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莉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如火如荼地推進,隨之品質課堂、高效課堂呼之欲出。語文課堂教學面貌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煥發(fā)出活力。但是,冷靜下來反思我們的語文品質課堂的高效性,仍值得我們擔憂,并有待進一步完善。那么,品質課堂的高效性應該“高”在哪里呢?結合我的一些教學實踐我想談談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識別碼】A
一、人文性與工具性并重,方顯課堂品質高境界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新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示了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tǒng)一的。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教學缺失,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可就是聽不到瑯瑯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yōu)美精彩文段必要的獨到分析與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試想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很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為空中樓閣。
因此,品質課堂中要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才能凸顯語文教學的高境界。
二、自主學習與因材施教結合,凸顯教育高技巧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過短暫的困惑后馬上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哄哄的討論看似熱鬧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fā)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結果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jié)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jié)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
教師引導孩子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么樣的影響?長期“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地說”“任意地說”“編造著說”“不負責任地說”,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品質課堂高效,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要針對課堂進行反思,這才是教師課堂教學高招。
三、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并行,展示學生高才能
提倡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采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xiàn)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yōu)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時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吹饺缦聢雒妫?.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fā)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fā)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語文課“心動”比“形動”更為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
總之,品質課堂的高效性,需要教師認真把握教材和學情,準確把握尺度,收放自如,才能真正顯示出課堂的高效來。
參考文獻
[1]孫賀.努力實現(xiàn)多媒體網絡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2.
[2]張海燕.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7).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