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碩
摘?要:選定中文移動性同義動詞“落”“掉
”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其在不同構(gòu)文中的翻譯方式,以達到考察其用法差別的目的,并試圖為日漢語教學(xué)以及日譯漢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guān)鍵詞:日漢互譯;移動性動詞;同義詞;落;掉
中圖分類號:H032???文獻標(biāo)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5)10012402
引言
在對第二語言習(xí)得者的日語教學(xué)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
多數(shù)中上級日語習(xí)得者對于日語的移動動詞的使用都含糊不清。因此,引導(dǎo)學(xué)生從多角度出發(fā),理解并運用日語移動動詞成為了教師教學(xué)中亟待拓展的研究領(lǐng)域。本研究首先以中文移動動詞“落”“掉”為研究對象,進行舉例分析對比。
1?“落”“掉”的詞典記述
關(guān)于移動動詞“落”“掉”的含義記述,本文以《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動詞用法詞典》中的記述為考察基準(zhǔn)。
(1)落
中文含義日文含義(1)物品因失去支持而下來ものが支えを失って落下する(2)下降,使下降下降する·下降させる(3)遺留在后面後に取り殘される(4)停留,留下泊まる·殘る(5)得到得る(6)歸屬
帰屬する??(2)掉
中文含義日文含義(1)落落下する(2)落在后面後に取り殘される(3)遺失,遺落遺失·遺漏(4)減少,降低減少·降低
通過以上記述可以看出,“下降移動”是這兩個詞的基本含義,兩個詞之間相近到幾乎可以替換使用。但是實際應(yīng)用中不難發(fā)現(xiàn),其區(qū)別還是存在的。因此,本論文以上述詞典記述的含義為參考,利用實例,對這兩個移動動詞,從構(gòu)文特征和含義要素等方面著手,進行含義特征的分類及區(qū)別。
2?“落”“掉”的含義分析
2.1?謂語+賓語
(1)落花(葉、灰、淚)[花(葉·灰·涙)が落ちる]
在賓語的位置,使用了樹葉、花、灰、眼淚等事物名詞。而這些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失去了某一部分的支撐后會脫離原有的位置,再因重力而下降。也就是說,皆是由〈分離引出的下降〉。在例句(1)中,將“落”換成“掉”
,也是成立的。目前為止,還沒有涉及到“落”“掉”的差別。
(2)掉牙(頭發(fā)、色、字、體重)[歯(髪の毛·色·字·體重)が落ちる]
在例句(2)中,表達的含義僅僅是〈分離〉并未涉及〈下降〉。而且,不能將以上短語中的“掉”替換成“落”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結(jié)論:“落”在表達分離的含義時,其主語基本可以認定為是輕巧物體。
(3)落發(fā)[髪の毛を落として和尚になる]
(4)落膘[動物が痩せる]
頭發(fā)[髪の毛]和膘[肉],都是指離開了本來所存在的固定位置,即〈分離〉。而以上的表現(xiàn),僅僅適用于對象是和尚和動物時,并不適合用于全部事物。因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
落”曾擁有〈分離〉的含義,但是隨著語言變遷和不斷地豐富化,其此項用法幾乎被人淡忘。
(5)掉錢包[財布をなくす]
例句(5)中的“掉”,從廣義上分析指的是〈遺失〉,也是〈分離〉的一種形式。但是此句中的“掉”,不能用“落”來替換使用。
(6)落價[値段が安くなる]
(7)落音[話の聲が消える]
(8)落潮[潮が引ける]
以上例句中,〈分離〉的含義減弱,而更突出表達的是〈從某點下降〉的狀態(tài)。例如,(6)中使用“落”指的是價格由高向低的變化;如果換成“掉”,含義則變成了價格從原有的程度上驟然下降,使得現(xiàn)有價格和原本價格的差值很大。(7)表達的是說話的聲音一點點降低,直至聽不到的連續(xù)性下降。(8)指水位從海邊逐漸降低,而這種變化,也并不是驟然地變化,而是緩慢地連續(xù)性地下降。因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表達事物緩慢逐漸的下降過程時,均不能使用“掉”
。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總結(jié)出:
落物體脫離原本的位置后,緩慢地下降掉
主要描寫物體脫離的階段??(9)掉雨點兒[雨粒がぱちぱち落ちる]
例句(9)描寫的并不是雨水降落的情境,而是雨滴分別下降的樣子。
