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建芬
【摘要】目的 對左氧氟沙星使用后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且對其臨床合理用藥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接收的2122例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左氧氟沙星藥物,且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了解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結果 相對而言,女性、年齡在60歲以上、給藥劑量在400mg/d以上、靜脈給藥者,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更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3例為過敏性休克,33例皮膚及其附件,14例中樞神經,10例血液系統(tǒng),9例呼吸系統(tǒng),7例消化系統(tǒng),16例其他;88例患者停藥后,其臨床癥狀消失或緩解,另有14例患者情況較為嚴重,經治療后,12例患者治愈,2例有效。結論 在臨床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療時,可能會引發(fā)各種不良反應,因此,為提升治療的效果,降低不良發(fā)應的發(fā)生,在給藥時,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從而做到藥物使用的合理性。
【關鍵詞】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臨床用藥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4-0082-02
在臨床上,左氧氟沙星是一種奎諾酮類抗菌藥物,其具有較廣的抗菌譜,抗菌效果好,且有較高的安全性,因而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是,近些年來,臨床上使用左氧氟沙星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報道愈來愈多,對此,為了解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及特點,筆者對我院所收治的使用左氧氟沙星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情況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接收的2122例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左氧氟沙星藥物,其中,男性1342例,女性780例;年齡在18~72歲,平均年齡為(33.6±5.2)歲。
1.2方法
對212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調查與篩選,找出服用左氧氟沙星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患者,且對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以了解其基本情況、給藥劑量、途徑、不良反應所累及的器官等。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其中采用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1)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基本情況分析:本組中共有102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發(fā)生率為4.81%(102/2122),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由表可知:相對而言,女性、年齡在60歲以上、給藥劑量在400mg/d以上、靜脈給藥者,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更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患者基本情況[n(%)]
因素 例數(shù) 比例 P值
性別 男 38 37.3% <0.05
女 64 62.7%
年齡 18~60歲 40 39.2% <0.05
60歲以上 62 60.8%
給藥劑量 400mg/d以內 36 35.3% <0.05
400mg/d以上 66 64.7%
給藥途徑 局部給藥 16 15.7%
<0.05
口服 34 33.3%
靜脈給藥 52 51.0%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不良反應累及器官情況分析:13例為過敏性休克,所占比例12.7%,33例皮膚及其附件,所占比例32.4%,14例中樞神經,所占比例13.7%,10例血液系統(tǒng),所占比例9.8%,9例呼吸系統(tǒng),所占比例8.8%,7例消化系統(tǒng),所占比例6.9%,16例其他,所占比例15.7%。
(3)治療與轉歸情況分析:102例患者中,88例患者停藥后,其臨床癥狀消失或緩解,另有14例患者情況較為嚴重,對其予以抗過敏藥物(如馬來酸氯苯那敏、地塞米松、維生素C等)治療后,同時對不同系統(tǒng)癥狀予以對癥治療,之后,有12例患者治愈,2例有效。
3.討論
通過本次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相對而言,女性、年齡在60歲以上、給藥劑量在400mg/d以上、靜脈給藥者,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概率更高,即女性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高于男性,老年患者更容易發(fā)生出現(xiàn)不良反應,這可能是因為老年人血液內的血漿蛋白含量比較小,且器官功能下降,繼而造成藥物代謝速度減緩,最終使得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1]。
為降低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臨床醫(yī)生在對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時,應注意以下個點,以確保該藥物的合理應用,第一,對藥物的使用劑量和療程進行合理的控制。在對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藥物時,應當依據(jù)每天300~400mg的量給藥,且最高不可高于600mg,一般持續(xù)治療一個療程,即一周,最長不可超過兩周[2]。如果長時間且大劑量的使用左氧氟沙星,則可引起不良反應。第二,過敏史。臨床醫(yī)生在對患者給藥前,應詳細了解患者的過敏史,詢問其是否對青霉素類、喹諾酮類等藥物過敏,若患者存在過敏史,可慎重使用此藥,或選用其他藥物替代[3]。第三,盡量避免聯(lián)合用藥。臨床醫(yī)生需詳細掌握各種藥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為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盡量不要聯(lián)合用藥。第四,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針對一些年齡較大,且合并諸多臟器疾病者,或者是肝腎功能減弱者,應慎重選用此藥,以防止不良反應的發(fā)生[4]。而對小于18歲或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禁止使用該藥。第五,合理處理?;颊咴谑褂米笱醴承侵?,若出現(xiàn)不良反應,應當立刻終止左氧氟沙星的使用,且予以對癥處理。第六,選擇合適的給藥途徑,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取靜脈給藥的方式,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最高,達到了51.0%,因此,在選擇給藥途徑時,盡量選擇靜脈給藥以外的其他途徑,如口服、局部給藥等,若必須采取靜脈給藥,那么應當對其靜脈滴注的速度進行控制,其滴速不可過快,這主要是由于滴速若太快,將可能誘發(fā)靜脈刺激癥狀,或可能出現(xiàn)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反應,通常情況下,靜脈滴速是30滴/min,滴完100ml大約需要花費一個小時的時間[5]。
參考文獻:
[1]黃秀華,楊曉霞,陳冬梅等.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應的報告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z1):145-146.
[2]楊明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應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3,35(13):2043-2044.
[3]王玉民.68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分析及院前合理用藥[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11(3):70-72.
[4]陳繼軍.59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應分析及臨床合理用藥[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