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云(黑龍江省建三江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6300)
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分析
許 云
(黑龍江省建三江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6300)
目的 分析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90例,隨機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選擇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Fugl-Meyer運動量表(FMA)評分。結(jié)果 觀察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5.56%(43/45),F(xiàn)MA評分較高,兩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來說,實施臨床護理路徑不但能夠大幅度提高護理滿意度,而且還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
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臨床護理路徑
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腦供血動脈狹窄或閉塞、腦供血不足導致的腦組織壞死的總稱[1]。為了研究出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最佳護理方案,本文對患者進行了相關(guān)調(diào)查研究,以下是研究的過程及結(jié)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對照組和個組,各45例。對照組男:女=22:23;年齡50~70歲,平均年齡(63.80±5.29)歲。觀察組男:女=24:21;年齡52~72歲,平均年齡(64.50±5.09)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選擇常規(guī)護理。觀察患者的病情,指導患者進行基礎康復訓練。
觀察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如下。
(1)確定臨床護理路徑的內(nèi)容: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由主治醫(yī)生和護理人員共同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在患者的整個住院期間,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2)初期康復護理:指導患者在病床上進行簡單的肢體訓練,3次/d,15 min/次。反復活動腕關(guān)節(jié)和髖關(guān)節(jié),進行擺臂訓練;指導患者進行語言訓練,幫助患者復述簡短的語句,保證發(fā)音清晰,使得患者找回語感。
(3)中期康復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肢體按摩和牽拉,促進患者血液循環(huán)。指導患者投擲較輕的物品(沙包、玩具球等),扶著患者進行簡單的站立訓練,在病情允許的條件下,鼓勵患者扶著墻壁緩慢走動。
(4)末期康復護理:加強對患者的語言訓練,由家屬說出前半句,患者說出后半句,鼓勵患者說話,糾正患者的口型及發(fā)音。鼓勵患者多下床活動,可利用拐杖等支持物進行小范圍走動,促進患者的身體功能恢復。
1.3 觀察指標及滿意度判定標準
1.3.1 觀察指標
觀察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滿意度。采用FMA對患者的肢體功能進行評分,分值越高,患者的肢體功能越強。
1.3.2 滿意度判定標準
滿意:患者評分80~100分;一般滿意:患者評分60~79分;不滿意:患者滿意程度低于60分??倽M意度=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護理滿意度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FMA評分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觀察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5.56%(43/45),而對照組為60.00%(27/4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2.2 兩組患者FMA評分的對比
觀察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FMA評分為(77.36±10.47)分,對照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FMA評分為(52.17±8.53)分;觀察組FM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常規(guī)護理的范圍有限,不能滿足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需要。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確定臨床護理路徑的內(nèi)容。結(jié)合患者的病情,為患者制定科學的、系統(tǒng)的護理方案[2]。從患者入院初期一直到出院,對患者進行有效地康復護理。第二,對患者進行初期康復護理。初期康復護理主要包括簡單的肢體訓練和語言訓練,指導患者活動腕關(guān)節(jié)和髖關(guān)節(jié),進行擺臂訓練;指導患者重復簡單的語句,幫助患者找回語感[3]。第三,對患者進行中期康復護理。指導患者投擲沙包、玩具球等較輕的物品;指導患者扶墻站立;對患者進行按摩、牽拉,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4]。第四,對患者進行末期康復護理。加強語言訓練,糾正患者的發(fā)音、口型等,鼓勵患者下床進行小范圍走動,促進身體恢復[5]。以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全面優(yōu)質(zhì)的服務。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選擇常規(guī)護理,護理滿意度為60.00%(27/45),患者的FMA評分較低;觀察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其護理滿意度為95.56%(43/45),患者的FMA評分較高(P<0.05)。
綜上所述,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來說,實施臨床護理路徑不但能夠大幅度提高護理滿意度,而且還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肢體功能。該護理方案效果良好,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 李 霞.臨床護理路徑在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15,29(1):54-56.
[2] 陳冬梅,肖 嶸,陳傳莉,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5(22):5275-5276.
[3] 周 娟,王長青.臨床護理路徑在缺血性腦卒中急救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5):27-28.
[4] 朱炳蓉.臨床護理路徑在缺血性腦卒中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jié)合護理(中英文),2015,1(2):11-12,15.
[5] 徐 麗.臨床護理路徑在缺血性腦卒中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院,2012,12(4):146-147.
本文編輯:吳玲麗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32.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