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師進修學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教師進修院校教育對象的特點、工作的復雜性的應變性,決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本文針對當前進修學校青年教師隊伍的基本狀況,提出了加強進修學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qū)進修學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途徑
教育對象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的特點,決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教師進修學校的教育對象是成人,而且是在職教師,一部分是少數民族教師。他們在教師進修學校的教育活動中是受教育者,而在本職崗位上則是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教師進修學校教育對象的這種雙重性決定思想政治工作應貫穿于各項工作之中,作為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一、提高認識,創(chuàng)新管理體制
長期以來,有些進修學校領導對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認為青年教師都是高學歷人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然不會有問題,所以只需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一頭,忽視了對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對此,學校領導應該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意識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不可偏廢、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理應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點,它任務艱巨且意義重大。
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學校黨政各級領導要互相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首先,學校黨支部和行政的主要領導要對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負總責,可以確定一位分管領導具體抓落實,建立健全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構。黨支部要定期研究和解決青年教師存在的思想問題,確定階段教育目標、計劃和內容。把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擺上學校黨委和行政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學校整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板塊,作為各部門各單位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其次,要建立校系二級負責的工作體系,加大投入,建立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責任制,明確各自的分工及協(xié)調機制;再次,充分發(fā)揮基層黨支部在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黨支部要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把青年教師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使他們自覺自愿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和培養(yǎng);最后,還可以強化工會職能,不斷增強學校青年教師的主人翁意識。青年教師已成為學校教師隊伍的半壁江山,學校工會要通過各種渠道引導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發(fā)展目標的制定,把個人的思想情感、前途命運和學校事業(yè)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有效地推進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顯形教育與隱形教育相結合
顯形教育與隱形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兩種不同方式。顯形教育一般采用正面“灌輸”的教育方式,施教者與受教者直接面對面,它目標明確,時效性強。隱形教育是指教育者、教育內容、教育目標不直接顯露,其教育形式是側面的、間接的,常采用“迂回”、“滲透”的教育方式。長期以來學校對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側重以顯形教育為主,采用正面“灌輸”,盡管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青年教師思維活躍、自尊心強、獨立性強,一味地正面“灌輸”可能引發(fā)他們的逆反心理,適得其反。而隱形教育講究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育人,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應。所以,學校應充分發(fā)揮隱形教育的方式,例如,組織青年教師到革命圣地考察,到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參觀學習,組織他們中的優(yōu)秀分子到艱苦的地方扶貧、支教,積極投身農村的教育工作,促進學校青年教師增加實踐機會,鍛煉意志品質;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趣味性、滲透性和感染性,寓教育于各項有益的活動之中,讓青年教師在健康有益的活動中受到教育和啟迪。
三、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思想覺悟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青年教師參加工作不久,經濟條件還不太寬裕,往往面臨著成家立業(yè)、贍養(yǎng)父母、撫養(yǎng)子女等問題。生活條件亟待改善的現(xiàn)實,導致了一些青年教師情緒波動和心理失衡,產生了種種思想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要打動青年教師,僅靠灌輸與說教是行不通的,還需要把青年教師特別是少數民族教師的冷暖時刻放在心上,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具體問題,為他們辦實事。大致說來,在生活上,青年教師在婚姻、夫妻分居、住房分配、子女入托上學等問題上困難多一些;在工作上,青年教師渴望改善科研條件和教學條件,希望在信息交流、科研立項、經費資助、進修深造等方面有所改善。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協(xié)同有關部門,力所能及地為青年教師排憂解難。只有關心和幫助解決青年教師的實際問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達到凝聚人心、調動教師積極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的實效。
四、制度創(chuàng)新,有效激勵
制度創(chuàng)新是加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保證。一些學校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包括青年教師生活會制度、中老年教師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思想教育合同制度、青年教師的思想道德考核和獎懲制度、教書育人目標責任制等,推動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規(guī)范化的軌道。以青年教師導師制為例,通過“以老帶新、師徒結對”,充分發(fā)揮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學校要選配思想政治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成果突出的中、老年教師作為青年教師的導師,在思想品德、政治責任、業(yè)務能力等方面全面關心指導青年教師特別是少數民族教師成長,對他們進行黨和國家教育方針、職業(yè)道德教育,并進行教學基本功訓練,讓青年教師成為合格的人民教師。
要加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離不開必要的獎懲制度以發(fā)揮激勵效果。一方面,學校對思想政治建設中涌現(xiàn)出來的優(yōu)秀青年教師要大力表彰,廣泛宣傳,給予必要的物質獎勵;另一方面,學校在黨政干部選拔、專業(yè)技術職務評聘、外出進修、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等工作中,不能只與業(yè)務能力掛鉤,還必須與思想道德考核結果相掛鉤,從思想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兩方面綜合評優(yōu)。這樣才會激勵更多的青年教師自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德才兼?zhèn)涞慕處煛?/p>
五、結語
提高參訓學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是教師進修院校的一項重要任務。應該認識到學員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不僅是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fā)展對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