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建
新《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作文教學要從說到寫,先說后寫,循序漸進。很多在作文教學方面有成就的名師也都提出,小學作文說是寫的前提與基礎,寫是說的體現(xiàn)和落實。學生在自己“說”的過程中,可以展現(xiàn)自己的獨創(chuàng)思維;在傾聽其他同學發(fā)言中,可以拓展思路;在同學與老師的評說中,可以發(fā)現(xiàn)優(yōu)缺點,進一步完善。說和寫,如若有機結(jié)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一、想說
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句至理名言深刻揭示了成事的關鍵是“好”和“樂”,學生寫作文也是這樣。老師一定要以“趣”字為突破口,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情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說話欲望,使學生在作文課上由被動變主動,積極參與,自主發(fā)言。筆者在教學中主要是考慮小學生愛動的年齡特點,通過做游戲、辯論會、講故事、播放視頻等手段,精心設計,形式多樣,讓學生動起來,從而想說、敢說,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習作2,要求學生回想自己的長處、本領,選擇自己最得意的一方面寫下來。寫作之前,組織學生舉行“猜猜我是誰”活動。每組秘密挑選的一名學生,各自在辦公室穿上事先準備好的連體卡通服,戴上面具。當他們蹦蹦跳跳出現(xiàn)時,全班嘩然。這些同學在講臺上侃侃而談自己的優(yōu)點,每一個同學講完,下面同學猜猜“我是誰”。在這個活動中,有同學講自己從升入一年級起,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被同學和老師譽為“考神”,最后總結(jié)說,請為我豎起大拇指!有同學說雖然自己學習成績中游,但是畫畫曾得過市級大獎,鋼琴已過十級,這些都是埋在心底的自豪!還有的同學說,我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學生,很少回答老師的問題,很少在公共場所露臉,但是我的乒乓球打得特好,請將贊許的眼光投向我……同學們大多能夠猜到發(fā)言的學生是誰,少部分猜不到,這次活動加深了同學之間的了解,當然更重要的是為這次寫作打好了基礎。
二、善說
“善說”是指“會說”。學生有了說的念頭時,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會說,說得有條理,說得具體、生動。筆者在教學中分別從題目、思路、選材、主題等多個方面逐一指導訓練。
如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習作2,教材要求學生為了表達對父母的愛,回家做一件事,然后對著爸媽的眼睛,認真地說“我愛你”,觀察爸媽的反應,最后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下面以此為例談談筆者的指導過程。
說題目。標題如同人的眼睛一樣,它代表和透露著文章思想靈魂的信息,是作者心靈最真實的反映。作文如果擬定一個新穎別致的標題,不僅能給文章增色,而且更能使人產(chǎn)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在筆者的提示下,《爸爸媽媽,我愛你》《今天換我來愛你》《謝謝爸媽給我的愛》《我們也是吉祥三寶》等許多好題目展示出來了。
說選材。材料要新,但不一定全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或新鮮事,它可以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凡人俗事。比如日常生活中新人新事新風尚,只要他有動人的“閃光點”,也能感染讀者,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普通的閃光之處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比如給下班回家的爸媽端一杯水,或是洗腳、捶背,給生病的家長買藥,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整理自己的房間等就顯得有些大眾化。如畫一幅一家三口幸福時光的畫,把今天測試的高分成績單帶回家,給父母唱《感恩的心》,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一個肩頸按摩器,或是給經(jīng)常開車的爸爸買一副他心儀已久的墨鏡,給媽媽一個帶有一家三口幸福照片的水杯等,這些就貼近生活,又新穎時尚。
說思路。開頭是引詩、運用歌詞還是開門見山,結(jié)尾是照應開頭還是寫感悟,中間的寫法要注意順序,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情感順序、邏輯順序等。都要學生說說,爭取在下筆之前做到思路清晰。
三、評說
指導學生說完選材、立意、結(jié)構等前提工作之后,師生還要組織及時評價。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評說能力,另一方面主要評價過后,不合適的地方可以修改,優(yōu)秀的地方一起學習。
如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習作5,要求寫一件親身經(jīng)歷的事,表達自己的或喜、或怒、或哀、或樂的情緒。當然多數(shù)學生選取的材料是積極向上的,但是不排除有學生說得有些消極。記得有一學生說,看到第二幅圖我就怒火中燒。上星期天在游樂場有個男孩和我搶滑梯,因為我個小沒有搶過他,我很生氣,我發(fā)誓,一定要快點長高,找他算賬,報仇雪恨!感覺有些不合適,老師要積極引導,扭轉(zhuǎn)方向。還有一學生起來說話的時候,用了好多成語,有的句子恰當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顯得很有文采。同桌發(fā)現(xiàn)之后,在互評時提了出來,第二天的作文本上,筆者驚奇地看到好多學生在作文里都用上了比喻句、排比句,把句子寫得生動具體,效果很好。
作文在語文試卷中占的分值較高,成為語文教學一項主要的內(nèi)容。實踐證明,“說”后的“寫”,在題目的擬定、主題的提煉、材料的選擇、結(jié)構的安排以及用詞的精確等方面都要優(yōu)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寫作。因此,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想說,進而悉心指導,讓學生會說,讓“說”成為構建高效作文課堂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