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峰
顏文斌將軍身體壯實,虎頭圓腦,濃眉上挑,目炯炯如炬;軍裝革履,刀礪面目,須眉蒼涼,儼然飽經(jīng)風霜人。將軍屢屢以勇猛威震軍中,五次參加敢死隊,十余次與敵人面對面拼刺刀。每戰(zhàn)動員,將軍揮拳只一言:“怕死的給我滾蛋!”吼聲如雷,如有動搖者,即揮槍指之,無有臨陣脫逃者也。
負傷次數(shù)最多的開國將軍
2014年4月9日,顏文斌將軍逝世,享年百歲。從戎一生,身先士卒的將軍遍體戰(zhàn)創(chuàng),生前于大連黑石礁干休所休息,曾向余脫衣挽褲示戰(zhàn)傷,細述始末:頭、臂、胸、腰、臀、腿,共十八處傷痕,為十次重創(chuàng),三次開刀所致。顏文斌將軍是負傷次數(shù)最多的開國將軍之一。
將軍右臂彎曲不能直,關(guān)節(jié)處有一長條疤痕。此為長征途中,敵一手榴彈于身邊爆炸所致。一彈片鉆進右臂,骨裂筋斷,腫如饅頭。是時,醫(yī)生將其綁于一棵樹上,叫衛(wèi)生員捆緊其身,以小刀割開皮肉,用鉗子硬將彈片撬出。言此將軍罵道:“他媽的,那時又沒有麻藥,疼死了!”
左上臂有兩彈洞,一前一后,狀如銅錢。將軍回憶,敵子彈由前進,由后出,幸未傷骨頭。負傷后,當?shù)乩相l(xiāng)以南瓜瓤泡鹽水,裹傷口,一星期后即痊愈。言此將軍曰:“他媽的,后來才知道,南瓜瓤有解熱消炎功效。”
顏文斌將軍大腿上方有一圓形疤痕,大如碗口,是與敵人拼刺刀時被暗槍所擊。一發(fā)子彈由前下腹部進,股后出,折左腿。開始只覺腿發(fā)軟,敵退后方知已負傷。其時,顏文斌身上已有五處傷了,仍拄雙拐艱難前行,隨紅二方面軍長征。為了不掉隊,將軍途中不休息,晚上不睡覺,每天要比別人多走幾個小時的路程。部隊營長勸他留在老鄉(xiāng)家養(yǎng)傷,他堅決不干,對曰:“我能挪一步是一步,能活一天是一天,直到走不動死掉為止。”將軍回憶言:“那時年輕?。〉搅速F州丟了一拐,到了四川又丟了一拐。領(lǐng)導想把我留在老鄉(xiāng)家養(yǎng)傷。他媽的,留下來早就完蛋球!”
在六軍團向湘西轉(zhuǎn)移的激戰(zhàn)中,排以上干部組成敢死隊,顏文斌昂昂站在頭一位。是役,他第一個沖向敵陣地,與敵面對面拼刺刀,敵一手榴彈突然在面前爆炸,他腦袋“嗡”一聲,便昏迷過去。醒時正躺于一坑中,數(shù)民工在揮鍬填土。顏忽坐起,怒曰:“我還沒有死,怎么埋我!”民工大駭,逃之。將軍告余,腦門被手榴彈片擊中,幸虧沒打破天靈蓋,不然小命就真沒了?;夭筷牶螅X得腦門緊緊的,用手一摸,原來彈片還嵌在上面。命令衛(wèi)生員用鐵鉗子把彈片拔掉,衛(wèi)生員說不衛(wèi)生,危險。顏文斌罵道:“你不拔,老子槍斃你?!毙l(wèi)生員不敢不拔。將軍回憶言,那時哪管什么衛(wèi)生不衛(wèi)生啊!彈片拔出來時,一股血“哧哧”地噴出來。
顏文斌任師團領(lǐng)導后仍常常往槍林彈雨里鉆,多次遇險,大難不死。遼沈戰(zhàn)役前夕,顏文斌與一團領(lǐng)導到前沿陣地看地形,敵一炮彈飛至,正落附近,該領(lǐng)導當場犧牲,顏亦被炸傷。余問:“那次炸傷是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身上哪個地方受傷了?”他笑答:“記不清了,身上負傷太多了。我這雙手和雙腿傷處最重,四肢都是貫通傷(即被子彈打穿了)?!?/p>
抗美援朝時期某戰(zhàn)役,顏文斌至前沿督戰(zhàn),忽覺胸悶氣短,以手摸胸口,衣潮濕,方知負傷。一彈片由胸部進,卡于肋骨縫里。后入院手術(shù),開兩次刀,方將彈片取出。當時,將軍任三十九軍一一五師師長。余驚訝:“當師長負的傷?”將軍回道:“他媽的,敵人的子彈管你什么師長不師長,后來開刀更遭罪,比負傷還難受?!?/p>
敢打違抗命令的硬仗
