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在小說中觸摸時代的低沉脈搏
      ——《小說林》2014年小說代表作掃描

      2015-11-18 00:24:20汪樹東
      小說林 2015年2期
      關鍵詞:小說

      ◎汪樹東

      在小說中觸摸時代的低沉脈搏
      ——《小說林》2014年小說代表作掃描

      ◎汪樹東

      當今時代,由網(wǎng)絡、電視、報刊、廣告等構筑的大眾傳媒帝國已經(jīng)對社會構成全方位的嚴密覆蓋和暴力殖民。每天生產(chǎn)的巨量新聞鋪天蓋地,如水銀般地滲入大眾生活的每個空閑時間;見縫插針、無孔不入的商業(yè)廣告等更是營造著消費社會的盛世景象,引誘著大眾投身于每一場消費慶典;至于國家主流媒體,自是不忘高高在上的主宰地位,在親民路線中貫徹著毫不動搖的意識形態(tài)宣傳態(tài)勢。因此,2014年和往年一樣,是喧囂的、浮躁的、狂熱的、亢奮的;雖然從更大歷史視野來看,2014年也無非是平庸的、乏味的、清冷的、空虛的。在這種世俗化時代里,有操守的文學依然在刺破著社會表面的喧囂與繁華,看取其內(nèi)里的空虛和貧困,依然在時代大潮的躁動多變中把握著人性的迷惘和沉穩(wěn),依然在理想日趨低迷之際張揚著精神和靈性的旗幟。2014年,《小說林》雜志繼續(xù)貫徹著高標準的選稿方針,以“推薦”、“短篇”、“微·小說”、“先鋒”等多個主打欄目,持續(xù)推出既有強烈的現(xiàn)實關懷和批判意識、又有一定的藝術探索意識的小說佳作,引起較好的社會反響,共有十余篇作品被各種文學選刊轉(zhuǎn)載。本文就對這些小說代表作做一個概覽式的掃描和點評,既是重溫,也是展望。

      每期一個中篇小說的“推薦”欄目是2014年《小說林》的重頭戲。今年推出的六個中篇小說基本上都是直面當前社會現(xiàn)實,富有底層關懷意識,彰顯著濃郁的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的佳作,其中以宋小詞的《太陽照在鏡子上》(原載2014年第2期/《小說選刊》2014年第2期“佳作搜索”,《長江文藝·好小說》2014年第6期,《小說月報·中篇小說專號3》2014年第7期轉(zhuǎn)載)、程相崧的《生死狀》(原載2014年第3期/《中華文學選刊》2014年8期“佳作點評”)和劉東衢的《黑河的孩子》(原載2014年第5期/《小說選刊》2014年第5期轉(zhuǎn)載)為代表。

      宋小詞曾在2013年第4期的《小說林》上發(fā)表過中篇小說《開屏》,因其富有較深的生活蘊含和較強的藝術魅力被國內(nèi)多家文學選刊轉(zhuǎn)載,2014年的中篇小說《太陽照在鏡子上》依然延續(xù)了她一貫的凌厲風格。該小說敘述流暢沉穩(wěn),極富吸引力,人物心理拿捏得恰到好處,性格鮮明,生氣彌漫,帶有武漢生活特殊的味道和活力,毫無疑問可以視之為2014年《小說林》中的翹楚之作。該小說女主人公陶平和陶安是同父異母的姐妹。陶平十六歲讀高三時,父親出軌,和母親離婚。父親的背叛令陶平絕望異常,從此不信任男人,也不相信愛情和婚姻。大學畢業(yè)后,她工作生活在武漢,直到快四十歲了還是單身。一次,同父異母的妹妹陶安帶著三歲的兒子龍龍找上門來。原來,陶安的身世也頗為不幸,父母早亡,讀書又不成,年紀輕輕就在洗腳店里給人捏腳,不到二十歲就和來自農(nóng)村的同事田文軍結婚了?;楹?,田文軍看著在洗腳城里給人捏腳也沒有什么出息,想自己創(chuàng)業(yè),在城市里屢試不成,就回農(nóng)村去養(yǎng)鴨子,留下陶安一個人在縣城洗腳城賺錢。孤身一人的陶安又遇到了林大慶。這個林大慶也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家庭條件不好,自己的工作也不穩(wěn)定,但他對陶安的悉心照顧很快贏得了陶安的愛情。于是,陶安想著和田文軍離婚,帶著三歲的兒子龍龍嫁給林大慶。陶平自然是反對妹妹的不合時宜、膽大妄為,在看到田文軍和陶安的爭執(zhí)以及陶安為愛情而瘋狂的舉動之后,她甚至把陶安和龍龍趕出了家門。但林大慶并沒有如約來迎接陶安,這讓陶安陷入絕望,試圖吞藥自殺。后來田文軍來接陶安回家,陶安有意讓兒子龍龍待在陶平家里,隨后跳江自殺。

