久之,他們當然就走進了成功的便利之門。
后進生的轉化之路是漫長的,非朝夕之功,期待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以上只是個人的一孔之見,僅供參與。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