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才
任何一項豐碩的成果都來自于實踐。我們的實踐性課堂目標,就是通過實踐給學生留下能力,通過實踐給學生留下習慣,通過實踐給學生留下素養(yǎng)。為此,還原本真課堂,就要把時間留給學生,給予學生足夠的識、讀、寫、說的實踐過程。
一、 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
語文《課標》中,每一學段都明確提出了學生識字的要求,對識字量都有規(guī)定,而這些都是需要在課堂中完成的,作為語文老師決不能只是走過場,一定要注重同學們的識字能力的培養(yǎng)和識字的積累。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要給足學生自主識字的時間,方法要多樣化,要因材施教,識記慢的學生,要多給一些時間和機會。
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生字詞,邊找邊讀;再讓學生讀去拼音的詞語卡片,方法可多樣化,如指讀、抽讀、開火車讀;接著,讓學生給卡片生字注音,此時我?guī)椭鷮W生正音,發(fā)現(xiàn)有問題的字多讀兩遍,發(fā)現(xiàn)識記慢的同學,就多給幾次機會;最后,將詞語放到句子中進行朗讀。識字是需要過程的,也需要時間,只有這樣的實踐,才能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真正提高積累的效果。
二、 重視課堂教學中學生寫字練習
《課標》中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作為語文教師,你是否做到隨堂練習?是否做到增強書寫中練字的意識?是否做到講究練字效果呢?
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將生字分為兩部分,第一課時結(jié)束時,我們學習一半生字的書寫,另一半下節(jié)課再寫,堅持做到每節(jié)課都有練習寫字時間。在學習生字書寫時,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字形和筆畫的位置,看清田字格中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在板書示范之后,及時讓學生在練字本上寫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寫字是語文的基礎,只有天天認真地練,才會練就一手好字;只有不斷地養(yǎng)成,才能形成學生提筆即練字的習慣。
三、 抓好課堂教學中讀的訓練
《課標》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闭Z文教學中,每一篇課文在學習目標中,都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學生讀書能力的培養(yǎng),會讀書、讀懂書那是需要實踐的,只有給足充分的時間,慢慢地引導學生讀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懂”。這些需要教師節(jié)約講析時間,幫助學生讀懂。整篇課文以讀為主,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把無聲的語言文字變成了有聲的語言,讓學生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聲,記于心。
四、 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每當看到同學們高舉的小手、迫不及待想說,但又說不出來的時候,我總思考該怎樣讓他們學會說話呢?課堂中較為常見的是由于教師為惜時而打斷學生的說話,沒有給后進學生說的機會,不去引導學生說話等原因,常常造成課堂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滯后。
為了落實課堂教學中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給學生一定的準備,讓學生養(yǎng)成先想后說的習慣,先在腦子里組織一遍,再想想先說什么,后說什么,一鼓作氣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二是給予一定的說話句式和關(guān)聯(lián)詞語,學生語言表達要求逐步做到完整、連貫、通順,在引導時可以給予一定的框架。如“我看見……,我認為……”“讀了……我覺得……我想到了……我感到”“因為……所以……”這樣的引導,會讓學生完整地、連貫地說出來。三是給予一定的空間,要允許學生出錯,多給予表揚和鼓勵,樹立學生的自信。四是給予一定的時間,教師要學會等待,可以用眼神、體態(tài)、手勢等肢體語言,示意學生把話說完整,最終達到會說、會表達的境界。
(作者單位: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齊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