      閱讀該小說,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宋小詞對生活和人性已經(jīng)別有悟解,她能夠讓自己的心靈深深地投入當前火熱的現(xiàn)實生活中,深入社會最底層,感領蕓蕓眾生的生死愛欲,隨后從中發(fā)掘出值得珍惜的價值。該小說首先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寫洗腳妹角色,但并沒有先入為主地把她塑造為一個底層社會的受害者形象,由此來控訴世道的陰暗和無情,而是從家庭親情角度入手,著意于去發(fā)掘像陶安這樣的底層人物的生命主體性。在當前這個世俗化的時代,人心飄忽,人性虛浮,人心所向唯利是圖,純真的情感被視為笑談。但作者筆下的陶安卻非比尋常,她靠自己的洗腳手藝吃飯,絕不貪圖錢財出賣色相;她在婚后喜歡上林大慶,純粹是出于愛情。當姐姐陶平斥罵她時,她這樣自我辯護道:“我出了軌又怎么了?我偷了人難道就變成畜生了,就該受人作踐?就該矮人三截地過日子?我跟田文軍過不下去了,你們憑什么要逼我跟他在一塊?是人都會選擇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生活,誰會選擇跟自己討厭至極的人在一起過日子?結婚了又怎么樣?生了孩子又怎么樣?難道我的權利就沒有了?”從此等來自肺腑深處的吶喊聲中,我們似乎又聽到了五四時期魯迅小說《傷逝》中子君的聲音,其潑辣純真的個性也躍然紙上。最終林大慶有負于她,她感嘆道“活著無味”,投江自盡。從更超越的人生立場來看,這自然是年輕人心靈的盲目和迷亂;但從另一面看來,這恰恰也是她的心靈純真尚存的明證,因其瞬間毀滅讓人痛徹心扉,更讓人倍加珍惜。

      陶平形象是該小說的另一個更大的亮點。宋小詞在創(chuàng)作談《向人物的內(nèi)心進行深耕》中曾說:“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座迷宮。寫作就應該不怕麻煩,也不能有所顧忌,要勇于解剖內(nèi)心,將那種瞬息間的千變?nèi)f化,將人類復雜幽微的情感,有層次地、有張力地展現(xiàn)出來。”因為陶安的個性較為單純,在她身上尚未呈現(xiàn)出多少層次的復雜幽微的情感;但在陶平身上就完全不一樣了,她年齡較大,生活經(jīng)歷復雜,內(nèi)心極為豐富,因此作者盡可能地挖掘她的心靈迷宮,呈現(xiàn)出極為迷人的情感變化的過程。她本來深受父親背叛、家庭的傷害,對人性人心全無信心,離群索居,神情落寞,因此剛開始對陶安和龍龍的到來全無好感;但隨著事情的發(fā)展,陶安的單純和堅貞,龍龍的弱小和可憐,慢慢地激活了她如死灰般的心靈,讓它慢慢變得柔軟起來。最終她也反思,看到自己內(nèi)心的陰暗:“我在心里問我自己,如果陶安不是洗腳妹,是有體面工作的,嫁的老公不是養(yǎng)鴨子的,是很有頭腦的小老板,出軌的情人不是窮混混,是一官半職的公務員,我會將她趕出去嗎,我對她會有這么多的看不慣和忍不下去嗎,說到底我欺負她并不僅僅是因為當年的鳩占鵲巢,而是她的貧窮她的底層她的絕境。在我承認我自己勢利的時候,我的后背陡然一陣烘熱,有密密的汗從身體里鉆出。我看到了我內(nèi)心的陰暗,像一塊生霉的豆渣一樣,在我的心里深處散發(fā)著惡臭?!蹦軌蚩吹阶约簝?nèi)心的陰暗,無疑是良知覺醒的表現(xiàn)。作者能夠把陶平的心路歷程寫得如此細膩幽深,實在有大家手筆的風范。

      當然,整體看來,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把陶平和陶安兩個人物對照起來書寫,從而獲得了極為耐人尋味的藝術意味。陶安和陶平的對照,從人性層面看,是單純熱情的人和已經(jīng)對生活喪失熱情、復雜勢利的人的對照;從社會層面看,又是底層人民和城市中產(chǎn)階級的對照;細品起來,真是言有盡而意無窮。寫小說,說到底就是寫活人物,能夠在一個中篇小說中成功塑造出如此富有生活蘊含、藝術魅力的兩個人物,實在是極其不容易的。應該說,宋小詞的《太陽照在鏡子上》對于當前文壇上那些屢屢陷入概念化的底層小說具有相當大的突破意義和示范價值。

