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鶯
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學生不同的性格、思維和情感,面對事物擁有自己的解決方式。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建立活潑、生動和富有個性的課堂情境,讓學生在對數(shù)學現(xiàn)象進行觀察、思考、分析和討論中,充分地發(fā)揮自身個性,自由大膽地展示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法,與課堂學習相呼應,從而使每個學生形成具有自身獨特個性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在整個課堂中實現(xiàn)個性綻放、百花盛開。
一、創(chuàng)設(shè)可供學生個性思維的情境
學生的個性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得到發(fā)揮。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除了要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外,還要結(jié)合學生的個性,要建立能夠讓每個學生展示自己個性思維的空間,讓他們在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中,積極地思考并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從而形成積極有效的討論氛圍。
例如在學習有關(guān)“分類”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選擇一些生活中的素材,如棉帽、手套、草帽、圍脖、圍巾、運動帽等常見的物品,結(jié)合圖片給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分類。漂亮的圖片刺激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及時將帽子分為一類、手套分為一類、圍脖圍巾分為一類。為了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個性,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分類,看誰分得最好最快。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分類一一進行展示,讓學生相互思考、評價不同的分類方法,使他們逐步認識到不同分類背后的同一個原理,即分類需要有一個標準來衡量,在分類過程中所選擇的標準是不能變的。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shè),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個性,促使學生利用不同的角度、標準來看待問題,并在一次次的嘗試分類中逐步地形成自己的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思維。整個課堂為學生的個性思維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鼓勵了學生的發(fā)揮,從而呈現(xiàn)出了豐富多彩的個性表達。
二、打造學生發(fā)揮主體地位的課堂平臺
只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角”才能真正挖掘出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個性思維、獨特見解得到展示。在課堂上,教師要發(fā)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解放學生的思想,將課堂由原來學生“照貓畫虎”的狀態(tài),變?yōu)椤案蚁?、敢說、敢問、敢辯”的靈動課堂,為學生的自我展示提供平臺。
例如在學習有關(guān)“環(huán)形面積”的知識時,對于其中有關(guān)“?仔”的計算,學生也有不同的解法。在比較環(huán)形面積的大小時,需要計算3.14×(52-39)2與3.14×(72-62)2哪一個數(shù)值大,大多數(shù)學生會埋頭苦算,有的學生卻能馬上就知道結(jié)果。面對學生的搶答,教師不應當責怪,而是可以在別的學生都計算出結(jié)果后,讓最快得出結(jié)果的學生上講臺做“小老師”,講講為什么他計算得那么快。學生會解釋說:“只要比較52-39和72-62就可以了?!币痪湓捠沟脤W生們恍然大悟,紛紛佩服這個學生的思維敏捷。借此教師就可以及時地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式:在遇到問題時,不妨先觀察,并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再來對問題進行解決。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笨”方法,鼓勵其認真地計算下去,而不能強迫學生采用最佳方法;同時,也要倡導學生的靈活方法,使學生能夠開動自己的大腦,突破和創(chuàng)新自己的思維。通過這樣的見解展示,為學生打造了一個自由暢談的平臺,使每個學生都能將自己的觀點及時地表達出來,并在教師的激勵和指導下,提升思維能力,進一步展示和升華個性。
三、選擇適合學生個性的學習方式
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更要讓學生歸納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將自己的個性優(yōu)勢發(fā)展成一種思想、一種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少一些統(tǒng)一步驟,多一些方法討論,充分地挖掘?qū)W生的優(yōu)勢,以激勵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學習有關(guān)“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建立“我來考考你”的主題課堂,先讓學生寫出幾個不同的分數(shù),其中有相同分母的和不同分母的,然后讓學生從中挑選出任意兩個組成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與同桌交換解答。學生都會非常興奮,積極出題,然后迅速將寫好的題交給對方,并針對同桌給的題目,積極地進行獨立思考。面對學生不會做的異分母分數(shù)加減法的題目,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學課本,總結(jié)形成自己的方法后再次去嘗試解決問題;如果還是不能單獨完成,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相互之間討論各自的觀點、看法,嘗試利用集體的努力來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學生的個性主導下,每個學生都能從自身出發(fā),在獨立思考、集體討論中不斷完善,并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這不僅有利于學生主動性提高,更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挖掘了他們的內(nèi)在潛力,提高了課堂實效。
在教學中,只要教師對學生的個性、興趣、特長進行細致了解,就可以逐漸把握每個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適時地建立形式多樣的、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對每個學生進行因材施教,讓學生成為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