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丹
摘要:在鋼琴演奏中,是否能夠錄用音色來表達演奏者的思想情感是一個十分核心的因素。而大量的實踐經驗表明,鋼琴本身的質量與演奏者對于與音樂的理解和操作技巧也是影響音色的關鍵因素。演奏者對演奏不同的理解和操作方式決定了鋼琴演奏的具體效果和自己情感的表達。這就使得如何能夠利用鋼琴演奏技術使自己的情感充分表達成為了一個問題的核心。
關鍵詞:音樂藝術 ?鋼琴演奏 ? 差異性 ?表現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家庭能夠有能力承擔這種比較昂貴的樂器。這就使得鋼琴音樂演奏成為了一個十分受歡迎的音樂項目,在我國一二線的城市的普及率是十分迅速的。雖然大多數的消費群難題還是十分認同鋼琴演奏的情感表現力,并將其譽為樂器的王者,但是由于教學水平的差異造成了目前鋼琴演奏音色的參差不齊,絕大多數的演奏者沒有對鋼琴演奏的情感表達有太深的理解。而鋼琴是演奏者用來表達自己情感的強有力的武器,但是能夠充分的利用鋼琴表達自己的情感卻不是隨口說說那么簡單,需要演奏者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使自己的技藝脫穎而出。如何才能夠是自己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成為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我們將從實踐的角度對音色進行探究,并相信這絕對是一個十分有好處的嘗試。
一、鋼琴演奏音色的概述
絕大多數的人在初中音樂學習中就對音色有了概念上的理解。初中的音樂課本是這樣介紹的:“音色是聲音的特點,每個物體都自己獨特的音色,是聲音基本屬性之一”。但從我們的主觀上對音色進行理解的話,音色其實是幾種震動的符合并包含一定的頻率差異。而我們在欣賞鋼琴演奏的時候并沒有對聲音復合的現象進行太過分的糾結,只是簡單地沉浸在音樂帶給我們的精神享受之中。其實每一個傳遞到我們耳朵中的音符都是由不同頻率、不同高低單個音節(jié)的組合。它并不是單一的,他是隱藏在看似簡單的音節(jié)背后,具有其令人難以想象的多樣性。具體的,我們以鋼琴的音節(jié)為例,其中不僅有6Hz的基音,還有高于1308Hz的泛音。
而以上這些是管弦樂器所特有的音色。著名鋼琴家海因里?!つ咦堂鞔_指出:“音樂的本質就是聲音,所以鋼琴家最主要的工作和技能就是掌握聲音并很好地利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有充分理解聲音,發(fā)現各種各樣的音色才能夠讓自己的演奏變得悅耳”。同時這位天才的鋼琴家認為:“鋼琴師一種十分有個性的樂器,他有自己的音色美”。而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也認為:“在鋼琴彈奏的時候,最先考慮的應該是聲音的美妙與否,而鋼琴的演奏技巧則是次之考慮的。”我們從他的觀點中應該很容易的就發(fā)現了他所強調的美妙聲音就是音色。雖然他因為當時物理學的局限沒有明確指出這就是音色,但是我們也能夠從中發(fā)現他對鋼演奏琴特殊的理解和他的卓爾不凡的遠見。而鋼琴的演奏也正是音色的不斷變化,才成就了其栩栩如生的表演。
二、鋼琴演奏音色差異性的因素
具體地來說,影響鋼琴音色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第一點是鋼琴材料與質地的差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這一點用在鋼琴上也完全的符合,不同的材料造就樂器所具備的不同的屬性。而正是這些屬性的差異將會直接影響到演奏者演奏的效果。在鋼琴制造的過程中,不論是最原始的手工制造,還是現在先進的機械化制造,材料所起到的作用永遠是不能夠忽略的,他將會安靜的影響著樂器的音色。
(二)第二點就是鋼琴的制造標準差異
鋼琴的制造廠家會根據市場的具體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藝流程和規(guī)格來生產不同價位的鋼琴。顯而易見,不同的工藝流程和制造標準生產出來的鋼琴它的音色也是會有差異的。現在的鋼琴制造雖然都采用流水線生產,但是流水線生產也不是完全的自動化。鋼琴的最終組裝都是由人工過來完成的。而人工的組裝方式很顯然就會因為人為因素的干擾產生差異。所以對于那些鋼琴演奏藝術登峰造極的藝術家來說,鋼琴就是他們最親密的戰(zhàn)友,所以在與陌生的戰(zhàn)斗伙伴共同戰(zhàn)斗時他們肯定會花時間配合。這也就是顯而易見,我們并不需要質疑他們的一些看似奇怪的做法。這點完全解釋了美國著名鋼琴家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為什么會在演奏的時候拖著一個巨大的集裝箱來裝自己最心愛的鋼琴。此舉完全是為了給觀眾帶來最熟悉的音樂享受。
(三)最后一點則是演奏者對于音色的認知和理解
