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明
【摘 要】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作文的寫作方式也逐漸滲透到高中語文教學中。本文結(jié)合蘇教版語文教材的相關(guān)實例,針對微作文的寫作展開了分析,探討了提高微作文訓練有效性的方法。
【關(guān)鍵詞】微作文;大作文;有效性
在通信技術(shù)不斷發(fā)展的同時,社交手段層出不窮,微博、微信、微視頻等逐漸在信息化的社會中盛行,在時代背景的影響下,微作文作為一種全新的作文表達形式也應運而生。在國家推行高考語文作文改革后,傳統(tǒng)作文形式被分割,實施微作文教學,為大作文寫作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可以提前進入高考改革的步驟。在微時代的沖擊下,為了做好微作文的寫作訓練,提升大作文的價值,發(fā)揮作文教學的真正效益,師生必須就如何提高微作文訓練展開討論,提升作文訓練的有效性。
一、微作文概述
微作文是一種字數(shù)簡短的作文形式,主張學生把握重點,將主要內(nèi)容寫出,次要內(nèi)容略過,但作文的中心思想一定要突出。由于受到字數(shù)的限制,不能像傳統(tǒng)大作文一樣展開寫作,也不能加入太多的細節(jié)描寫,無法應用引起閱卷老師注意的修辭手法,因此對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學功底有著相當大的考驗。
平潮中學開展微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主要布置小命題作文的形式,囊括議論、描寫、抒情等傳統(tǒng)文章的類型,在寫作手法上與傳統(tǒng)作文保持一致,從實質(zhì)上看,是對傳統(tǒng)作文的語言加以濃縮,提取文章的精華。
值得一提的是,微作文寫作的目的,一是提高學生精簡語言、把握重點的能力,二是將微作文的寫作思路應用到大作文中,提升大作文的欣賞價值,這也是教育部開展語文作文改革的真正目的。
二、提升微作文訓練有效性的措施
(一)勤觀察,提升認知能力
與傳統(tǒng)作文相比,微作文在字幅上進行了精簡,由于寫作篇幅短小,十分注重重點內(nèi)容的把握和真實思想的表達。作為語言寫作,微作文必須具有較高的語言運用能力,而這種能力并不是憑空而來,需要豐富的資料,這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不斷提升對自然、對人文、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將所看、所想運用到語言寫作中。
例如蘇教版高中課文《荷塘月色》,在學習這篇課文時,學生們開展了對“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等詞句的分析討論,筆者在課后布置了一道微作文的題目《荷花》,要求在景物描寫中突出荷花的特征,250字以內(nèi)。這篇命題作文的寫作,需要學生對自然景物有深刻的體會和仔細的觀察,并且通過獨特的描寫方式將所看、所想表打出來??梢?,微作文的訓練需要學生對自然的觀察和體會,需要將信息高度整合。
(二)勤思考,注重情感表達
與大作文寫作相同,微作文寫作具有明確的情感走向,思想表達上也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性和真實性。在日常的訓練中,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并且需要將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投射到感情表達上去,增強學生的感性認知,為大作文的寫作提供更多的靈感,不斷提升情感價值觀。由于不同學生的感性認知程度不同,情感價值的體現(xiàn)也不同,文學寫作作為一種情感的投射,就是要將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通過文字的形式進行表達,微作文是一種精華式的寫作,此過程中學生情感價值觀將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必須通過對事物的全面認知才能夠進行高度的概括,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一件小事其實都是寫作的來源,只是由于學生情感價值觀的不完善而被忽略,在學習生涯中,教師不僅僅要注重學生課堂的學習能力,也要積極進行思維引導,豐富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秋天來臨之際,筆者布置了一道半命題作文,要求學生寫出一件與秋天有關(guān)的事,注重情感表達。下面是本班一位農(nóng)村留守學生描寫的內(nèi)容,筆者給予了高度贊賞。
秋天轉(zhuǎn)眼就到了,微風拂過村前那棵銀杏樹,一片片樹葉隨著風落下,失去了往日的生機。每年這個時候,一個小女孩坐在樹下,眼睛呆呆的望著村口,那條唯一通向城里的小路上。女孩每天都在期盼,期盼有一天熟悉的身影在小路上愈來愈清晰。
女孩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他承諾每年秋天都會回來給女孩過生日,只是從女孩十歲生日后,爸爸再也沒有回來過,只留下她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秋風劃過,吹起了女孩腳下的落葉。爸,秋天到了,你會回來的吧。
自古以來,文字就是情感的媒介,微作文的寫作訓練,需要師生共同付出努力,在微作文訓練的過程中,學生必須把握情感的表達,教師需要及時關(guān)注學生情感的發(fā)揮,在文學寫作的同時,不斷提升情感價值。
(三)勤動筆,提升語言功底
提升對自然、對社會、對人文的觀察能力,提升情感的表達能力,最終的效益要通過真正的動筆反映出來。“勤動筆”不僅是學生,也包括教師。教育家劉國正曾說,教師為了教會學生寫文章,自己必須有雄厚的語言功底,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拋磚引玉,左右逢源,這同教練善于游泳,鋼琴教師精于彈琴一樣。
寫作中最重要的因素莫過于寫作思想和語言功底,即使學生的寫作思想再新穎獨特,沒有精美的語言進行表達,寫作的質(zhì)量也就只是一般。微作文作為寫作中的濃縮模式,一般而言主體較明確,中心思想也較統(tǒng)一,其寫作質(zhì)量的好壞關(guān)鍵在于學生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語言功底是決定其寫作質(zhì)量的決定性因素,對學生語言功底的訓練能夠引起學生的寫作能力發(fā)生質(zhì)的改變。語言功底的提升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學生積累一定的語文功底,同一種思想可以用不同層次的表述方式表達,文學寫作中常見的一些修辭手法在不同語境中的渲染作用也因其使用方式有所差異,對學生語言功底的訓練不僅要落實在平時對語文常識的積累中,還要教會學生有一套系統(tǒng)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微作文寫作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歸根結(jié)底是為大作文的寫作提供素材和軟實力,提升大作文的欣賞價值。只有將微作文寫作的能力合理應用到大作文寫作中,才能提升作文的綜合水平。
三、結(jié)束語
在微作文滲透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同時,作為教育者,應當時刻掌握社會發(fā)展的動態(tài),在日常的教學中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探索微作文訓練的有效方法,將微作文的寫作能力應用到大作文中,發(fā)揮語文教學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王雪.初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5.41(1):12
[2]姚佩莉.如何提高作文訓練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論壇,2010.23(18):65
[3]陳禮林.構(gòu)建全息段寫好微作文[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16(7):40
[4]何捷.“微寫作”課程建設——寫作教學進行時的課程觀之三[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4.1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