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模聯(lián)活動引發(fā)的公共圖書館延伸閱讀服務探究
陳盈 劉曉景
論文從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引發(fā)的對圖書館延伸閱讀服務思考的角度出發(fā),將圖書館延伸閱讀服務與延伸閱讀和圖書館延伸服務進行了區(qū)別與聯(lián)系,定義了圖書館延伸閱讀服務的概念與特征,從動靜結合、讀者研究、閱讀空間設計及人與書的結合四大方面,全面分析了圖書館延伸閱讀服務的發(fā)展方向。
公共圖書館延伸閱讀服務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服務方向
聯(lián)合國文獻資源是聯(lián)合國為了宣傳聯(lián)合國的宗旨和使命,向當地的居民及讀者開放和推廣聯(lián)合國的文獻資源。此一系列舉措皆依托于達格·哈馬舍爾德圖書館(即聯(lián)合國圖書館)的托存圖書館系統(tǒng)。目前,我國的聯(lián)合國托存圖書館數量共計21家,位居世界第二。其中獲取托存資格的公共圖書館共5家,分別是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浙江圖書館、香港市政圖書館和重慶圖書館。重慶圖書館早在1947年便獲得了聯(lián)合國托存圖書館資格,是我國最早獲得此殊榮的圖書館之一,收集涵蓋聯(lián)合國及其所屬機構的全部文獻資料。截止2013年底,重慶圖書館聯(lián)合國文獻托存區(qū)已入藏圖書及期刊2.4萬余冊,文件近27萬件。
盡管重慶圖書館有著如此深厚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聯(lián)合國文獻館藏資源,但這部分文獻的現(xiàn)狀卻是長期“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面臨著無讀者、無利用、無開發(fā)的“三無”局面。為此,重慶圖書館于2013年引進了近年來在國內大熱的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以期在提高聯(lián)合國文獻利用率的同時也能引起業(yè)內人士的相關重視。所謂“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Model United Nations,以下簡稱“模聯(lián)”),是模仿聯(lián)合國及相關的國際機構,依據聯(lián)合國會議的運作方式和議事原則,圍繞國際上的熱點問題召開的會議。青年學生們作為各國代表,扮演不同國家的外交官,通過闡述觀點、政策辯論、投票表決等來推進國際問題的解決[1]。重慶圖書館引入模聯(lián)活動在全國公共圖書館來說尚屬首例,此活動開展以來,經過了校園及社會宣講、聯(lián)合國文獻相關培訓及會議各階段,重慶圖書館始終都不遺余力對聯(lián)合國文獻進行宣傳與推廣。
據筆者的調查,共計208名青少年參加了此次活動,發(fā)放問卷150份,回收119份,問卷有效率為79.33%。調查對象的年齡主要分布在15~25歲,其中15~20歲的中學生占比高達92.73%。調查結果顯示,他們利用聯(lián)合國文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準備模聯(lián)會議(92.30%)、了解時事熱點問題(58.71%)、準備研究論文(14.67%)及其他目的(3.66%)。經過圖書館的校園、社會宣講和培訓后,有33.47%的調查對象對聯(lián)合國文獻的托存制度比較了解,25.92%的調查對象對聯(lián)合國文獻檢索工具比較熟悉,3.70%表示非常熟悉。經過此次活動,重慶圖書館的聯(lián)合國文獻借閱量與利用率上升了10倍之多。
這樣的轉變,究其原因有很多,但筆者認為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我們將靜態(tài)的閱讀服務融入于具象而動態(tài)的活動中。以模聯(lián)為例,讀者無論是作為與會代表還是觀摩嘉賓,他們都確確實實體驗到了一份聯(lián)合國文獻誕生的過程,以及這份文件所帶來的漣漪反應。在這樣一個信息呈幾何狀膨脹發(fā)展的時代,讀者通過這樣具體而生動的體驗快速了解文獻的內容的同時可引發(fā)其對相關文獻的興趣與利用。從模聯(lián)活動中,我們得到了一份啟示,書面的文字與信息不僅僅只有一種表現(xiàn)形式與讀者互動,讀者也不僅僅只能通過傳統(tǒng)形式的閱讀才能獲得知識與信息,以創(chuàng)新的方式引導讀者通過自身的各個感官體驗新型的閱讀,可謂是圖書館閱讀服務領域的一種延伸。
2.1 區(qū)別于普通意義的延伸閱讀
