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云 鄭建梅 李軍英 任葉慶 李俊平 鄭洲順
摘要:高校擴招,帶來了學生生源分布廣、水平參差不齊的新問題。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因材施教是解決兩級分化問題的關鍵,而分層次教學是實施因材施教的一種有效途徑。文章通過對高校數學教學現狀的分析,闡述了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必要性、意義、研究內容和目標、解決的關鍵問題等,并對學校正在實施的情況進行探討,對擴招后高等學校的教學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等數學;分層次教學;教學模式設計;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2-0123-02
21世紀是我國高校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型并逐步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時期,同時進入了一個知識爆炸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新時期。由于各高校在教育政策的引導下謀求發(fā)展、爭創(chuàng)效益、不斷增加招生人數,使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迅猛增加,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數量,而且基本上所有高校的招生面向全國取消了地域限制。由于招生規(guī)模和招生區(qū)域的擴大,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對教學管理和教師的課堂教學產生了影響,教學質量有所滑坡。但高等教育應以教學質量為核心,人數規(guī)模的擴大不能以教學質量的下降為代價,因此如何避免教學質量的下降是我們高校每一個教學工作者都必須深入探討的問題[1,2]。針對教學質量的下降,必須對教學管理和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從教學管理策略進行改進,促進教育觀念更新;對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改革,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管理和課堂教學方法的理論的建設。分層分級教學就是課堂教學管理和課堂教學方法在這種形勢和環(huán)境下很適應的教學管理模式。
目前我校已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開始了數學分層分級教學,取得了很多經驗,而且在數學分層分級教學方面,部分高校已經進行了的嘗試[3,4]。新的教學方式調動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優(yōu)勢和特長,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但在具體執(zhí)行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要求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我校面向全國招生,并招收國外交流生,學生生源分布廣,招生規(guī)模大,每年招生8000多名學生,根據專業(yè)將他們分成如下幾大類:理工科類、經管類、人文社科類及醫(yī)學類等,多年來已按自然專業(yè)或教改進行了分層分級教學,例如設立了理工科類班,含經管類(理科招生的)、少數民族班、經管類文科班(文科招生的)、人文社科類班、醫(yī)學類五年制班與八年制班、教改班、工程試驗班、中澳班等,總的來說實行的是一種小規(guī)模的、靜態(tài)管理的、單一的分層教學模式。這些教學實踐,為我們將進行的大規(guī)模的、動態(tài)管理的、多層次的分層教學模式的改革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另外學校本科生院已出臺有關政策并給予經費對該項目進行大力支持,這為項目的進行提供了保障。以下就該教學改革的意義、具體研究內容和目標、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以及正在實施情況進行探討[5-8]。
一、高等數學分層分級教學改革的意義
針對招生規(guī)模和區(qū)域的擴大,不管是不同區(qū)域還是相同區(qū)域的學生,他們已有的數學知識、學習能力、接受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按同一水平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產生一定的壓力。因此改變以往以自然班為教學管理的組織形式,根據學生的數學成績、數學能力、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差異,組織成不同層次的教學班級;按照新的教學班來制定和實施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思想和方法及教學基本要求等,達到最好的因材施教,實現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的目的,這就是高等數學分層分級教學的內涵。為此,根據我校學生規(guī)模和教學實際情況,實施高等數學分層分級教學,探索解決現存問題和因材施教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表現有如下幾個方面。
1.高等數學分層分級教學是因材施教具體實現。針對學生的數學能力、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等不同層次,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目標、要求和具體課堂教學的實施進行相應的設計,實現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規(guī)定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其次,在教學準備和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綜合能力找出共同存在的數學能力方面的弱項,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明確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基于同一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和所學知識大致相同,教師比較容易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提高師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2.高等數學分層分級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興趣。實行分層分級教學,教師能實時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進而控制教學進度,使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合拍,增強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感覺到掌握了所學的知識,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進步的喜悅。
3.高等數學分層分級教學兼顧了教與學,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我校涵蓋理工科、經管、人文社科及醫(yī)學類等專業(yè),生源分布廣、規(guī)模大,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等參差不齊,而且有些專業(yè)文理兼教,這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的把握、內容的組織、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處理等都增加了難度,師生在教與學之間無所適從,導致教學效果極差。分層分級教學的實行,針對同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在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處理等方面容易把握,教學工作會事半功倍,能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4.分層分級教學促進教師的教學研究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分層分級教學要求教師認真細致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調整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及教學方法,由此促進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和改革,達到教與學相長的目的,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二、高等數學分層分級教學的研究內容和目標
為了更好地研究和實施分層分級教學模式和方法,必須明確所要研究的內容和目標。我們的具體研究內容和目標如下。
1.通過對我校各院所調查研究,確定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以及試驗班、教改班學生應具備的數學能力和相應的高等數學課程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實現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高等數學分層分級教學模式并進行教學實踐。
2.基于高等數學分層分級教學模式,對高等數學的基礎教育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理論與應用、教與學三個方面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并在教學實施及教學理論研究上,針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差異研究它們的辯證、和諧和統一的關系,實施分層分級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實踐。
3.基于分層分級教學模式對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的班級以及試驗班、教改班學生應具備的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進行分析,探索分層分級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
4.為了達到高等數學課程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目標,基于分層分級教學模式,研究符合各層次人才培養(yǎng)目標要求的教材體系、課程內容,并進行分層分級教材體系、課程內容改革實踐。
5.研究基于分層分級教學模式下的高等數學素質教育的特征,豐富和發(fā)展高等數學教育學理論。
三、分層分級教學解決的關鍵問題
針對具體研究內容和目標的實現,著重要解決如下關鍵問題。
1.解決分層分級的教學模式問題。形成分層分級的高等數學素質教育教學模式。
2.解決分層分級的“度”的問題。針對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學生,做到因材施教,精選教學內容,克服教學內容的局限性和不適應性。
3.解決分層分級的教學方法、手段的問題。
四、實施情況
我們將通過數學摸底考試,結合高考數學成績,適當考慮學生的志愿,并按照學生不同專業(yè)(理工、醫(yī)學、文科)對學生進行分班,我們將學生分為五個層次。不同層次高等數學學時不同,分別為:176學時、160學時、144學時、128學時、96學時、64學時,相應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都作了適當調整。
總之,分層分級教學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充分認識學生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幫助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使教師的“教”更加適應學生的“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fā)展,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全面地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的社會信譽。
參考文獻:
[1]張寶善,楊忍軍.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平臺的構想[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7,4(1):98-100.
[2]母麗華,李焱.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7):173-174.
[3]李巧萍,潘金香.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實踐[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2(2):113-114.
[4]韓超杰,郝淑珍,王東平.分層次教學在獨立學院教學中的探索[J].科學教育,2008,(08).
[5]李金山,王三強.試論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指導性原則[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0(8):100-102.
[6]李剛,張新敬.普通高校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探討[J].中州大學學報,2009,26(5):98-99.
[7]楊曲.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實踐試探[J].科技教育,2010,(36):190.
[8]姜春艷,王鳳英.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實踐與意義[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9,(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