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慶山(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黑河 164199)
頸動脈滴注藥液治療腦梗塞后遺癥的療效觀察
關慶山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黑龍江 黑河 164199)
目的 探討頸動脈滴注藥液治療腦梗塞后遺癥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神經(jīng)內(nèi)科收治的腦梗塞后遺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根據(jù)就診單雙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采取頸動脈加壓滴注藥液治療,對照組患者采取靜脈滴注藥液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療效。結果 經(jīng)過臨床治療后,觀察組腦梗塞后遺癥患者總有效率為9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9.017,P=0.003)。結論 腦梗塞后遺癥患者給予頸動脈滴注藥液治療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療效,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措施,值得在神經(jīng)內(nèi)科應用。
頸動脈滴注;藥液;腦梗塞后遺癥;療效
通常靜脈滴注的治療方法操作比較簡單,治療的過程中風險較小,但是在治療腦梗塞后遺癥的效果卻是不佳。而對患者使用頸動脈滴注藥液,可以將藥物直接快速的作用于病灶部位,以保證藥物在發(fā)揮作用時其藥效未流失,療效超過僅使用靜脈滴注的方法。在患者接受頸動脈注射之前,需要接受各項檢查,年齡過高的患者,應該謹慎使用此方法,另外患者患有嚴重內(nèi)臟疾病的患者也不宜接受此方法治療。腦梗塞后遺癥指的是在出現(xiàn)腦梗塞大約半年后,臨床表現(xiàn)為仍然具有運動、感覺、智能以及語言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非感染性疾病[1]。我院本次實驗的主要目的是費心研究對腦梗塞后遺癥患者給予頸動脈滴注藥液治療方法的療效,選取神經(jīng)內(nèi)科腦梗塞后遺癥患者60例,隨機將60例患者分為兩組,并給予不同給藥方案,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神經(jīng)內(nèi)科收治的腦梗塞后遺癥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根據(jù)就診單雙號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40~80歲,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齡(66.21±3.24)歲,病程7個月~3年,平均病程(1.3±0.8)年;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65.15±2.35)歲,病程6個月~3.2年,平均病程(1.2±0.9)年。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頸動脈加壓滴注法治療,采用右旋糖酐500 mL+曲克蘆丁400 mg+胞二磷膽堿100 mg靜脈滴注,1次/d,同時于頸動脈加壓滴注紅花注射液20 mL+15%葡萄糖100 mL,滴速為4 ml/min,隔天1次。對照組患者采用相同藥物治療,于靜脈給入,1次/d,1個療程為20天。兩組患者同時按照病情進行調血糖、調血壓、調血脂、理療以及針灸等針對性輔助治療。
1.3 評價指標
痊愈:患者采用對應治療方法后,其功能缺失評分降低達到90%以上,患者病殘程度為0級;顯效:腦梗塞后遺癥患者經(jīng)過對應治療后,其功能缺損評分降低達到46%以上,其病殘程度為1~3級;有效:腦梗塞后遺癥經(jīng)過各組對應治療后,其功能缺失評分降低達到18%以上;無效:患者經(jīng)過對應治療,沒有達到上述治療標準,或出現(xiàn)疾病的惡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通過相應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9.017,P=0.003)。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n(%)]
腦血管病后遺癥患者病灶周邊的部分腦組織,因長時間處在低灌流狀態(tài),神經(jīng)細胞處在低功能、低代謝或是功能限制狀態(tài),但這部分腦組織還未發(fā)生壞死,一些功能仍然能夠恢復正常[2]。紅花注射液可以活血祛瘀,有效緩解微循環(huán),治療腦梗死具有理想療效;當大腦處于缺氧狀態(tài)時,該藥物具有保護效果,能夠明顯增強機體免疫力,擁有一定抗炎功效;同時還能夠擴張血管,顯著降低患者血壓,特別是作用于冠脈血管,其效果更為明顯[3]。通過于頸動脈給藥的方式,位于病灶部位的藥物濃度相對更高,更有助于藥物實現(xiàn)擴張腦血管、提高低灌流區(qū)的血流量、緩解側支循環(huán)、糾正高凝狀態(tài)、抗凝溶栓以及強化肌力的效果[4]。從而,采用紅花注射液于頸動脈加壓滴注具有相當顯著的療效,可適用于較大多數(shù)腦梗塞后遺癥患者。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而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9.017,P=0.003)。結果充分表明,頸動脈加壓滴注紅花注射液的療效要顯著優(yōu)于靜脈給藥的對照組,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腦梗塞后遺癥采用頸動脈滴注藥液治療方法的療效較好,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療效,且安全可行,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案。
[1] 胥學會,馬莉華.頸動脈滴注藥液治療腦梗塞后遺癥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2):274-275.
[2] 孫瑞蘭,侯計紅.頸動脈加壓滴注治療腦梗塞100例[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09,41(3):190-191.
[3] 劉 穎.急性腦梗塞頸動脈加壓滴注術的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2,25(8):267-268.
[4] 張官霖.川芎嗪注射液合普魯卡因頸動脈灌注治療腦梗塞32例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09,5(2):63-64.
本文編輯:吳玲麗
R453
B
ISSN.2095-6681.2015.032.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