閱讀在《辭?!分械慕忉尀榭矗〞?、報、文件等),并領會其內容。我國學術界普遍將閱讀定義為“大腦接受外界,包括文字、圖表、公式等各種信息,并通過大腦進行吸收、加工以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意思的過程”。國際上認為“閱讀”的定義實際應由七個有機部分組成:一是識別,對字母符號圖表公式等認知;二是接收,眼睛接收信息后通過神經傳送到大腦;三是內部結合,將信息和可以聯(lián)系的聯(lián)系起來,屬于基本理解過程;四是外部聯(lián)合,將以前的知識儲備與當前閱讀的信息結合,連接、分析、批判、鑒賞、選擇和擯棄;五是保存,儲存信息;六是交流,將吸收的信息投入到應用,語言溝通、寫作、演講等;七是思維,大腦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的額外功能[2]。
所謂“延伸閱讀”簡單來說,就是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新的東西或者知識,想要進一步了解,進而找到相關的資料進行閱讀。這與圖書館的延伸閱讀服務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首先,延伸閱讀是讀者主動尋找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過程?!白髡哂靡恢轮?,讀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觀詩各隨所得”都是指讀者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知識儲備、情致感受)對閱讀對象自由理解的過程,讀者之“情”決定著他們在閱讀時與作品內蘊相“遇”和從作品所“得”,并根據其“情”和所“得”進一步搜索和尋找相關文獻資料。這一過程是讀者主動,圖書館則處于被動。
其次,延伸閱讀與傳統(tǒng)閱讀一樣,閱讀對象仍局限于書面的語言或符號,如文字、圖表、公式等,再經運化,轉變成有意義的知識、行為、實踐和心理活動的過程。在信息以幾何級數增長,新媒介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閱讀形式愈發(fā)多面化,微閱讀、輕閱讀、淺閱讀、碎片化閱讀沖擊著大眾讀者,大眾更加需要面廣而寬及能快速獲取的知識和信息。而圖書館的延伸閱讀服務,則是通過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結合,提供讀者體驗式的閱讀,閱讀對象不再局限于書面的語言和符號,而是讀者可以切實通過人體感覺機能(視覺、嗅覺、聽覺、觸感、味覺)的刺激獲得具象而動態(tài)的知識和信息。
2.2 區(qū)別于圖書館延伸服務
目前,圖書館學界對圖書館的延伸服務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與爭論。為了把握圖書館服務的內涵和規(guī)律,將圖書館服務分為基礎服務與延伸服務。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則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圖書館的服務職能,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形成,保障公民文化權益,立足于現(xiàn)有基礎服務,利用本館及服務體系內的其他機構的現(xiàn)有文獻及網絡、館員、設備、品牌、信息技術等資源,在理念、技術、時間、空間、內容、群體范圍上拓展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功能,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深化服務效果,結合多種形式,最終可轉化為基礎性服務的服務形式[3]。這樣的服務形式衍生出了多種模式,如延長開館時間、增加流動圖書車、建立圖書流通點、舉辦專家講座、開發(fā)讀者資源等等。
圖書館的延伸閱讀服務嚴格來說歸屬于延伸服務的一種,但是延伸閱讀服務更加立足于圖書館服務的根本與基礎——“閱讀對象(書)”與“閱讀”關系。
2.3 圖書館延伸閱讀服務的概念
綜上所述,圖書館延伸閱讀服務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圖書館的基本服務職能,開發(fā)與利用圖書館現(xiàn)有文獻、空間及特有的設施與資源(網絡、館員、設備、品牌、信息技術等),在充分研究讀者閱讀行為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新與傳統(tǒng)相結合、靜態(tài)與動態(tài)相結合,激發(fā)讀者感官機能,主動引導讀者的閱讀行為,有效拓展讀者閱讀對象的延伸服務形式。
成功的延伸閱讀服務應該滿足以下幾個特征:一是圖書館起主導作用,主動地、先于讀者地滿足其特定的興趣與需要;二是動靜結合,讀者可體驗可感官地獲取知識與信息,體驗式閱讀并最終落實于閱讀對象本身;三是氛圍及空間的營造具有高度的可訪性,讀者可以在此服務及環(huán)境下認識新老朋友,通過相互的交流賦予閱讀實踐與應用意義;四是讀者產生擴展或延伸閱讀對象的需求與欲望。
3.1 靜態(tài)和動態(tài)閱讀相結合
