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智平
摘 要:高中政治作為政治教學的有機體,它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與品德修養(yǎng)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從當前的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來看:受各種因素影響,政治教學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政治教學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問題
近年來,隨著新課標的實施,高中生綜合能力成了教學的又一任務。因此,為了增強自身能力,推進教育改革,我們必須正視高中政治教學已經存在的問題,從提高學習熱情出發(f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一、新課標下高中政治教學的要求
(一)學生素質為重心
課堂教學作為新課標下政治教學的主渠道,教學目標完全取決于教學內容。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課標實驗與教育制度的制定目標是推動教育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新,從而進一步改善普通高中政治教育教學發(fā)展。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新課標的制定主要包含各項能力、知識、情感、價值觀和態(tài)度等。高中政治教學作為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發(fā)展的重要方面,它能有效帶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理論彰顯時代特性
從現(xiàn)行的政治教學發(fā)展來看,理論知識主要包含文化、經濟、政治與哲學,在講解中,為了達到教學要求,除了要聯(lián)系現(xiàn)代化發(fā)展,還必須做好教學內容的調整工作,通過展現(xiàn)時代特性,突出馬克思主義以及相關學科的基礎力量。這也要求政治教學要將學以致用作為基本準則,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同時,突出時代旋律。
(三)更好地展現(xiàn)生活氣息
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轉變,它是當前教育發(fā)展的主導向,自新課標實施以來,它要求結合生活經驗和發(fā)展需求,將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到生活主題中,這樣才能推動生活、邏輯與知識的整合。因此,在課堂上,我們必須將生活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體現(xiàn)出教學源于生活、歸于生活的理念。
(四)確立教學策略
價值觀作為辨別真假、破舊的有效方法,它需要老師講、學生學習與教學過程整合起來,靈活使用案例法、辯論法、情境法與探究法等策略,從源頭上克服教學策略的局限。
二、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雖然新課標提出了價值觀、態(tài)度、情感于一體的課程目標,它需要師生共同協(xié)作才能完成,但是從現(xiàn)行的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來看,很多高中學校仍然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教學目標實現(xiàn),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政治課對學生思維能力、價值觀、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也就出現(xiàn)了德育智育的狀況。
(二)理論與生活相背離
從理論的方面來看,邏輯主要包含客觀與思維規(guī)律兩個方面。思維主要講述的是邏輯規(guī)律遵守;客觀規(guī)律則要求遵循革命、生活與物質運動的邏輯。即:政治理論不僅要滿足思維,又要歸于生活,滿足生活發(fā)展以及規(guī)律。因此,我們可以將生活邏輯看成教學組織的具體方法。但是,在政治教學中,我們經常讓生活與教學理論相脫離,這也是教學過程越來越枯燥、乏味、抽象的具體原因。
(三)教學方法缺乏時效性
從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來看,課堂教學專制與封閉是最嚴重的兩個問題,而學生只能作為被動接納知識的容器。新課標下的高中政治教學,要求倡導開放式的教學,在教學環(huán)境民主的空間,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發(fā)展能力。
三、增強高中政治教學的對策
(一)改善教學觀念
觀念作為行動的前鋒,為了將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落到實處,政治老師必須與時俱進,及時學習與更新教學觀念。首先,我們可以依賴政治教材“三貼近”等特征,整合當前政治教材的相關內容,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剖析現(xiàn)實教學中的各種弊病,特別是要將國內外時事熱點、重大事件與書本中抽象的理論整合起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其產生學習熱情,真正地體會到政治理論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其次,在教學中,老師必須拿捏有度,結合學生的主體位置,保障課堂教學效益。根據(jù)貧困地區(qū)資源缺乏的狀況,成立探究性小組相互取長補短。最后,根據(jù)新課程的相關要求,整合教學任務與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二)整合教學方法,做好知識銜接
在教學前,老師必須認真學習教程,理清教學實質與精神,并在其指導下做好備課工作,這樣才能真正把握教學重、難點,理清各個知識點的聯(lián)系,做好教學拓展工作。例如,在《經濟生活》中,老師不必立刻傳授課內容,可以先從介紹知識結構著手,對基本需求、學習目標和主要內容進行講解,并且生成對應的框架,為下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三)整合學生特征,促使學生養(yǎng)成學習習慣
興趣作為一切行動的導火線,從政治教學成果來看,滿足學生的心理與興趣要求,對養(yǎng)成學習習慣、提高教學效率具有直接關系。例如,在講解價值規(guī)律時,可以從菜價變動,由豬肉轉為魚肉說明消費與金融之間的關系。
總之,政治教學作為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與客觀看待事物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根據(jù)高中政治教學的實際特征,使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讓政治教學與生活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保障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李建平.淺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課程教育研究,2013(34):6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