      與宋小詞的《太陽照在鏡子上》由家庭倫理來感受時代大潮的變動不同,程相崧的中篇小說《生死狀》圍繞著一家大型化工廠落戶一個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村后引發(fā)的鄉(xiāng)村生態(tài)和農(nóng)民心態(tài)的雙重惡化展開,現(xiàn)實警示意義頗為濃郁。該小說中,馬廟鎮(zhèn)地處邊遠,沒有自然資源,也沒有什么工業(yè)基礎;但在一次招商引資中,張志濤鎮(zhèn)長大力爭取到了一家大型化工廠來投資。為了征地建廠,張鎮(zhèn)長讓全鎮(zhèn)所有村長都到鎮(zhèn)里去開項目落地生根動員會,并動員他們簽訂“生死狀”,保證完成征地工作。其中程莊村長程喜田因為張鎮(zhèn)長開了他一個玩笑,大為生氣,便沒有簽那份生死狀,因此成了全鎮(zhèn)的落后分子。程莊雖然被征了地,但卻沒有人被安排到化工廠去當工人。后來,程喜田想方設法要巴結張鎮(zhèn)長,試圖安排兒子程東升到工廠去當工人。一次碰巧偷聽到鎮(zhèn)長等人正在商量化工廠毒氣泄漏事件,鎮(zhèn)長還想向村民隱瞞事實,而程喜田情急之下告訴本村鄉(xiāng)親們撤離至安全地帶。然而,事件結束后,鄰近村落因為毒氣毒死了人而獲得巨額賠償金,引來了程莊村民的不滿和嫉妒,好事變成壞事。就連程東升的女朋友金菊也被她母親嫁給了獲得賠償金的鄰村男人。程喜田面對這種事實真是欲哭無淚。隨后,張鎮(zhèn)長和化工廠廠長為了平息毒氣事件,請所有村長吃飯,還給他們送禮,再次讓他們簽生死狀。程喜田酒醉之后簽了生死狀,但畢竟良心未泯,酒醒后決定把錢退還給張鎮(zhèn)長。在看到化工廠再次招人時,程喜田試圖勸程莊的年輕人不要去,卻遭到他們的撕打,而張鎮(zhèn)長只是袖手旁觀。

      高污染的化工廠轉(zhuǎn)移到馬廟鎮(zhèn)本是逐利而來,地方政府之所以要大力引進,也純粹是為了追求靚麗風光的GDP政績,但當?shù)剞r(nóng)民最直接的感受卻是鄉(xiāng)村生態(tài)的惡化。《生死狀》雖然沒有過多地書寫化工廠是如何導致鄉(xiāng)村生態(tài)的淪陷的,但粗粗幾筆也讓人觸目驚心。例如村民們抓住的那只三條腿的青蛙,就是高污染下的農(nóng)村生態(tài)變異的明證。不過,村民們畢竟比較無知,習慣了空氣清新、流水潔凈,也就不知道它們的價值了,因此最初看到化工廠的大煙囪時,他們竟然像過節(jié)一樣高興。這真是前現(xiàn)代文明地區(qū)的人們因為缺乏知識對現(xiàn)代文明的最為浪漫的想象??!然而,事實卻是殘酷,化工廠的高煙囪泄露的毒氣直接造成了馬廟鎮(zhèn)程莊附近幾個村落的許多人的非正常死亡。原本藍天白云的鄉(xiāng)村生態(tài)被籠罩在無處不在的死亡陰影之下。化工廠的高額利潤,地方政府的GDP累積,村外村度假村的盛宴等光鮮事物的背后,伏藏著的就是鄉(xiāng)村的物種變異,生態(tài)的淪陷,村民的累累白骨。