顏文斌將軍戰(zhàn)創(chuàng)累累也戰(zhàn)功累累。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他先后任營長、游擊大隊長、副團長、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等職,參加了平型關(guān)戰(zhàn)役、百團大戰(zhàn)、四平攻防戰(zhàn)、錦州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衡寶戰(zhàn)役等重大戰(zhàn)役戰(zhàn)斗,在廣西戰(zhàn)役中五戰(zhàn)五捷殲敵5個團。
1946年初至1948年3月,東北民主聯(lián)軍在四平進行了四次攻防作戰(zhàn)。顏文斌將軍率部參加是役全程,進攻時,靈活機動,抓住戰(zhàn)機,不給敵喘息機會,率部猛打猛沖;撤退時,顧全大局,不計得失。十五團傷亡七八百人,將軍始終身先士卒,廝殺在血火疆場,多次受到縱隊的通令嘉獎。
遼沈戰(zhàn)役中,顏文斌組織部隊創(chuàng)造了在開闊地上挖交通壕迫近錦州城守軍防御陣地前沿,一舉攻克號稱“小馬其諾防線”的支撐點,在總攻發(fā)起不久即首先突破城垣進入巷戰(zhàn),為攻克錦州立下首功。
1949年1月,解放天津戰(zhàn)役中,顏文斌之十五團擔任西集團二縱主攻,他率部猛打猛沖,僅半小時即突破敵防線,摧毀敵六十二軍前線指揮部,俘獲敵一少將師長。而后攻敵一五一師陣地,屢攻不克。是時二縱司令員劉震將軍急調(diào)三個團援兵,統(tǒng)歸顏文斌指揮。顏文斌揮槍督戰(zhàn),攻勢凌厲,火力集中,敵一五一師師長率三千余人投降,殘部被全殲。天津戰(zhàn)役結(jié)束后,顏文斌升任三十九軍一一五師參謀長。
而后,顏文斌率部渡長江、戰(zhàn)衡寶、下廣西,直至打到中越邊境鎮(zhèn)南關(guān)。抗美援朝中,將軍曾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勛章。
隨著電影《亮劍》的熱播,鐘偉將軍的名字現(xiàn)已家喻戶曉。鐘偉是四野名將,他所指揮的東野二縱五師(即后來的39軍)以“三猛”(猛打、猛沖、猛追)部隊而著稱,軍史中稱之為“善運動野戰(zhàn),攻堅力亦很強,為東北部隊頭等主力師”。談起鐘偉,時任二縱五師十五團團長的顏文斌驕傲地說:“鐘偉打仗好啊,他是我的師長,我是他的團長,我們這個團是鐘偉的主力團?!庇衷唬骸八倌艽蛞惨课覀兿旅嫒齻€團,沒有我們?nèi)齻€老團長,他那個師長也當不好?!辩妭ピ跂|北戰(zhàn)場上違抗林彪命令打的那個靠山屯,就是顏文斌率領(lǐng)十五團打的。將軍回憶言,鐘偉打靠山屯三次違抗命令,是我們團打的,我們包圍了靠山屯,肯定能吃掉它。所以我們都不同意走。那不叫違抗命令,叫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是紅軍的傳統(tǒng)。
在戰(zhàn)爭年代情況復雜、通訊不便的情況下,指揮員打違抗命令的仗并非特例。顏文斌將軍回憶,也是在東北戰(zhàn)場上,他率十五團作為五師的前衛(wèi)在行進中突然與敵遭遇。后續(xù)部隊還沒有上來,怎么辦?打還是不打?顏文斌問被捉的幾個俘虜:“你們有多少人?”他們答:“一個團?!庇謫枺骸澳銈円粋€團多少人?”答:“不到五千人。顏文斌說:“好,他們五千人,我一個團四千多人,我后面還有一個師快上來了。我就不怕他了。”
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顏文斌一邊組織部隊對敵實施包圍,一邊與師部聯(lián)絡(luò)。顏文斌言:“我叫電臺報告師。他媽的,師部電臺叫不出,急死人了。結(jié)果發(fā)報到縱隊,劉震是我們縱隊司令員。他看了我們的電報,立即帶了個騎兵團來了,還有一個參謀。我問打不打?我們已經(jīng)把他們包圍了,就是北面還沒有圍住。劉震講打,我問沒有部隊怎么打,他說部隊都上來了。因沒有找到五師,劉震便把六師調(diào)上來了。顏文斌將軍言此眼睛發(fā)亮,格外興奮:“到了天亮我們就把國軍這個團消滅了。他媽的,這個戰(zhàn)打得痛快?。∥覀儓F只傷亡了四五百人,俘虜了3000多敵人。這個仗打得最痛快了!”
