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志敏
【摘要】目的 探討全面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7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根據(jù)護理方法對其進行分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接受全面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通過護理干預,血壓水平均有所緩解,但是觀察組患者改善更為明顯,與對照組護理干預后比較,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不良生活習慣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全面護理干預能夠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對患者不良生活習慣也能起到規(guī)范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全面護理干預;高血壓;老年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4-0135-01
本研究旨在比較全面護理干預和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效果,本研究選擇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78例老年高血壓住院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現(xiàn)將研究結果做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78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本研究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程5-2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壓相關診斷標準[1-2],且對我院的相關診療活動知情同意,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及年齡>80歲者。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其中,觀察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齡為(68.2±5.8)歲,平均病程為(14.9±3.8)年。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齡為(67.1±5.7)歲,平均病程為(14.5±3.8)年。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遵醫(yī)囑進行用藥和康復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全面護理干預,主要內(nèi)容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用藥指導、運動指導、飲食指導等,具體方法如下:
1.2.1人性化護理——心理輔導:高血壓病程長,且不能根治,由于老年患者合并多種疾病,常常容易導致其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壓力。為此,護理人員要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心理問題時,要及時與其進行溝通,使患者能夠積極樂觀的面對疾病。
1.2.2針對性護理——健康宣教:實際上,健康教育、常識指導及用藥指導等內(nèi)容均屬于健康宣教的范圍。護理人員要將原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病機理、主要特征、注意事項及主要并發(fā)癥(識別方法、控制方法)等內(nèi)容充分告知患者,使其認識到疾病的危害性;治療高血壓疾病的藥物種類較多,應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因此護理人員要將藥物名稱、服藥量、用藥注意事項、服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告知患者。
1.2.3延伸性護理——生活指導:告知患者要對飲食進行規(guī)范,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患者飲食、運動等方面進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充分告知患者在治療、用藥及日常生活中注意規(guī)范飲食,忌食葷腥、辛辣、油膩等食物,配合清淡、低脂、高鈣、高膳食纖維飲食,告知患者要在飲食中限制誓言攝入量,人均<6g/d。向患者講解烈性酒、煙草的對身體的危害,同時指導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
1.3指標觀察
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水平、生活質量評分及不良生活改善情況,其中生活質量評分涉及4個領域,分值越高表示生存質量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中,數(shù)據(jù)均采用%表示,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值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當P<0.05時,認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壓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通過護理干預,血壓水平均有所緩解,但是觀察組患者改善更為明顯,與對照組護理干預后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變化情況比較
指標 觀察組 對照組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收縮壓(mm Hg) 161.8±13.2 137.5±10.4 160.4±14.8 153.4±9.2
舒張壓(mm Hg) 97.1±9.4 86.2±10.8 98.4±9.0 92.54±7.9
2.2生活質量比較
隨訪6個月,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領域 心理領域 社會領域 環(huán)境領域
觀察組 39 88.5±26.2 82.9±29.4 79.1±27.3 86.4±28.1
對照組 39 43.3±14.1 45.1±15.6 43.3±14.0 46.1±13.4
t值 —— 12.63 12.92 12.07 12.57
P值 —— 0.00 0.00 0.00 0.00
2.3不良習慣改善比較
隨訪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改善情況
組別 例數(shù) 運動 限鹽 戒酒 戒煙
觀察組 39 35 38 31 37
對照組 39 18 21 11 13
3.討論
高血壓屬于心血管內(nèi)科常見疾病,是引發(fā)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老年人是此病的好發(fā)人群。權威資料顯示,在高血壓患者診療期間,為其提供科學合理的全面護理干預,對患者長期控制血壓具有重要作用,且能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良好預后[3]。
本研究觀察組患者接受全面護理干預服務,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結果顯示:觀察組血壓水平改善、生活質量評分、不良生活習慣改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說明全面護理干預方式安全有效。
根據(jù)實際工作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老年高血壓患者普遍存在較強的失落感,與退休、伴侶離世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護理人員在服務過程中,要兼顧到患者的尊嚴,并在此基礎上提供溫馨服務。同時,告知患者適度鍛煉,且不宜開展劇烈性運動,選擇散步、打太極拳活動,進而鞏固降壓藥物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錚,袁巧紅.心理行為干預和健康教育對難治性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7 ):112~113.
[2]蔣雪梅,游云祥,解清穎.人性化護理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04(07):1453-1455.
[4]董彩霞,蔭士安.生活方式干預在控制高血壓病中的作用[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2,15(1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