      當然,更為可怕的,還不是鄉(xiāng)村生態(tài)的淪陷,鄉(xiāng)村人們的心態(tài)的實利化才更令人震驚。在沒有化工廠之前,鄉(xiāng)村人們的生活大體是平靜的,雖然較為清貧,但人際關系還是祥和的,繁重的鄉(xiāng)村勞動和并不豐裕的物質(zhì)產(chǎn)品使得鄉(xiāng)村人的心思不至于過分胡思亂想,還能夠持守著簡樸和善良。但化工廠剛建成,村民就開始想入非非了,憧憬著如何像城里人那樣生活,連莊稼都不愿好好種了。隨后他們的生活也不由自主地喪失了原先的自由自在,開始模仿化工廠里的工人做派。最為可怕的,還是他們在對鄰村人因為家里有人在毒氣泄漏中死掉了而獲得巨額賠償金的羨慕和嫉妒中,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極端地無視生命價值、只崇拜金錢的赤裸裸的物欲瘋狂態(tài)度上。“你們知道嗎?不得了了!上頭正在調(diào)查各村的死亡情況,正在賠錢哩!據(jù)說,死一個賠給一百萬,就連中毒癱瘓了的二咋呼,還得了六十萬的賠償金哩!……云生的那老娘,腦血栓在床上躺了多少年,這一死竟然給家里撇下一百萬,咋有這樣的好事兒哩?還有蹦蹦的爹老蹦蹦,三個月前就查出了胃癌,醫(yī)生說他的大限就有半年,他咋這么會死呢?”這一段話,幾乎把那種為金錢瘋狂的農(nóng)村人的極端心態(tài)寫活了。由此可知,對于這些鄉(xiāng)村人們而言,像癱瘓的人、患癌癥的人本來就沒有價值了,如果能夠換到大把金錢,那無疑是最大的好事。這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

      中篇小說《生死狀》的選材富有現(xiàn)實性,能夠直擊當前社會的現(xiàn)實問題,批判鋒芒較為鋒銳,體現(xiàn)了作者富有敏銳的現(xiàn)實感應神經(jīng)。在敘述上,該小說也頗為老到從容,張弛有度,由程莊村長程喜田入手,向上勾連張鎮(zhèn)長、副縣長、化工廠的總工程師等人,向下聯(lián)系各色村民,較好地展示了當前鄉(xiāng)村的政治經(jīng)濟狀況和人情世態(tài)。不過,該小說是圍繞著事件展開的,在對化工廠的建立給鄉(xiāng)村帶來的變化的敘述上,還是顯得太過拘束于現(xiàn)實,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稍顯不足,主題開掘不夠深入。

      相對于程相崧的《生死狀》而言,劉東衢的中篇小說《黑河的孩子》在對當前中國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力度一點也不遜色,它以一個水滸式的民間英雄的悲劇故事展示出了當前中國底層社會在貧困和暴力中的無奈沉淪。小說的核心人物是逃犯龐大勇。出生于農(nóng)村的他無錢無權無勢,在社會里難以立足。他的父親龐元幾在鄉(xiāng)鎮(zhèn)水泥廠里工作,死于意外事故,除了兩條腿之外,血肉之軀被攪拌機攪碎,成為出售給城里人的水泥。縱然如此,他還要接父親的班,繼續(xù)謀生,只是在看到工友的手指被截斷后,他才不想干了。對于龐大勇來說,更為屈辱的,乃是水泥廠的藏老板憑借自己的雄厚財力,和他的妻子胡桂花通奸,導致他被人嘲笑自己的孩子都是別人生的。龐大勇對這個社會是仇恨的,他尋找不到更好的發(fā)展道路,也不愿意像其他人那樣忍辱偷生,因此就鋌而走險地像水滸英雄一樣訴諸以惡抗惡的反抗之路。他搶劫了鎮(zhèn)派出所所長秦元舉的幾十萬元錢,帶著自己的情人到荒島上去生孩子,最終又趁老婆和藏老板通奸時割斷了他們的喉管,結果自己也慘遭毀滅。

      作者在塑造龐大勇的形象時,跳出了讀者慣??葱侣劦难酃猓瑢懗隽她嫶笥氯诵缘膹碗s性。在作者筆下,龐大勇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暴虐之人,即使在以惡抗惡的險途上,他的善良人性依然在閃耀。例如,他對待鄉(xiāng)村少年四寅,雖然他需要四寅劃船接送他和他的情人,但在給錢方面就非常大方;他是四寅的三爹的戰(zhàn)友,因此落草之際,他還想著要送他一點搶來的錢;至于精心呵護給他生孩子的鄉(xiāng)下女人,想著“人一走,總要留個后,我怕我連累她……”,無疑也是龐大勇的人性閃光。而他在逃亡、躲藏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勇敢、鎮(zhèn)定,即使寧愿被打死也不愿自首,都是富有血性的表現(xiàn)。當然,當他最后發(fā)現(xiàn)自己錯殺了四寅的父母,讓四寅開槍打死自己,也是難能可貴的良心覺醒,頗有曹禺的悲劇《原野》中仇虎的氣概。龐大勇的人生悲劇,再次宣告了像水滸式的民間英雄已經(jīng)不合時宜了。