隨著數字閱讀時代的到來,人們在獲取信息上越來越容易,圖書館作為信息中心的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那么圖書館如何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如何保持住信息中心的地位,讓圖書館變成不斷生長的有機體呢?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末的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為臺灣著名的大型連鎖書店之一,開業(yè)20年來,持續(xù)邀請文化界、學術界人士參與講堂、展覽、座談、出版等文化活動,每年舉辦約500多場演講與展覽,成為臺灣文化提升的標志。之所以能如此,就是因為誠品將書面的語言與符號賦予其多種表現(xiàn)形式(美術、音樂、戲劇、電影、文學、舞蹈、攝影、建筑、旅游、烹調等等),讓讀者通過自身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來感知、來閱讀。如誠品將林奕華在臺灣轉型大劇場的關鍵作品《包法利夫人》呈現(xiàn)給讀者和觀眾,就是將福樓拜的經典小說由靜態(tài)的文字轉化成動態(tài)活動的過程[4]。誠品所舉辦的文化活動并非簡單地流于商業(yè)形式,而是將書與讀者密切結合,且一直沒有脫離“書”與“閱讀”的本職。這樣的理念與服務形式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所謂延伸閱讀服務不僅僅是為讀者提供單純的、靜態(tài)的文獻資源,而是能夠追根溯源,把文獻附加的信息動態(tài)地提供給讀者。以重慶圖書館模聯(lián)活動為例,工作人員將聯(lián)合國文件和出版物通過一場場生動形象的、高度仿真的模擬聯(lián)合國會議,讓參與者了解其誕生的過程、組成部分、每一個符號代表的意義,甚至是某份文草案、決議或文件對國際時事帶來的影響與作用。這一將靜態(tài)文獻變“活”的過程,以最直觀、趣味的形式,使讀者對聯(lián)合國文件有了直觀的了解,極大地提高了讀者對聯(lián)合國及其相關文獻的興趣,其結果便是曾經陽春白雪、束之高閣的聯(lián)合國文獻得到了來自重慶市民的廣泛關注與利用。
3.2 閱讀“讀者”
首先,閱讀“讀者”指的是圖書館對讀者的“閱讀”。如誠品書店通過別具特色的性別研究、臺灣研究、自然生態(tài)環(huán)保研究,以及對讀者行為模式的調查與研究等,逐漸開發(fā)了許多臺灣先前尚未成熟的出版書種。圖書館要想先于讀者,按其所需提供延伸閱讀服務,就需要對讀者閱讀行為及閱讀需求等各方面進行調查與研究,圖書館除了關注書本身的知識信息以外,更應該關注閱讀這些書的人,以及這些人的資源的開發(fā)與提升。
其次,廣泛而深度的讀者參與,亦是延伸閱讀服務成功的關鍵。以新西蘭丹尼丁市立圖書館營建“青少年空間”為例,其營建初期的很多創(chuàng)意和靈感源自對當地青年社團的廣泛咨詢,同時吸收當地青年服務機構的領導人與青年作家作為項目團隊成員?!扒嗌倌昕臻g”的開幕則配合丹尼丁的國家青年周活動,邀請當地青年音樂家參與策劃與實施,一方面展示丹尼丁獨立的青年音樂文化,另一方面,展示了多元及參與的公共圖書館青年空間魅力[5]。
最后,閱讀“讀者”也是讀者相互之間的“閱讀”。起源于丹麥的“人圖書館”(Human Library),通過簡單的方式、積極的態(tài)度為人們提供一個交流、互動的空間。在這項服務中,出借的不是常規(guī)的書籍,而是一個個的真人,這些“出借的人”在年齡、性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各不相同,讀者可以與這些“出借的人”進行非正式的交流,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6]。這就是讀者之間的相互閱讀,通過這種相互閱讀,不但能夠把具有相關興趣愛好的讀者聚集在一起,也為某一方面的知識的開發(fā)創(chuàng)造了機會,提供了動力。所以圖書館對讀者的“閱讀”,指的是把具有某方面知識的人士聚集起來,進行口述歷史、口述現(xiàn)場等的拍錄,這是圖書館對人的資源的開發(fā)和提升。
3.3 因人設館
公共圖書館是信息的集散地,較多的閱讀方式是免費的、讀者自主式的閱讀,而延伸閱讀的服務不同于粗獷式、大開間、隨意性的閱讀服務,是以滿足不同用戶或群體的多元化需求來聚集服務資源的模式,形成能夠整合信息資源、休閑、創(chuàng)意、活動、社交等多元化功能與服務的新型公共圖書館服務空間模式[7]。例如,為了更細致地為3~8歲兒童進行閱讀服務,重慶圖書館根據這個年齡階段孩子識字量不多、想象力豐富、還處于讀圖年齡的閱讀心理特點,精選了圖多字少的繪本,然后專門辟出一塊場地,設立繪本館,整個繪本館陳列的全部是繪本圖書,四周的墻壁上手繪了繪本圖書的內容,有《逃家小兔》《艾拉第一次上臺》《布魯姆博士被卡住了》《搬過來,搬過去》等,就連墻壁上的電源開關也用泡沫做成一朵朵的“云朵面包”蓋上,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思,孩子們一旦來到這里就像進入了童話王國,甚至有的孩子說,到了這里,就像進入了書中。再如,湖南省圖書館中的女子圖書館,抓住女性的特點,整個閱覽室以粉紅和紫色為基調,每一張桌子上都配有桌布和鮮花,布置得溫馨愜意,圖書的擺放也非常有特色,按照育兒、職場、美容、養(yǎng)生等幾個主題進行陳列。上述兩例都是根據讀者對象的不同,打造不同的閱讀空間,實現(xiàn)延伸閱讀服務。
