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芹 楊莉
(1.扶溝縣人民醫(yī)院 婦產科 河南 周口 461300;2.周口市中心醫(yī)院 婦產科 河南 周口 466000)
大出血是婦產科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具有突發(fā)性和難治性等特點,是目前臨床上導致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數醫(yī)院目前采用骼內動脈結扎術以及子宮切除術等方法進行急救處理,但骼內動脈結扎術的操作較為復雜并且治療效果不佳,而子宮切除術會導致婦女徹底失去生育資格,術后容易引起內分泌紊亂等一系列不良反應[1]。本研究對周口市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婦產科產后急性大出血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整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周口市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婦產科產后出血的80 例急性大出血患者,患者年齡20 ~37 歲,平均(24.9 ±2.2)歲,其中經產婦23 例、初產婦57 例,患者術前平均失血量(1.98±0.11)L。所有患者急性大出血均發(fā)生于新生兒娩出24 h 內。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屬同意的情況下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術前失血量、入院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保守方法進行治療,包括常規(guī)止血以及輸血等措施。觀察組患者采用介入動脈栓塞治療,所有產婦均進行輸液抗休克治療,均行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 技術經由患者雙側股動脈穿刺進入,同時使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對血管進行造影,將術前準備的無菌導管分別插入患者的左右骼內動脈,根據造影技術將患者的子宮動脈口作為初始靶血管,向內注入新鮮的明膠海綿顆粒進行動脈栓塞[2]。經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確認動脈栓塞達到預期效果后拔出導管,對穿刺部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包扎后使用無菌敷料覆蓋。所有患者術后需臥床休息24 h以上,期間應密切觀察手術穿刺部位是否發(fā)生出血,同時進行常規(guī)抗感染以及補液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手術止血效果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術后跟蹤隨訪3 ~6 個月,記錄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顯效:栓塞成功,栓塞后出血立即停止;有效:栓塞成功,栓塞后陰道少量出血,有少量血性分泌物,7 d 內出血止;無效:栓塞不成功,陰道出血量較大,經對癥治療2 周后出血止[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選用SPSS 13.0 統(tǒng)計學軟件,定量資料行配對t 檢驗,定性資料行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30 min 內陰道出血得到有效控制,2 周后陰道出血完全停止,陰道出血有效控制時間以及完全停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有4 例患者術后出現并發(fā)癥(術后發(fā)熱3 例、下肢麻木1 例),對照組13 例(術后發(fā)熱6 例、下肢麻木3 例、腹部疼痛3 例、陰道出血1 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7.5%,1 例患者出現術后感染,轉而行子宮切除術后出血癥狀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8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治療有效率比較(n,%)
產婦產后發(fā)生急性大出血在臨床并不罕見,創(chuàng)傷以及腫瘤等多種因素均可引起急性大出血。以往臨床在產婦發(fā)生急性大出血后往往采用促宮縮藥物進行保守治療,保守治療未能起到作用時即改行子宮切除術或是雙側骼內動脈結扎進行治療。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介入治療技術得到大范圍推廣應用,但目前臨床關于放射性治療仍存在較大爭議。有關研究顯示,在進行放射性介入治療時子宮所接收的輻射劑量在子宮的可耐受范圍內,不會對患者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且產婦的卵巢和子宮體的交通支較為豐富,子宮動脈栓塞不會對產婦的子宮以及卵巢等部位的血供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介入性動脈栓塞治療成為目前治療婦產科急性大出血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4]。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治療30 min 內陰道出血得到有效控制,2 周后陰道出血完全停止,術后4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經及時處理后癥狀均完全消失,在臨床出血癥狀控制以及整體治療效果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術后跟蹤隨訪3 ~6 個月,無患者病情出現反復,臨床效果較為顯著。但子宮動脈栓塞術對于臨床醫(yī)師的操作水平以及醫(yī)院的醫(yī)療設施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對于目前無法熟練進行介入性動脈栓塞術的醫(yī)院,筆者建議采用骼內動脈栓塞術進行治療,在縮短手術時間的同時,也能及時搶救休克產婦。本研究中,患者的平均年齡較小,均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因此術中均選擇明膠海綿作為栓塞劑。明膠海綿是一種蛋白膠類物質,臨床使用不會產生任何免疫現象以及任何毒素,對產婦的子宮及卵巢交通支不會造成較大影響,能夠盡可能地保護患者子宮及卵巢的血供,且在術后3 個月內會被機體完全吸收。研究結果顯示,采用介入性動脈栓塞術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較少,癥狀輕,且主要以發(fā)熱、四肢酸痛以及陰道出血為主,在經過簡單處理后均能自行痊愈。
綜上所述,介入性動脈栓塞治療婦產科急性大出血的效果較好,術后并發(fā)癥少,能夠較大程度地保留年輕婦女的生育能力,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1]成健,黃森.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婦產科急性大出血的臨床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6):101-102.
[2]王萍.子宮動脈灌注化療加栓塞術治療宮頸妊娠及切口妊娠[J].淮海醫(yī)藥,2014,(4):312-313.
[3]賀際宏,房立麗,彭強,等.24 例婦產科大出血患者行子宮動脈栓塞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108-109.
[4]胡蕓.65 例婦產科急性大出血臨床治療及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50(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