      和中篇小說一樣,2014年《小說林》中的短篇小說也多關注底層社會的生存苦難,發(fā)掘他們堅毅的生存品格,贊賞他們的人性亮色。

      阿丁的短篇小說《鏈獄之旅》(原載2014年第4期/《長江文藝·好小說》2014年第11期轉(zhuǎn)載)就在對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卷十《席方平》故事的后現(xiàn)代重述中表達了對當前中國社會生活較為絕望的犀利批判。蒲松齡筆下的席方平因為父親死后被強鬼欺凌,決定離魂遠赴地獄為父親伸冤,誰知地獄里也是烏煙瘴氣,就連冥王也是黑白不分、是非不明、唯利是圖,最終幸好得到二郎真君的審判,才重見天日。阿丁筆下的席方平卻成了一個租住在城市地下室的新時代底層青年,他的父親死后被姓羊的欺凌,于是他吃安眠藥靈魂進入地獄。地獄是干燥無比的現(xiàn)代大都市,到處僅有黑白兩色,充斥著呆滯的幾何體,還有無處不在的暗探和鬼警。地獄也是是非顛倒之地,因為席方平執(zhí)著上訪,結果遭受舌刑和車裂,還被強逼投胎。最終席方平被教訓道一切都只不過是不停運轉(zhuǎn)的環(huán)鏈,所謂正義只不過是轉(zhuǎn)瞬即逝的點。因此席方平?jīng)]有辦法伸冤,只能在地下室里痛苦醒來。

      該小說值得稱道的有幾點:第一,它承接了《聊齋志異》的豐富想象力。蒲松齡展示的是農(nóng)業(yè)社會的地獄景象,阿丁則展示了后現(xiàn)代社會的地獄景象,兩者都一樣震撼人心。第二,具有濃郁的社會批判和文化批判意識。如果說蒲松齡批判的是封建中國的丑陋官場和民不聊生的黑暗現(xiàn)實,那么阿丁的《鏈獄之旅》不但嚴厲地批判了當今中國的司法不公,而且也批判了高度標準化、同質(zhì)化的現(xiàn)代文明。例如小說結尾寫冥王的出現(xiàn)就頗有意味,“所有的幾何體都在移動、旋轉(zhuǎn)、變幻。黑白兩色的矩形菱形三角形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相互擠壓、融匯,斷裂、分合,瞬息萬變,宛如地獄的多維屏保。我壓抑著劇烈的惡心和眩暈,強睜二目從蕪雜的線條形狀和陰影中辨析著冥王的臉。一無所獲?!边@與其說是描寫冥王,不如說是描繪現(xiàn)代人陷溺在現(xiàn)代都市、高度電子化世界中的異化感受。第三,具有鮮明的哲理意味。例如,小說最后由那個兜售冥界官員地址錄的鬼向席方平闡釋世界是鏈環(huán),正義轉(zhuǎn)瞬即逝一節(jié),就相當具有哲理意味。整體看來,蒲松齡的《席方平》洋溢著前現(xiàn)代的農(nóng)業(yè)社會的質(zhì)樸和信念,而阿丁的《鏈獄之旅》卻浸染著后現(xiàn)代式的駁雜和絕望。

      王鴻達的短篇小說《時差》(原載2014年第1期/《小說選刊》2014年第2期“佳作搜索”)敘述了一個中年男人的出軌故事。宗浩是銀行員工,妻子患病多年,花光了家中積蓄。在醫(yī)院看護妻子時,認識了女醫(yī)生方晴,兩人發(fā)展成情人關系。一次奧運會期間,喜歡看體育節(jié)目的宗浩約方晴到五大連池去旅游,順便可以盡情地欣賞體育節(jié)目。因為奧運會在美國亞特蘭大召開,要看節(jié)目,他不得不倒時差。后來因為偶然被熟人認出,宗浩便決定和方晴盡快離開,前往大興安嶺。但此前,由于宗浩曾挪用銀行的錢給妻子治病,所以在火車站他看到警察盤問方晴,萬分緊張,沒有趕上北去的火車,瞬間改變了主意,和方晴回到老家,主動向警察自首。該小說的敘述功力老到,火候拿捏得恰到好處。通過宗浩和方晴的關系,作者寫出了一種銘心刻骨般的城市中年人的生命悲劇感。這種悲劇感,就像秋末的天空,漸漸地泛起陰云,預示著冬雪的來臨一樣。小說題目為“時差”,別有韻味,宗浩看奧運會節(jié)目面臨著時差的困擾,宗浩和比他小十二歲的方晴之間的愛情也存在著時差的困擾,中年生活似乎處處悖逆心意,潛藏著揪心的暗礁。