3.4 實現(xiàn)“書-人-書”三位一體的完美延伸閱讀服務
開展延伸閱讀服務時還需注意的重要一點是,要引導讀者在參與閱讀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利用閱讀對象內化自己的思想與觀點,從而進一步擴大和搜尋更多相關文獻信息的興趣與欲望。
如模擬聯(lián)合國活動,青年讀者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聯(lián)合國文獻,為自己的觀點或者動議尋找理論支撐,這一過程就是他們走進書的過程;通過查閱、比較、分析、研究文獻,內化為自己的觀點,這一過程就是他們形成觀點的過程,也是書走進人(書-人)的過程。在會議過程中,通過與其他代表不斷的磋商、探討、表決,最后形成一本獨一無二的“模擬聯(lián)合國文獻”(模聯(lián)會議相關的草案與決議),這就是人制作出書(人-書)的過程。
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的主要場所,閱讀服務會向精細化、個性化、私人化、深入化的方向發(fā)展,不但要為讀者提供閱讀,更重要的是要幫助讀者延伸閱讀,讓閱讀的感覺延伸到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這就要求我們的館員要轉變服務的理念,不斷開發(fā)與書有關的新的服務種類,讓讀者的圖書館之行真正成為文化之旅,讓圖書館在館員和讀者的共同推動下不斷發(fā)展,成為不斷生長著的有機體。
[1]模擬聯(lián)合國簡介[EB/OL].(2010-09-30)[2014-09-01]. http://www.unachina.org/mnlhg/mnlhgjj/268050.shtml.
[2]李源記憶心理研究室.開發(fā)你的潛能:超級快速“閱讀”[M].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04:3-4.
[3]劉娟.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邊界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3(3):1-5.
[4]劉毓雯.誠品書店是怎樣賺錢的[N].北京青年報,2014-05-09(D2).
[5]Su I.Our Library Their Space:The Dunedin City Library Teen Space[J].APLIS,2010(6):61-66.
[6]陳琳.國內外“Human Library”服務比較研究[J].圖書館,2011(1):117-118.
[7]高小軍.公共圖書館作為“第三空間”的理論與實踐[J].圖書館,2013(1):99-104.
陳盈重慶圖書館助理館員。重慶,400037。
劉曉景重慶圖書館副研究館員。重慶,400037。
Study on the Extending Reading Service in the Public Library which Triggered by the Model United Nations
Chen Ying,Liu Xiaojing
From the angle of the thought of public library’s extending reading service which triggered by the Model United Nations activities,this paper propos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library extending reading service and extension reading and library extension service,defin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brary extending reading service.From association of activity and inertia,reader research,reading space design,the combination of human and books,it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extending reading service in public library.
Public library.Extending reading service.Model United Nations activities.Service direction.
G258.2
2014-08-27編校:方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