因此,在[謂語+賓語]的文章結(jié)構(gòu)中,“掉”指的動作主體以脫離為中心,并伴隨著重力因素的下降。而“落”更側(cè)重描述的是脫離后的下降過程,是緩慢的、連續(xù)的。
2.2?謂語+場所賓語
(10)掉隊[落伍する]
例句(10)中的動作主體所處在的集團為場所賓語,如果不能跟上“隊”,即等于離開。與2.1中提到的〈由上到下的移動過程〉相對,此例句表示的是〈從中心離開〉的意思。
(11)掉屋頂(井里、地上)[屋根(井戸·地面)に落ちる]
此句把比動作主體存在位置更低的位置,即動作著落點作為了場所賓語,所表示的是物體非意志性的下降。若要表示意志性的下降,則應(yīng)該用“下” 。
(12a)花瓶重重地掉地上,碎了[花瓶がどかんと地面に落ちて壊れた]
(12b)他輕輕地落屋頂上,沒人察覺。[彼はスーと屋根に降りて、誰も気がつかなかった]
(13a)飛機掉機場上,爆炸了。[飛行機が落ちて爆発した]
(13b)飛機落機場上,穩(wěn)穩(wěn)地停住了。[飛行機が空港に降りて、ゆっくり止まった]
通過例句(12)(13)中a、b的對照,可以發(fā)現(xiàn):在物體脫離原本的位置后,根據(jù)重力因素所導(dǎo)致的下降過程,可以分為兩種。即“掉”表示重量大的物體,給予地面巨大的沖擊后難免會有損壞。而“落”表示的動作與物體重量無關(guān),僅僅是描述其緩慢下降后到達著落點的過程。因此,“掉”和“落”的差別一目了然。
(14)落伍[落伍する/時代が遅れる]→掉隊
(15)落榜[落第する]→×掉榜
以上例句均指從原本存在的位置離開。其中,能夠換成“掉”的只有(14),其附帶條件就是還要把“伍”換成現(xiàn)代中文的“隊”才成立。(15)是中國古代科舉時期產(chǎn)生的說法,在此用法中,“落”指的也是從原本位置脫離。
(16)落槽[水の嵩が下降する/家が沒落する]→×掉槽
→掉槽下
以上例句不單單指的是脫離,還涉及到了下降的階段。如果場所賓語設(shè)定為兩個字的名詞的話,可以將動詞換成“掉”
。動作主體不限于只是水或者房子,也可以用于其他廣泛的場合。而且所指的并不是連續(xù)性地下降,而是脫離原本位置后急劇地下降。
(19)落山[太陽が落ちる]→×掉山?掉山里
(20)落座[公のところで座るということ]→×掉座?掉座位上
例句(19)(20)中,指的均是動作主體向比其存在位置更低的場所賓語做緩慢移動,并歸結(jié)于此。原封不動地替換成“掉”是不可以的,但是把場所賓語換成兩字名詞,“掉
××”的結(jié)構(gòu)是成立的。因此,可以認為:相比于“掉” ,“落”更加被動作主體所限定,含義范圍相對狹窄。
(21)落水[墜落する]→×掉水
掉水里[水に落ちる]
(22)落網(wǎng)[逮捕されてしまう]→×掉網(wǎng) 掉網(wǎng)上[網(wǎng)の中に落ちる]
以上情況,均忽略了其緩慢下降的含義,而指的是到達其動作著落點。
綜合例句(19)—(22),可以發(fā)現(xiàn),在含義范圍被限定的表達方式中,“落”主要的含義依舊是〈緩慢地下降〉以及〈脫離后的落下〉。而其中,〈緩慢地下降〉目前依舊被使用,只是在表達〈脫離后的急劇落下〉時更多地使用了“掉”
。
(23)落他身上[彼がやることになる]
(24)落他手里[彼の手に落ちる]
例句(23)(24)中,主要描述的不再是下降過程,而是動作主體最終的動作著落點。與(19)—(22)不同的是,(23)(24)為口語方式。因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落”的含義特征由〈脫離后根據(jù)重力因素下〉降,而演變成了〈緩慢地下降并最終歸結(jié)于動作著落點〉。
結(jié)語
綜合上述舉例分析,將“落”“掉”的含義特征歸納如下:
落
輕巧物體從原本位置脫離后,緩慢下降。
連續(xù)下降。
逐漸到達動作著落點。掉
物體從原本位置脫離后,依據(jù)重力,做下降運動。
由于其物體本身重量大,會對其他事物造成沖擊及損壞。
其中“掉”承擔(dān)的是脫離后急劇地下降動作特征?!奥洹痹诒硎久撾x含義時,和“掉”相似,但是因為其僅限于輕巧物體,因此與“掉”不同,“落”表達的是緩慢地或者連續(xù)性地下降。而在到達動作著落點的階段,兩個移動動詞所表達的內(nèi)容截然相反。
參考文獻:
[1]小泉保.日本語基本動詞用法詞典[M].大修館書店,1989.
[2]柴田武,山田進編.類語大辭典[M].講談社,2002.
[3]森田良行.基礎(chǔ)日本語[M].角川書店,1979.
[4]柴田武.ことばの意味2[M].平凡社,1979.
[5]孫國震.中國語動詞掉落[M].東京都立大學(xué)國語學(xué)研究室,1989.
(責(zé)任編輯:劉東旭) ?2015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黑龍江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