      徐巖的短篇小說《藥材鋪》(原載2014年第6期/《中華文學選刊》2015年1期“佳作點評”)依然駕輕就熟地敘述著都市底層小人物的悲歡喜樂的世俗故事。該小說的主人公陸大夫原本在南方有個溫暖的家,退休之際老婆看上別人,和他離了婚。退休后,他便到哈爾濱幫表弟經(jīng)管藥材鋪。他性情溫和,和周圍人相處友善。工作之余,他也無非是找朋友喝喝酒,或者到浴池泡泡澡找個妓女。一次,他偶然幫助警察破了一個銀行搶劫案,自己也被蒙面劫匪刺傷,因此他想著要趁早回到南方去安度晚年。徐巖曾說:“對于一個作家來說作品中的悲憫和良知是重要的。往往我的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我身邊的人,都是小人物,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是底層人的掙扎、疾病和死亡中所呈現(xiàn)的那一抹亮色和暖意,這關乎我的寫作經(jīng)驗和信仰以及個人經(jīng)歷。但是我還是覺得其中的一部分作品,還是真正對人的苦難的體驗,甚至說它們對苦難的體驗比較深切,是具有切膚之痛的?!钡拇_,《藥材鋪》無疑也是作者的敘事慣例之一。無論是像陸大夫這樣的人到晚年,面臨著妻離子散遠走他鄉(xiāng)的悲劇;還是像云云那樣,年紀輕輕就淪落到浴池里去當妓女;或者像那個蒙面劫匪一家人為了一點錢就鋌而走險;等等,都是底層人民生存處境的窘迫顯現(xiàn)。但徐巖的獨特之處,并不在于機械地展示底層人民的生活苦難,而是要去發(fā)掘這些底層人民苦難生活中的和善與溫情。例如陸大夫幫稅務局胡科長搞到藥后,和他上街喝酒,鼓勵胡科長要好好活著,胡科長非常感動,“陸大夫說完話就看見胡科長一個大男人,眼眶里竟噙著幾滴淚水,整張臉都漲紅了,他的心就跟著顫了一下。”后來陸大夫打電話托人幫忙,還送錢給云云救她被派出所抓起來的哥哥時,“云云眼睛立馬就濕了,她抓了陸大夫的手哽咽了半天也沒說出一句話來?!毙聛淼乃庝伬习迥锖芸燹o掉了大平護士,陸大夫又私自送給她五百塊錢。這些都寫盡了底層人民的辛酸和溫情。

      魚禾的《鄉(xiāng)愁,或另一種烏托邦》(原載2014年第5期/《散文選刊》2015年第2期轉(zhuǎn)載)可以看作短篇小說,也可視為長篇散文,就像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一樣,文體界限難明,但意蘊深遠,別有風姿。作者開篇寫到那個親人全都喪失在地震中的男人孤身一人重返家鄉(xiāng)經(jīng)營一方小店鋪,在廢墟上守護亡靈,就非常具有象征性。在現(xiàn)代化大潮的沖擊下,中國絕大部農(nóng)村正在淪陷,我們的故鄉(xiāng)正在成為廢墟,鄉(xiāng)愁無處消釋。因此,《鄉(xiāng)愁,或另一種烏托邦》就是對淪陷的故鄉(xiāng)的凄凄哀悼,就是無鄉(xiāng)可歸的漂泊心靈的痛苦呻喚。那在城市里“不安生”的父親,那為小兒子擔盡了心的悲苦媽媽,那始終融不進城市的霆子,那神色萎靡的玉表姐,那事業(yè)家庭都顛簸不斷的作家“我”,等等,都是故鄉(xiāng)崩塌之后無處皈依的孤魂。他們見證了這個喧囂時代的內(nèi)在匱乏,既無力度人也無力自救,唯有在苦熬,在盼望。

      2014年《小說林》中的小小說也有不俗的表現(xiàn),作者往往也能選取較為獨到的角度,以小搏大,透視出生活某方面的本質(zhì)要素。

      高瑞萍的小小說《你應該有幸福的生活》(原載2014年第1期/《小小說選刊》2014年第5期轉(zhuǎn)載)敘述了一個悲戚的愛情故事。男人主公是一個小縣城里的中學老師,縣委書記的女兒愛上了他,但雙方父母都反對。縣委書記找到他,希望他能夠為他女兒的幸??紤],放棄愛情。寡居的母親也讓他清醒一點,不能接受這種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他被調(diào)到一個偏遠的小鎮(zhèn)中學去教書后,無奈之下,不得不找人結婚生子。誰知兒子出生后,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花光了多年的積蓄依然沒有挽救他的小命,妻子和母親也受不了這種打擊,雙雙不幸去世。二十年后,當早衰的他再次見到當初的戀人時,對方已經(jīng)是大學教授,依然單身。但他還是沒有說出自己的真實情況,只是說“你也應該有幸福的生活”。