從日軍死尸堆里爬出來
顏文斌將軍作戰(zhàn)勝多敗少,但對敗戰(zhàn)記憶更深。
1939年秋,太行四分區(qū)組織攻打河北平山城,時任營長的顏文斌率一百余名官兵擔任攻城敢死隊員,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攻進城后,顏文斌率先爬上日軍一座碉堡。外面有一個鬼子哨兵,他一刀猛砍下去,哨兵應(yīng)聲而倒。接著摸進碉堡,把五六個手榴彈扔進去,日軍數(shù)十人被炸得鬼哭狼嚎。
顏文斌言,我們出發(fā)時腰掛手榴彈,背插大刀,每人都背著灌滿汽油的水壺。平山城的日軍軍營是我下命令燒的,燒了半條街,二百多鬼子、上千偽軍基本上都消滅了。但這時因后續(xù)部隊未能跟進,日軍猖狂反撲,打開的缺口又被封死,顏文斌與敢死隊員們只得在城內(nèi),與日軍苦苦血戰(zhàn),終于寡不敵眾,左沖右突,百余人僅二十余人生還。
顏文斌回憶,是日深夜,他與部分敢死隊員們從三點打到七點,一邊與日軍肉搏,一邊往城外沖。次日清晨,天將亮,率領(lǐng)僅剩下的二十多人沖到城墻上。此時,日軍也四面圍上來。一人對決三四名日本兵,眼睛都殺紅了。酣戰(zhàn)間,敵從暗處射來一顆子彈正中顏文斌。
其他人都沖出去了,唯他從城墻上栽下來,滾入城外的護城壕塹。天將曉,壕塹呈日軍碉堡射程之內(nèi)。顏文斌以一日軍死尸壓于身,不敢妄動,幸好日軍一日未察。挨至天黑,顏文斌悄悄爬進了一片高粱地里。又待了一天一夜后,被平山地下黨的便衣找到,送回了部隊。
顏文斌繼言,十多個地下黨便衣鉆進高粱地里把我找到了。領(lǐng)頭的問我:“你是不是顏營長?”我當時怕他們是漢奸,回答:“我不是。”他們互相使了眼色,便把我扶起來帶走。我想,如果是敵人,就會向南走;如果是自己人,就向北走,過河。到了河邊,八個便衣把我抬起來過河,過了河我就放心了,對他們說:“我就是顏營長啊!”他們會心地笑了,說,我們是地下黨派來找你的。一見到你就覺得像,個子矮矮的,江西口音?!鳖佄谋髴洿搜裕骸拔揖瓦@樣回部隊了,沒有死??!我們進去一百多人,有七八十人沒有回來啊!他媽的,那仗打得兇打得苦打得窩囊??!”
以后的歲月里,將軍經(jīng)常念叨是役,念叨是役犧牲的戰(zhàn)友。
國慶節(jié)就是將軍的生日
將軍江西永新人,7歲父母雙亡,自小孤苦伶仃,8歲給地主放牛,以牛欄為床,以豬食充饑,13歲前沒穿過褲子。1932年參加紅軍,顏文斌當時15歲,用布在腰上一圍,就跟著隊伍走了。將軍由此言:“我是窮小子出身,受過苦,能吃苦,不怕苦!”
將軍告余:“我們紅二方面軍打得苦啊!從西南打到西北,都是窮地方。生活環(huán)境差,武器裝備差,醫(yī)療條件差,只能靠血肉之軀與敵拼搏??!”
將軍又言,戰(zhàn)爭年代,師的干部、團的干部,必須靠前指揮,必須沖鋒在前,必須撤退在后,不然士兵怎么能聽你指揮。紅軍時期,蕭克、王震上山時,都在前面拿馬刀砍草開路,我們這些下級軍官能不靠前嗎?
開國將領(lǐng)中斷臂獨腿者有十余人,其中出自紅二方面軍有九人。顏文斌將軍告余:他們是上將賀炳炎(斷右臂)、彭紹輝(斷左臂);中將余秋里(斷左臂)、晏福生(斷右臂)、鐘赤兵(斷右腿);少將左齊(斷右臂)、蘇魯(斷左臂)、張和(斷右腿)、彭清云(斷右臂)。介紹完后,將軍自慰曰:“我身上有十八處戰(zhàn)傷,體無完膚了,但比他們好,我還是個完人?!毖粤T朗朗大笑,聲震瓦宇,豪氣沖天。
一位五師十五團老兵如是回憶,團長顏文斌打仗像“猛張飛”,猛打猛沖猛追。進攻天津前,團長動員喊話說:“全團沒有預備隊,都是敢死隊,團部都要跟著沖!”全團上下聽了團長的喊話,個個熱血沸騰。老兵說,顏團長的那句狠話一輩子忘不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告成立。其時,時任四野一一五師參謀長的顏文斌正率部揮師南下,參加解放南中國的戰(zhàn)斗。行進間忽接軍部通知,上級任命將軍為一一五師副師長。是日,師組織部門請顏文斌填寫檔案,其中有一欄出生日期,使他十分為難。將軍少孤,只知歲數(shù)而不知生日。但他靈機一動,大喜曰:“就寫10月1日,我和新中國同一天生日?!?/p>
此后,國慶節(jié)就是將軍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