前文所說的每個鋼琴都有自己的特點,其彈奏的音色不會由于制造材料與技術標準這兩個簡單的因素所決定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這種差異會被不斷進步的材料技術和制造工藝所不斷弱化。最終能夠影響鋼琴彈奏出音色的差異將是演奏者對于音色的認知和理解。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隨著鋼琴制造的日趨完美,最后能夠決定音色的因素將只會是演奏者本身。
三、鋼琴演奏音色差異性的實踐解析
音色在鋼琴演奏中的地為是極其重要的,它是演奏者表達自身情感,渲染表演氣氛的重要手段,同時它也是評價在藝術方面的成就的重要指標之一。具體的來說,在2005年的一次國際鋼琴比賽中,主辦方提供給了參賽者同一臺世界頂級品牌“斯坦威”三角鋼琴來進行比賽,但是對于不同風格的表演者,其在音色上的差異也是很明顯的。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拋去比賽者真是水平的差距進行簡單的分析,在表演者彈奏的曲目之中有的音色余音繚繞,令人心曠神怡,有的曲目卻是味同嚼蠟,不值一文。由此觀之,不僅僅樂器的差別回導致彈奏音色的變化,而同一樂器對于不同的風格的演奏也會有音色的變化。這種現象就值得我們進行深刻的探討了,原來在鋼琴的演奏過程中,演奏者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演奏方法進行自己情感的表達,而不同的演奏者的社會身份和經驗也是有極大的差一點的,這就直接導致了最終的演奏效果。我們就可以發(fā)現,鋼琴的演奏除了鋼琴的原因之外,每個演奏者還會有自己的感情音色在包含在表演中。而音色是表演者感情的實體表達,他是表演者豐富情感的表達方式。而上文闡述的一些特點,也導致了鋼琴表演的現場性,使得沒有一場表演是可以重復的。
上文中所提到的情感音色實際山更像是表演者人文素養(yǎng)和藝術素養(yǎng)的積淀。一個演奏者如果有了這兩個素養(yǎng),再加之表演者通過不斷的聯系得到的嫻熟的彈奏技巧,我們有理由認為隨心所欲的操縱音色,在各種音色之間不停轉換將不是一種侈談,而是唾手可得。從反面來說,假若表演者缺乏人文素質與藝術素質,從事鋼琴演奏只是單純的為了名利,那么即使他擁有極度非凡的演奏技巧也無法彌補他在人文方面的缺失。這也就會直接導致他無法擁有自己的演奏技巧,無法成為真正的藝術名家,奮斗終身也只會是原地打轉,甚至是倒退。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也能夠看出鋼琴的演奏是與美妙悅耳的音色密切相關的,但是這種關聯并不是單一的關聯。同時它也不會對其他的關聯造成影響。而演奏者的個人經歷和對藝術的理解也會在鋼琴的演奏中得到體現,正式這些有關于人的不確定因素才使得鋼琴演奏具有其別人無法重復的獨特性,兩個風格相近的演奏也只會是貌合神離。然而在一些固執(zhí)的人看來,沒有藝術素養(yǎng)不要緊,沒有人文素養(yǎng)也無關緊要,他們并不會對鋼琴的演奏產生影響,更有甚者認為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倆個領域。筆者覺得他們的觀點是片面的,沒有經過認真分析的。樂器本身是不會有情感的,它與唱歌一樣,鋼琴也是對情感表達的載體,我們在欣賞鋼琴彈奏時所感覺到的差異其實就是表演者感情的不同,所以沒有人能夠完全的復制一場鋼琴演奏,甚至是統(tǒng)一為表演者。
我們所關注的人文素養(yǎng)也好,藝術素養(yǎng)也好,其實就是觀眾能夠得到更好的音樂享受,同時也是藝術家對自己表演的升華。而鋼琴自身所具有的“理智”,不會偏向于任何一方。演奏者可以完全操縱鋼琴來表達自己所要表達的東西,而不需要任何的外界輔助措施。這也就造就了鋼琴之美。
四、結語
在鋼琴的演奏中,不同的音色代表地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甚至是演奏者所處時代的聲音。它是不同演奏風格之所以能夠獨特的生命力。我們隊影響鋼琴演奏效果原因的探索將會使每個人的演奏都有自己的生命力,而不是依附于別人的風格而活。所以學生在學習鋼琴演奏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價值觀等人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這樣演奏的音樂才會獨特,才會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蘆麗.鋼琴演奏音色的多層面因素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3,(02).
[2]國美琪.試論鋼琴演奏音色的影響要素[J].音樂大觀,2014,(01).
[3]史繼美.影響鋼琴演奏音色的幾種因素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0).
[4]吳婷婷.淺析影響鋼琴演奏音色的幾種因素[J].音樂探索,2012,(04).
[5]陳其生.質地·技術·認知——鋼琴演奏音色差異性問題的實踐解析[J].藝術百家,201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