      愛情的真實意義就在于引導人超越身份、等級等外在的生存藩籬,展示出內(nèi)在的心魂交流,從而開辟出迥異于塵俗世界的靈性境界。但日常世界中,身份等級、社會地位等的勢力又非常頑固,澆筑出縱橫交錯的水泥隔閡,肆意地擊殺自由浪漫的愛情。高瑞萍的這篇小小說敘述的愛情悲劇,從男主人公角度看,就是封建門第觀念擊殺愛情的現(xiàn)實版。從女主人公角度看,這個愛情悲劇卻是獻給愛情與忠貞的贊歌;她不計較彼此家庭條件的差異,毅然愛上男主人公,在得知他已婚后,就一個人堅守著寂寞的單身生活。在當前這個高度世俗化的時代里,像女主人公這樣的忠貞的確如空谷足音。該小小說還值得稱道的是,這個愛情悲劇由女主人公送給男主人公的一張照片敘述出來,顯示了作者的別出心裁。

      謝志強的小小說《固執(zhí)的公主》(原載2014年第3期/《小說選刊》2014年第8期轉(zhuǎn)載)講述的是寓言式的愛情故事。國王和王后都非常寵愛公主,給她準備了豐厚的嫁妝。但公主極為貌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她卻從來不照鏡子,還四處漫游,要自己選擇如意郎君,最后她找到雙目失明的流浪歌手?;楹螅骼烁枋直闾焯熨澝拦鞯拿利?,兩人琴瑟和諧,幸福美滿。后來王后從鄰國請來專治眼病的醫(yī)生試圖把公主的丈夫治好,但公主卻拒絕了。讀罷該小小說,想必讀者都會莞爾一笑,大千世界中的事情就是這樣奇妙。公主的丑陋剛好遇到流浪歌手的失明,她的缺點便不是缺點了。于是,流浪歌手可以歌頌想象中的公主的美麗,公主也可以享受著這種無止境的贊美。從流浪歌手來看,他的失明恰恰成全了他的好運。但最后是由公主來阻止醫(yī)生治療流浪歌手的眼疾,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它理解為自私。假如是由流浪歌手來選擇呢,他到底該如何?

      方再紅的小小說《愛》(原載2014年第2期/《小小說選刊》2014年第10期轉(zhuǎn)載)則聚焦于人性弱點對愛情的侵蝕問題。于心亮和王明加是一對好朋友,兩人都愛上了應小蘭。王明加搶先一步,向應小蘭表白,獲得應小蘭的愛情。在王明加和應小蘭結婚后,于心亮辭掉工作,遠走他鄉(xiāng)。誰知一年后,于心亮回家探親,卻得知王明加和應小蘭已經(jīng)離婚,當他氣勢洶洶去責備王明加時,王明加告訴他應小蘭太小心眼了,沒有辦法生活下去。當于心亮說女人是用來疼的,不是用來打的,王明加反唇相譏,“別站著說話不知腰疼,嫁給你試試?!庇谛牧凉缓蛻√m結婚,婚后的日子剛開始很甜蜜,但很快,應小蘭的小心眼就讓于心亮厭煩起來,兩人鬧得不可開交時,于心亮才知道當初王明加的苦處。小小說題為《愛》,要說的卻是常言“相愛容易相處難”,相愛時彼此展示優(yōu)點,但最終相守的婚姻生活,一方的人性弱點就有可能徹底摧毀看起來美滿的愛情。這就像是“木桶定理”,木桶由許多塊木板箍成,它的盛水量卻是由其中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高度決定。兩人相愛時,每每容易看到最高的那塊木板;但在婚姻生活中,最低的那塊木板才有發(fā)言權。這就是現(xiàn)實生活對浪漫主義者的嘲諷。

      至于孫春平的小小說《老院公》(原載2014年第4期/《小小說選刊》2014年第17期轉(zhuǎn)載)敘述的故事在當前中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普遍性。陳老澤和老伴是居住在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一次他們的農(nóng)家小院被有錢的劉姓老總看中,最終賣了二十五萬元的好價錢。等劉總派人把小院子推平重蓋成五間高大亮堂的磚瓦房后,陳老澤和老伴又給劉總看門護院,成了他的老院公。劉總也只是偶爾帶家人或情人來過幾天清靜的鄉(xiāng)村日子,其余大部分時間還是陳老澤和老伴住。后來有人嘲笑陳老澤把自己弄得家無片瓦,他卻說要是把有錢人看作自己的兒子就什么都想開了。在當今中國的城鄉(xiāng)二元體制框架中,城市相對于鄉(xiāng)村而言總是高高在上者,就像小小說中劉總在老農(nóng)民陳老澤及其老伴面前一樣。他可以隨意買下陳老澤的農(nóng)家院子,只為了在夏天偶爾來過幾天農(nóng)村日子。這無疑體現(xiàn)了城市有錢人的豪氣和任性。按常理說,陳老澤很可能會面臨無家可歸的窘境,但他最終又成了劉總的老院公,整個院子大多時間都是由他居住,他把有錢人看成自己的兒子的說法雖然頗有阿Q精神勝利法的嫌疑,但也的確不無道理。作者善于從嚴峻甚至有些荒誕的現(xiàn)實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它的輕喜劇色彩,值得肯定。

