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敏
摘要: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我國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二者的有效整合,可以得到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營造輕松、活躍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在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良好體現(xiàn),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善教學效果。文章探討了信息技術融合下開展大學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教學改革策略以及具體的整合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融合;大學英語課程;優(yōu)勢;教學整合
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不僅改善了我們的物質生活,而且也對我們生活、工作與學習的各個方面造成了影響。信息技術的核心是多媒體與網(wǎng)絡技術,如今在許多學科的教學中都得到了有效運用,在信息技術融合的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也應做出相應的改革,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環(huán)境,鍛煉其口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信息技術融合下開展大學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
(一)通過移動學習突破時空的限制,充實第二課堂
開展移動學習其實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彌補現(xiàn)有學習方式的不足,它不同于其他學習手段,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與優(yōu)勢。移動學習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對學習的限制,學生不必停留在電腦桌前或多媒體教室內才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學習,而是能隨時隨地、自由自在地利用各種方式達到相應的學習目的。除了可以進行“記事本”、“查單詞”等簡單的學習,而且具有“短時學習”、“資料查詢”等較為復雜的功能,使學生的課余生活變得充實且豐富,其隱形學習空間得到了拓展。學生在移動學習過程中,可以主動、及時解決第二課堂中的問題,并且充分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
(二)利用網(wǎng)絡技術開展課后學習,豐富學習內容
在信息技術融合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通過校園網(wǎng)和因特網(wǎng)開展自主學習。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使其得意持續(xù)發(fā)展,為其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自主學習的方式很多,包括欣賞英語影視、拓展課外知識、人機對話、單元測試、預習新課內容、溫習過往知識,完成課后作業(yè)等。網(wǎng)站上除了學習資料非常豐富,而且視聽素材形象、動靜結合,一些網(wǎng)站提供了大量課外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對時事新聞等進行了解。人機對話除了能使學生克服膽怯與恐懼心理,促使其勇于開口說英語,還能對教學內容加以鞏固,提高學生的交際、聽說等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課下可采用電子郵件等信息技術和學生溝通焦慮,了解其學習動態(tài),增進師生情感,聽取學生的建議,及時改進教學的不足之處。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手段,調動學習興趣
應用多媒體技術展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可以使教學的趣味性增強,有助于教師靈活地變換課堂活動方式與分配時間。開始講課前,教師可以通過相關資料或素材導入教學內容,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引導其在思考時運用英語思維,這樣雖然學生的英語水平與所處的學習階段不同,但是都保持著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或師生之間可以進行講幽默故事、學唱英文歌曲、英文對話等課堂活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多媒體設備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教師可以對教學策略與方法加以調整,采取情景型、主體型、任務型等適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訓練其語言技巧,使其語言信息輸入加大,提高其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教師需要適當啟發(fā)、鼓勵與引導學生,為其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提供學習與運用英語的機會,使其英語交際能力提高。
二、信息技術融合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整合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
首先要改革課程設置。由于大學英語傳統(tǒng)的課程設置已經(jīng)無法滿足現(xiàn)階段的學生發(fā)展的需求與教學需要,所以課程設置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學習模塊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專業(yè)英語、視聽說、讀寫譯,教師要傳授國際文化知識,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有機結合專業(yè)英語類、語言文化類、語言技能類等選修與必修課程,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具體而言,在沿用傳統(tǒng)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可開設聽力與寫譯課程,主要是傳授翻譯、寫作等知識;以讀寫譯與視聽說相結合的多環(huán)境、多模態(tài)、多媒體全方位立體課取代傳統(tǒng)的聽力課;學生必須學習與專業(yè)有關的專業(yè)英語;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的學生可以選修高級課程。其次要對教學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主體,依靠網(wǎng)絡支撐創(chuàng)造個性化、互動交際的教學模式。最后要探索新的測試評估體系,全方位、多元化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培養(yǎng)大學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
為了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展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教師必須具備信息思維意識,這樣才能逐漸形成信息素養(yǎng),運用信息技術與信息資源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另外,學校還要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使其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與操作方法,能夠設計與整合信息化教學,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其信息道德修養(yǎng)。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培訓教師,培養(yǎng)其信息素養(yǎng),學校應當加大在信息設備方面的資金投入,并且為英語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提供足夠的資源,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加大力度建設信息資源。
三、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應用英語游戲教學
近幾年,游戲教學法逐漸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將一些小游戲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趣味性增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起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學生因為對游戲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學習情緒會變得十分愉悅,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灌輸,這樣學習效果也會得到提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電子產(chǎn)品的普及,基本上每個學生都配備一臺電腦,而且生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電腦游戲,大多數(shù)教師很反感游戲,認為是貪玩,其實其不僅有娛樂功能,也有一定的學習功能。比如日本的一些小學采用掌上游戲機NDS(任天堂公司生產(chǎn))來輔助開展英語教學。許多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薄弱,在學習英語時并無太大的興趣,但是卻很喜歡玩電腦游戲,而且對于頻繁出現(xiàn)于電腦游戲中的詞匯,如“Quit”、“Game Over”、“Pause”、“Control”、“Level”、“Options”等都十分熟悉。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適當引導學生,使其在娛樂的同時進行英語學習,顯著提高學習效果。除此之外,大部分電腦游戲并非一個人就可以玩,需要集體共同參與,所以引入游戲能夠營造集體學習氛圍。教師在正式開始講課前可以留出幾分鐘,選擇一些英語小游戲和學生交流互動,有效減輕其學習壓力,調動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順利開展后續(xù)的教學。而且這些小游戲與教學內容相比十分豐富多彩,立即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并長久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非智力因素有助于學生學習英語。例如,Worm Adventures游戲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與記憶英語單詞,可以使單詞學習的趣味性增強,避免學生感到乏味、枯燥,而且還可以了解、掌握許多經(jīng)典或實用的句子。
