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鵬
摘要:針對當前學校教育中,應該強化體育課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開展科學合理的課外鍛煉課程項目,并建立起新時期立體化的體育課外組織形式,優(yōu)化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進行課外鍛煉一類的競賽活動,體育課中加強課外鍛煉途徑,改革傳統(tǒng)體育教學方法,使學生可以把課上學到的知識與技能以及鍛煉身體的方法,可以靈活地運用到課外鍛煉中去,實現(xiàn)學校體育目標。以下筆者就淺析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的途徑與實現(xiàn)方式。
關鍵詞:體育課 課外鍛煉 實現(xiàn)途徑
強化體育課與課外鍛煉的結合,增強體育課教學,并增添體育設施,改革體育教學方法,強化體育課外鍛煉途徑,為學生實現(xiàn)人性化、多樣式、多途徑的課外鍛煉方法,轉(zhuǎn)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大象拔河、摔跤、頂杠子之類的體育活動,增添新的課外鍛煉形式,加強體育課與課外鍛煉活動的一體化發(fā)展模式。
一、強化體育課與課外鍛煉的作用與意義
(一)體育課與課外鍛煉的作用
強化體育課教育,不僅可以有效保證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還可以引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成長中更加開朗活潑,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強化體育課教學以及在教育中開展體育課外鍛煉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并且通過體育鍛煉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調(diào)控能力,全面促進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
(二)學校開展體育課與課外鍛煉的意義
創(chuàng)新體育課教學方法,強化學校的體育教育,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都有著重的作用,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身體更加健康。體育教育不僅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還可以使學生通過體育活動鍛煉其實踐操作能力,具備其他教育課程無法相比的優(yōu)勢。
強化體育課教學以及引導學生參加課外鍛煉活動,擴展課外鍛煉途徑,不僅當前針對學生體育教育活動中的核心,同時也是發(fā)展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目標,加強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課外鍛煉教育,不僅有利于樹立學生的健康意識,還可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為我國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有用人才。
二、當前裕固族學校中的體育課及課外鍛煉現(xiàn)狀
(一)教學方式落實不到位
在當前裕固族體育課的教學中,其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學方式的落實還不到位,并且學校體育教材中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往往不重視對于學生的體育教學,認為體育課與文化課相比,還欠缺許多文化課的優(yōu)勢,因此體育教學得不到學校的重視。
并且在學校的體育課教學中,體育課教學的內(nèi)容也不符實際,教師在教學中抓不住重點與難點,從而使得體育教學與實際課外鍛煉不符,比如對于跳桿的關鍵性的技術,教師沒有交代學生注意事項,這將會導致學生對跳桿的體育知識有錯誤的掌握,從而容易在今后的體育運動中出現(xiàn)意外。
(二)缺乏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
當前裕固族的體育課程的設置中,還缺乏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體育課并沒有得到真正的鍛煉,只是在體育課中進行熱身運動之后,就讓學生各自去進行玩耍。還有就是在當前裕固族學校的體育課教學中,與課外鍛煉活動缺乏聯(lián)系,使得學生的課外鍛煉只能局限于簡單的娛樂,對于需要體育器材搭配的體育活動就只能在上體育課時才可以進行,使得當前學習體育課教育與課外活動脫節(jié)。
(三)觀念守舊
體育課與課外鍛煉活動中,還存在一定的守舊觀念,教學中還是“以應試學習為主”的教育觀念,從而導致人們忽視在學生教學中體育與課外鍛煉的重要性。并且在體育課教學中,有的學生也會因為自身體質(zhì)弱小的因素,并不能承受在學校體育課中的劇烈大幅度運動,因此排斥體育課與課外活動,從而使學校體育課與課外鍛煉的質(zhì)量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強化實現(xiàn)體育課與課外鍛煉活動的途徑
針對學生體育以及課外鍛煉活動,教師可在學生班級內(nèi)開展體育鍛煉研究工作,整理成數(shù)據(jù)、圖片等資料形式,運用體育教學實踐,推廣并實施體育鍛煉。并且可以從調(diào)整教學方式、提升體育教師水平、增加體育教材、以及改善課外鍛煉途徑等方面,實現(xiàn)體育課與課外鍛煉的強化教育。
(一)完善體育器械管理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向?qū)W校申請完善體育教學器材,引進新的乒乓球器械、羽毛球、足球、擴展體育場地,不僅提升體育教學力度,還可以強化學生課外鍛煉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參考。并且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向?qū)W校申請體育器械的使用規(guī)則,使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通過借還的方式應用體育器械進行鍛煉活動,不僅提升學校體育器械的使用率,還可以提升學生對體育課以及課外鍛煉的積極。
(二)強化學校的體育文化
加強校園內(nèi)的體育文化建設,以課外競賽的形式,結合體育課教學同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統(tǒng)一聯(lián)系,不僅要豐富課外的體育活動內(nèi)容,還應該適當延長學生課外活動的時間,提升學生對體育的積極性,確保每周3節(jié)體育課,并且將課外鍛煉活動的時間也加入學校的總課表之中,通過專項教學比賽以及課外各類體育活動的賽事,比如跳高比賽、跳遠比賽、乒乓球比賽、籃球比賽、短跑比賽等形式,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提升學習的體育教學水平。
在我國新世紀的學校教育中,應該加強對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教育,“少年強,則國強”,應該重視對學生健康方面的教育,學校體育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體質(zhì),通過體育課與課外鍛煉活動,也可以使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提升,通過增加體育場地、體育器材以及課外鍛煉途徑等方式,提高學校體育課的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永亮.學校體育與學生強健體格和完滿人性的鑄造[D].華東師范大學,2011(14).
[2]邵君.上海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24).
[3]王秀霞.山東省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0(16).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