      警喻的小小說《陰陽年》(原載2014年第6期/《小小說選刊》2015年第2期轉(zhuǎn)載)擷取了改革開放前的農(nóng)村生活的一個斷片,寫出了人生的些許苦味。它以一個十二三歲的農(nóng)村少年“我”的回憶口吻敘述。媽媽去世后,“我”和父親相依為命。有一年,“我”家好不容易養(yǎng)大了兩頭豬,其中一頭在小年那天宰殺。父親邀請村人來吃肉,還包括曾經(jīng)和“我”媽媽有過曖昧關系的大姨父。誰知大姨父喝酒時突發(fā)性腦溢血,搶救不及時死了。這下他的兒子開始鬧事,幸好隊長勸解,以“我”家的另一頭豬抵發(fā)喪費才平息事端。奇怪的是,當天夜里,“我”居然夢到媽媽的喜慶樣子。該小小說選材角度較為獨到,要反映農(nóng)村生活的悲苦,它僅僅選取了“我”記憶中的小年那一天的事情,惜墨如金,點到即止。其實,細讀起來,該小小說也頗有意味;父親為何不計前嫌地邀請大姨父赴宴,大姨父又因何會突發(fā)腦溢血。更奇特的是,“我”為何會夢見死去的媽媽穿紅襖貼福字,難道是她和死去的大姨父在陰間團圓了?人性的復雜性、命運的波詭云譎都在短小篇幅里偶露崢嶸,令人五味雜陳。

      田洪波的小小說《爹的底氣》(原載2014年第5期/《小小說選刊》2015年第3期轉(zhuǎn)載)聚焦于底層人民的生存韌性和骨氣。滿德爹曾經(jīng)參加過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生活艱苦,但為人硬氣。他的小兒子根柱在煤礦里當?shù)V工,一次煤礦透水被困地下。無論是領導還是家屬都驚慌失措,唯有滿德爹從容不迫,即使五天過后都不接受二十五萬元錢的賠償。十一天后,根柱等人終于安全獲救,當有人問滿德爹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底氣時,他卻說:“龍生龍鳳生鳳,爹當過兵,兒子能孬到哪兒去?俺就知道俺家根柱是好樣兒的!”該小小說塑造的滿德爹形象頗為獨特,淡薄名利,感情深摯,言語木訥,不急不躁,堪為底層人民中的脊梁,顯示了作者對底層人民的崇敬之情。

      整體看來,2014年《小說林》的小說代表作大多能夠捕捉到喧囂時代的低沉脈搏,能夠強烈地關注底層社會,能夠發(fā)掘人性的溫暖光彩。其中最值得稱道的尤其是宋小詞的中篇小說《太陽照在鏡子上》,在藝術探索上,雖然大多以現(xiàn)實主義為主,手法相對保守,但也有像阿丁的短篇小說《鏈獄之旅》這樣構思奇特、富有濃郁的后現(xiàn)代藝術韻味的佳作。展望2015年,我們希望《小說林》繼續(xù)推出那些飽含生活汁液、富有人文精神又勇于藝術創(chuàng)新的小說佳作。

      汪樹東,1974年出生,江西上饒人,文學博士,現(xiàn)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出版學術專著《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的自然精神研究》《生態(tài)意識與中國當代文學》《超越的追尋: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價值分析》《黑土文學的人性風姿》。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jīng)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嘉禾县| 洱源县| 白山市| 阿拉善左旗| 龙口市| 玛沁县| 合江县| 安顺市| 南和县| 江华| 佛冈县| 竹溪县| 灵丘县| 通江县| 长治县| 新绛县| 读书| 甘泉县| 凤冈县| 西畴县| 贺州市| 应城市| 张家口市| 平山县| 沐川县| 镇巴县| 台安县| 正镶白旗| 大足县| 双柏县| 宜良县| 中西区| 腾冲县| 永寿县| 南宁市| 洞头县| 乐清市| 青河县| 车致| 宜章县| 资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