(二)應用英文影片教學
在信息技術融合的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需要達到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對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尤其是聽、說能力的提升。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一個很好的載體就是英文電影,其表現(xiàn)方式生動、形象而直觀,提供的語言材料非常真實,可以將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與語言文化原汁原味地展現(xiàn)出來,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調動其學習英語語言的興趣,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學生在觀看英文電影時,不僅能學習英語語言,而且還可以了解西方文化,從而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習效果。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剪切經(jīng)典的電影片段,如《小鬼當家》、《冰河世紀》等,使學生在歡笑中學習英語,感受英語的魅力,真正地“走進”電影之中,在觀賞的同時感受人物語言的連續(xù)性、節(jié)奏、語速、語調和語音等,學會如何地道地表達英語,培養(yǎng)其說與聽的能力。在選擇影片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愛好等,要求語言清晰、語速中等、情節(jié)有吸引力,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觀賞興趣,學生在觀看時只能看到英文字幕,這樣才能更好地處于英語氛圍中,發(fā)現(xiàn)語言的魅力?!吨腑h(huán)王》中的“One honest voice can be louder than a crowd.”“I would rather share on lifetime with youthan face all the ages of this world alone.”《哈利波特》中的“There is no good and evil,there is only power and those too weak to seek it.”“It is not our abilities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it is our choices.”等都是非常經(jīng)典的臺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觀看時及時記錄,或看完后整理,通過不斷積累豐富語言知識。為了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在播放影片錢可以先向學生提出和影片內容有關的問題,或者介紹影片背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學習主動性增強;在播放影片時,可適當開展師生互動,鼓勵學生列出影片中有用的短語或者模仿某個人物說話;播完影片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寫一篇英文影評,或者組織學生共同討論影片中某個人物的性格,或復述經(jīng)典句子等。
(三)鼓勵學生制作課件
多媒體技術具有許多不同的功能,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該技術可以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達到逼真的效果,組成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課件。教師在制作課件時采用的素材主要包括動畫、聲音、文字和圖像等,如今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在掌握一定的多媒體技術與計算機知識的情況下就能制作十分精美的課件。學生通過課件學習新知識時,自然會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提前向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其預習下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并且在電子圖書閱覽室、自主學習中心或者通過校園網(wǎng)收集素材、查閱資料,協(xié)助教師共同制作多媒體課件。比如,需要講解與西方節(jié)日有關的內容時,學生可以提前搜索Easter Day、Father's Day、Thanksgiving Day等的習俗,附上有關的圖片,或者小飾品,用“Traditionally,it is a time to give thanks for the harvest and express gratitude in general.”等句子加以說明。這種方法除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發(fā)揮其主動探索精神,而且在搜索素材、制造課件的過程中學生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有助于其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建立新型網(wǎng)絡課堂
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處于主導地位,其任務是向學生傳輸與灌輸知識,學生在此過程中對于教學內容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導致知識成為了差生的包袱,而且無法使好學生的需要得到滿足,從而難以明顯提升學習效果?,F(xiàn)階段在各種信息技術,如網(wǎng)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放一些有趣的學習資料、英語學習網(wǎng)頁、多媒體課件與自己的電子檔案等,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進度、接受能力、需要、興趣等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料,并展開自主學習,在調動其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習效果得到了有效增強。而且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打破了以往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使學生的視野愈發(fā)開拓,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學生也有了更加廣闊的自主學習與發(fā)展空間。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融合下開展大學英語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豐富學習內容,培養(yǎng)其綜合能力,突破傳統(tǒng)的局限,使學生的課余生活得到拓展。學校和教師需要順應信息技術融合的背景,積極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課程設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探索科學的測試評估體系。同時學校需進行教師培訓,確保其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培養(yǎng)其信息素養(yǎng),從而在課堂上通過播放影片、引入英語小游戲等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章木林,彭靈芝.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生態(tài)化課程體系[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108-112.
[2]周小勇.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角度評析《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J].中國大學教學,2011,(7):51-54.
[3]黨爭勝,莫永華.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策略——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視角[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2):63-66.
[4]吳長青.構建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探析——工程技術學院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個案分析[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9,(1):56-59.
[5]劉輝.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基于學科研究的大學外語教學思考——2012全國大學外語課程及教學改革學術研討會啟示[J].外語電化教學,2012,(02):76-80.
[6]章木林,張霞.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的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整合[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05):35-38.
[7]谷志忠,張?zhí)靷?網(wǎng)絡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研究的發(fā)展、應用和跨學科思考——2008全國網(wǎng)絡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學術研討會述評[J].外語電化教學,2013,(06):75-80.
[8]曲鑫,初彤,張艷瑩.信息技術對大學英語選修課程體系優(yōu)化與信息服務提升研究[J].情報科學,2014,(9):86-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