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
誠品書店邀靖我作校園巡日演講,我定的講題是:讀書最好,有夢相隨。
我太太看到,說有問題,因為去掉了中間的標點,好像是讀書最好能接著做夢。
我說這有什么錯呢?你沒見前兩天的報紙上才登,美國有個研究,分兩組人,一組上午九點鐘上課,晚上九點問他們記得多少;另一組則是晚上九點上課,接著各自去睡,第二天早上九點再問他們記得多少。同樣相隔十二小時,后者成績好得多??梢娮x書要想效果好、記得牢,最好跟著去睡覺。
我這番話,只能供你參考,千萬別書本一擺,就去見周公了。
但是,我敢說那些有成就的學者,絕不是死讀書的。他們很可能像大思想家羅素所說,他想不出怎么寫論文,跑出去玩,玩完后就文思泉涌。或像愛因斯坦,在他想通“相對論”的前一天,離開辦公室時還對朋友說只怕一輩子都搞不懂了,結果第二天一醒就找到了答案。
更實在的例子是發(fā)現了苯環(huán)分子結構的柯庫爾,他不是由夢到一條蛇咬著自己的尾巴,得到了白天百思不解的答案嗎?
可見書要讀,夢也要做;讀書是緊,做夢是松。
許多年前,老師對我說,青春不要留白。是的,青春短暫,不能白過,但是讀書不一樣。我們的腦海好像個倉庫,不會管理的人,只知把東西堆進去,塞到連轉身都不方便;會管理的則知道分門別類,把容易壞的常拿出來檢查,不堪用的扔掉。因此,倉庫里有條不紊,不但進出貨方便,空出來的地方說不定還能擺張乒乓球桌呢!
所以,腦倉庫的管理一定要留白,只知道博學強記,不斷往腦子里塞東西的人,在今天是不容易成功的。
如此想想,孔子、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在他們那個時代,才有幾本書好看?汗牛充棟的書簡,加起來只怕不過一片光碟的內容。問題是,他們?yōu)槭裁茨艹蔀槟菢觽ゴ蟮乃枷爰??因為他們既懂得“思而不學則殆”,更懂得“學而不思則罔”。于是在腦海里留下了思考的空間,在讀幾十本書之后,他們很可能就創(chuàng)作出一本自己的作品,而且超越他讀的那幾十本書。
相對地,卻有不計其數的學者,焚膏繼晷、皓首窮經,學問塞滿一肚子,好像亂堆的倉庫,該用的時候找不到,碰到問題不能以所學的解決;說得出一番大道理,卻毫無自己的創(chuàng)意。如果把書當成人生旅程的行囊,那些“死書”非但沒能幫助他走得遠、看得多,反而成為累贅,壓得他沒見到多少人生的風景。
當你發(fā)現書已經讀死了,記不住了、想不開了,就暫時把書放下,看看外面的綠樹藍天,讓思想馳騁,讓理想飛揚,想想那書里有多少東西可以給你啟發(fā)。而且你可以由讀這本書,想到讀那本書,把相關的東西串起來。這樣書才能成為活的,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但讓你用來應付老師的考卷,更能應付人生的考試。
于是,你成為真正的愛書人,書為你實現夢想、打開心窗。
所以我說:讀書最好,有夢相隨!
(選自《再試一次,就成功》,有改動)
你一定曾經迷茫困惑,“夢想”和我這個痛苦的“學生黨”有半毛錢關系嗎?讀完此文,你也許有所領悟。讀書看似無用,卻在為夢想打下堅實的基礎,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夢想之路走不了多遠?!白x書是緊,做夢是松?!彼?,讀書要勤奮,別本末倒置。本文還告訴大家,讀書千萬別“死啃書本”,讀成書呆子,要學會通過書本的指引打開自己與世界聯結的能力。讀書讀“活”了,把根基打得寬大穩(wěn)固,你還怕考試嗎?學習知識的過程,你的每一次質疑思考都在形成你的價值觀,你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在磨練你的品性,讀書能最好地幫助你實現夢想。諾貝爾文學家大江健三郎曾說過:“只要用功念書、累積經驗,把它伸展下去?,F在的你,便會在你長大之后的身體里活下去。就算長大了,也會像這棵樹一樣,或者說,就像現在的你一樣,頂天立地活下去!祝你幸運?!比绱?,總有一天,我們會和夢想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