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強
摘 要: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初中語文教育事業(yè)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也必須看到,對新課標要求的落實還是具有明顯不足的,盡管教師延伸了教學的寬度和廣度,但學生的學習仍然體現(xiàn)了很大程度的不均衡,學生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嚴重,如何提高學困生的成績,促使其產(chǎn)生質(zhì)的變化,是應該值得探討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學困生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將更多的目光投向?qū)W困生,學困生的轉化,不僅關乎教學質(zhì)量,更是對教育目標的落實,對人才培養(yǎng)的把關。
一、開展思想教育
盡管學困生的形成有著多方面因素,但教師在教學上也有著很大的疏忽。一直以來,語文教師只把教學內(nèi)容放在課本上和習題上,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很多學困生都認為學習對自己的未來不重要,不了解學習的意義。所以說,要想實現(xiàn)學困生的轉化,首先要轉化他們的思想。教師應該利用語文學科特點,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讓他們知道學習對他們?nèi)松闹匾?,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尤其是對學困生來說,可以單獨對他們開展思想教育,了解他們目前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適當引導,從而促使其語文成績的提高。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許多教師對學困生態(tài)度冷漠,很少關心,對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確是另一番模樣。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態(tài)度,更新教學理念,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對于學困生,更要對他們多一些關心,可以先從讀課文和簡單的問題入手,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問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這樣,學困生感覺到教師的關愛,也會自覺地去努力學習,教師和學生處于一個融洽的學習氛圍中,平等交流,共同進步。
三、以興趣為基點,更新教學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造成學生學習成績的差異,有智力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學生對學習有沒有興趣,這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好奇感。比如說,授課內(nèi)容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留給他們充足的想象空間。另外,課堂上在講課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語文小游戲,還可以組織一些語文知識競賽或其他相關活動,培養(yǎng)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促使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在教學之路上不斷探索相關策略方法,總結經(jīng)驗,在這條道路上,廣大教學工作者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鄧安翠.初中語文學困生教學法初探[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2013(02).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