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麗(廣西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廣西 柳州 545005)
胸痛中心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首次醫(yī)療接觸至球囊擴張時間的影響
黃麗麗
(廣西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廣西 柳州 545005)
目的 研究胸痛中心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醫(yī)療接觸至球囊擴張(FMC2B)時間的影響。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未成立胸痛中心,收治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8例作為常規(guī)組;2014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成立胸痛中心,收治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12例作為胸痛中心組。結果 兩組穿刺至球囊擴張、首次醫(yī)療接觸至心電圖(ECG)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胸痛中心組在FMC2B、球囊擴張(D2B)及ECG至導管激活室時間均明顯短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胸痛中心組FMC2B<120 min、D2B<90 min的PCI達標率分別為97.32%、95.54%,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93%、3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胸痛中心可明顯縮短FMC2B、D2B時間,F(xiàn)MC2B可作為STEMI患者急診PCI的新時間指標。
胸痛中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首次醫(yī)療接觸至球囊擴張;影響
心肌梗死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而STEMI又占其中的大部分。目前臨床研究顯示[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臨床上治療STEMI的最有效方式,而就診至D2B時間顯著影響著PCI的療效。就我國目前形式來說,多數(shù)STEMI患者不能在有效時間內進行PCI治療,成為我國STEMI患者治療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如何縮短FMC2B及就診至D2B時間成為救治STEMI患者的關鍵。我院自2014年11月起建立胸痛中心,有效縮短了STEMI患者FMC2B、D2B的時間,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未成立胸痛中心,收治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8例作為常規(guī)組;2014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成立胸痛中心,收治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12例作為胸痛中心組。所有患者經檢查和診斷均符合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標準[2]。納入標準:①發(fā)病12 h內收治的患者;②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字同意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有手術禁忌癥的患者;②意識障礙、交流障礙等精神疾病的患者;③院內發(fā)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常規(guī)組男69例,女39例,年齡38~79歲,平均年齡(54.3±5.2)歲;基礎疾?。焊哐獕?2例,糖尿病26例,高血脂21例,肥胖28例。胸痛中心組男70例,女42例,年齡39~76歲,平均年齡(53.8±4.6)歲;基礎疾?。焊哐獕?5例,糖尿病28例,高血脂22例,肥胖3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胸痛中心未成立前所有心肌梗死患者在救護車送入院后行常規(guī)12導聯(lián)心電圖檢查(心電圖室完成)及心肌生化標志物檢查(檢驗科完成)。胸痛中心成立后,所有救護車上均配有心電圖機,在救護車上完成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及心肌標志物檢查,使用微信傳輸心電圖給胸痛中心群,第一時間評估患者病情,減少患者入院后耽誤時間。
1.3 觀察項目
觀察兩組患者時間流程情況,包括FMC2B時間、D2B時間、穿刺至球囊擴張時間、首次醫(yī)療接觸至ECG時間及ECG至導管激活室時間等。觀察兩組患者直接PCI達標率情況。FMC2B<120 min、D2B<90 min為PCI達標[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時間流程
兩組穿刺至球囊擴張、首次醫(yī)療接觸至ECG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胸痛中心組在FMC2B、D2B及ECG至導管激活室時間均明顯短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時間流程情況比較(±s,min)
表1 兩組患者時間流程情況比較(±s,min)
ECG至導管激活室常規(guī)組(n=108)116.5±18.6109.3±16.217.2±4.3 5.6±1.8 48.2±10.3胸痛中心組(n=112) 91.4±12.759.4±10.6 16.8±4.1 5.2±1.4 26.5±8.1 t 11.726 27.129 0.706 1.844 17.404 P ?。?.05 ?。?.05 ?。?.05 >0.05 ?。?.05組別 FMC2B D2B 穿刺至D2B首次醫(yī)療接觸至ECG
2.2 PCI達標率
胸痛中心組FMC2B<120 min、D2B<90 min的PCI達標率分別為97.32%、95.54%,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93%、3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PCI達標率對比 [n(%)]
隨著我國人口老年化的不斷加劇,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發(fā)生明顯上升。雖然目前臨床上對于STEMI患者公認采用PCI的療效顯著,但對于我國STEMI患者來說,行PCI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美國心臟病學會指南建議STEMI患者應將D2B時間控制在90 min內療效最佳。隨著對我國STEMI患者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僅有不到20%的STEMI患者能在D2B<90 min進行PCI治療,而FMC2B時間<120 min者更是不到15%??梢奆MC2B、D2B時間是影響PCI療效的關鍵因素[4]。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fā)展,部分網絡技術也在醫(yī)學領域中逐漸開展。胸痛中心是以救護車、胸痛中心建立互聯(lián)網絡從而使救護車上患者情況可直接傳輸給醫(yī)院的一種網絡技術的應用。隨著醫(yī)療設備的不斷改善,救護車配備的醫(yī)療設備也在逐漸齊全,各種院前急救及檢查在救護車上即可進行,極大的減少了患者入院后檢查的時間[5]。我院2014年11月起建立胸痛中心,結果顯示,兩組穿刺至球囊擴張、首次醫(yī)療接觸至心電圖(ECG)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胸痛中心組在FMC2B、球囊擴張(D2B)及ECG至導管激活室時間均明顯短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胸痛中心組FMC2B<120 min、D2B<90 min的PCI達標率分別為97.32%、95.54%,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5.93%、3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胸痛中心的建立極大的縮短了STEMI患者FMC2B、D2B時間,提高了PCI的療效,與目前研究相符。
綜上所述,胸痛中心可明顯縮短FMC2B、D2B時間,可作為STEMI患者急診的新時間指標。
[1] 張 健,胡大一,孫金勇,等.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調查及胸痛中心對胸痛患者診療時間的影響[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0,26(8):618-620.
[2] 秦偉毅,錢洪津,唐紹輝,等.胸痛中心對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時間的影響[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3,22(10):1147-1152.
[3] 秦偉毅,錢洪津,周偉梁,等.胸痛中心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診介入治療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 33(15):3583-3586.
[4] 向定成,段天兵,秦偉毅,等.建立規(guī)范化胸痛中心對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進門-球囊擴張時間及預后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7):568-571.
本文編輯:張 鈺
R542.22
B
ISSN.2095-6681.2015.29.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