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麗梅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其未來全面發(fā)展的基本素質,能夠為其以后獨立性的培養(yǎng)打下基礎。家長和幼兒園應該互相配合,注重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幼兒的身心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本文就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意識、教會自理能力的技巧、家園教育合力等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幼兒;自理能力;培養(yǎng)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務性勞動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自己照顧自己,它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它包括自己穿衣服、鞋襪、收拾整理衣服、獨立進餐、自己洗臉等。但現(xiàn)在的孩子絕大部分是獨生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有專家指出:幼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yǎng)是在學前期,那么怎樣才能使剛入園的幼兒盡快學會自己照顧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自理習慣,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節(jié)奏呢?
一、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的意識
小班幼兒年齡小,可塑性極強,容易接受各種影響和教育,老師可以在前期通過故事講述、情景表演、動畫片等形式讓幼兒明白哪些事應該自己做,應該怎么做,并為幼兒提供一些圖片,讓幼兒觀察后說一說哪些做得對,哪些做得不對,并說說自己平時是怎么做的,幫助幼兒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統(tǒng)一幼兒的思想,為下一步的實施奠定基礎。
二、教給幼兒生活自理的技巧
學會各項生活技能的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幼兒獲得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班幼兒是直覺形象思維,根據皮亞杰的認識發(fā)展理論,幼兒的動作和知識發(fā)展是通過活動而習得的。為了讓幼兒學得輕松愉快,我們應運用形象生動的教學形式,使幼兒樂于學習。要讓幼兒做到生活自理,必須讓其明確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兒沒學會系鞋帶的方法,就談不上系鞋帶;不會洗臉就談不上把臉洗干凈……也就是說,即使幼兒有了自理意識。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們還要讓幼兒學會具體的生活自理方法。
(一)通過示范練習傳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較差,但模仿能力強,在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時,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做這件事的技巧,幼兒從自我服務到為他人服務,我們要一件一件地做給他們看,邊示范邊講,讓孩子反復練習。天氣慢慢變涼,孩子們穿的越來越厚,我發(fā)現(xiàn)有好多孩子在如廁后不會提褲子,有的小肚皮還露在外面,針對這些問題,我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討論,將提褲子的方法分解成相互聯(lián)系的幾個步驟:先把外衣撩起來,褲頭秋褲要拉起,球衣抻平塞進去,拇指插進秋褲里,雙手拽住向上提,前前后后都提好,看我不露小肚皮。我讓孩子們一個動作一個動作跟著我學,還并將這些動作繪制成圖片粘貼在洗手間,讓孩子邊念兒歌邊對照圖片進行練習。通過一個階段的反復練習,孩子們都能正確地提褲子了。
(二)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生活技能的操作練習
為了使幼兒熟練掌握生活技能,我們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為幼兒提供學習途徑。以前午點吃雞蛋的時候,我怕孩子們把蛋殼剝得亂七八糟,我總是一個人包攬剝蛋殼的工作,又費時又費力,現(xiàn)在我把煮熟的蛋分給孩子們,讓孩子們看、摸、聞,然后,和孩子們一起剝去蛋殼、品嘗蛋。這樣,幼兒既認識、了解了蛋的外形特征,又在剝蛋的過程中掌握了勞動技能??吹接變喊训皻兺旰蟮母吲d勁,使我感到讓幼兒自己來勞動的重要性。午睡時的穿脫衣服對小班孩子來說是相當困難的,我利用《娃娃家》的游戲教幼兒學習有序地穿脫衣服,經過反復練習,幼兒很快掌握了訣竅。當我發(fā)現(xiàn)一些幼兒在扣紐扣時有困難,我就在生活區(qū)用廢布自制了許多的果樹,用扣子當果子,玩長果子摘果子的游戲,讓幼兒練習解扣子和扣扣子的本領。通過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的練習,到學期結束,大部分幼兒掌握了這些生活技能。
(三)培養(yǎng)自理能力要堅持不懈善于鼓勵
自理技能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得,我們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平時對孩子應耐心細致,還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孩子特別好模仿,有時在清洗學具時,你可以讓孩子試一下,別擔心孩子干不好,或添麻煩、幫倒忙。再一方面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經驗,在操作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洗衣粉倒了一大袋,弄濕了衣服等,這時,我們應多鼓勵,少指責埋怨,以保護孩子做事的積極性。我們還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閃光點,賞識孩子的點滴進步,讓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三、家園合作,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
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僅在幼兒園培養(yǎng)還不夠,需要家園一致,一方面能使孩子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對孩子來說,學到一個新的本領會無比高興和自信。如早晨起床后的穿衣,晚上臨睡前的脫衣和晚餐、早餐等都需要家長在家庭中加以督促。為此,我們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詳細地介紹了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意義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希望家長盡量讓孩子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家園宣傳欄里,我們定期向家長宣傳生活活動指導要點,還向家長介紹一些有關的常識,如“怎么教幼兒自己穿脫衣”等。由于家長明確了活動意義,在家里不僅督促幼兒,還教會幼兒一些掌握技能的竅門,并時常和教師商討教育的方法,談自己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使我們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長工作,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形成合力是培養(yǎng)幼兒自理生活能力的關鍵。
總之,幼兒階段是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又是能力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必須從小抓起,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老師和家長投入更多的關注,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任務,并不是一天兩天、一月兩月可以完成的,只要家園共同配合,為幼兒提供更多的實現(xiàn)自理的機會,相信通過小班一年的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梅花.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12期
[2]孫彬彬.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與實踐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4年01期
[3]茹志云.如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J].好家長,2014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