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梅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和老年冠心病冠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3例作為觀察組(單支冠脈病變組29例、雙支冠脈病變組35例、多支冠脈病變組19例),選取同期收治的非冠心病患者49例作為對照組,檢測所有患者的Cys-C含量,評價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探討Cys-C和冠心病冠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結果 觀察組各亞組Cys-C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雙支冠脈病變組、多支冠脈病變組Cys-C水平與單支冠脈病變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亞組冠脈狹窄程度(Gensini)積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ensini積分越高,Cys-C含量越高。結論 Cys-C和冠心病冠脈病變程度顯著相關,檢測Cys-C含量,能夠準確評估冠心病冠脈病變程度,從而有效預測冠心病的風險,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Cys-C;老年冠心病;冠脈病變程度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5.014.0.02
冠心病又被稱為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老年人發(fā)病率較高,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冠心病主要病理改變是細胞外基質(zhì)重構和冠狀動脈壁血管重塑,危險因素較多。研究顯示[2],Cys-C參與了炎性反應、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產(chǎn)生、進展顯著相關,同時與冠脈病變程度也有密切聯(lián)系。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檢測其Cys-C
水平和冠脈病變程度,探討其相關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3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收治的非冠心病患者49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61~84歲,平均年齡(71.4±6.2)歲;其中有吸煙史10例、糖尿病史11例、高血壓病史28例;總膽固醇(TC)為(4.65±1.34)mmol/L,甘油三酯(TG)為(2.67±1.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3.22±1.24)mmol/L,
血清肌酐水平(Cr)為(63.84±14.76)μmol/L。觀察組男46例,女37例;年齡63~86歲,平均年齡(72.3±6.4)歲;其中有吸煙史19例、糖尿病史21例、高血壓病史43例;TC為(4.80±1.22)mmol/L,TG為(2.92±1.05)mmol/L,
LDL-C為(3.34±1.22)mmol/L,Cr為(67.62±15.55)μmol/L。將觀察組患者分為單支冠脈病變組29例、雙支冠脈病變組35例、多支冠脈病變組19例。排除標準:瓣膜性心臟病變,免疫性病史,感染性病史,心肌梗死,伴嚴重心功能不全,急性冠脈綜合征,曾接受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手術,惡性腫瘤,肝、腎、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史、血脂、血清肌酐水平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采集兩組患者空腹肘靜脈血,采用Cys-C測定試劑盒及生化分析儀,通過專業(yè)技術人員采用顆粒增強散射免疫比濁法來測定患者體內(nèi)血清中Cys-C水平(參考范圍為男0.63~1.25 mg/L,女0.54~1.15 mg/L)。
1.3 觀察指標
冠狀病變的狹窄程度根據(jù)冠脈狹窄處直徑與正常直徑的比值,采用血管直徑減小的百分比來評定[3]。冠脈病變陽性判斷指標為狹窄≥50%。冠脈狹窄程度采用Gensini積分評定[4]。0分:冠脈正常;1分:狹窄程度≤25%;2分:狹窄程度26%~50%;4分:狹窄程度51%~75%,8分:狹窄程度76%~90%;16分:狹窄程度91%~99%;32分:狹窄程度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Cys-C含量對比
觀察組各亞組Cys-C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雙支冠脈病變組、多支冠脈病變組Cys-C水平與單支冠脈病變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Gensini積分對比
觀察組各亞組Gensini積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Cys-C水平和Gensini積分相關性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Gensini積分越高,Cys-C含量越高,Cys-C和冠心病冠脈病變程度顯著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將性別、年齡、血壓、血脂、血糖、吸煙等因素排除后,相關性仍然存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冠心病的主要病因是機體內(nèi)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斑塊,在此過程中會出現(xiàn)血小板活化、細胞外基質(zhì)重構、內(nèi)膜損傷、血栓形成、血管平滑肌細胞激活及冠狀動脈壁血管重構等[5]。細胞外基質(zhì)重構及冠狀動脈壁血管重構是冠心病重要病理生理變化[6]。細胞外基質(zhì)產(chǎn)生增加及降解減少都會導致組織纖維化,從而使得冠心病進一步發(fā)展。Cys-C作為低分子量分泌蛋白質(zhì),能夠有效改善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從而使細胞外基質(zhì)的產(chǎn)生量和降解量保持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Cys-C在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能促進病程的進展。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為老年冠心病患者,對照組為非冠心病患者。觀察組各亞組Cys-C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雙支冠脈病變組、多支冠脈病變組Cys-C水平與單支冠脈病變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Gensini積分與Cys-C呈正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Logistic回歸分析中將性別、年齡、血壓、血脂、血糖、吸煙等因素排除后,相關性仍然存在。其與邵麗川[7]等研究結果相一致。說明Cys-C水平越高,老年冠狀動脈病變病程就越嚴重。Cys-C檢查法經(jīng)濟可靠,且具有重復性,是診斷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程度的重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因為患者數(shù)不多,因此Cys-C對于冠心病的具體作用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探究。
綜上所述,Cys-C和冠心病冠脈病變程度顯著相關,檢測Cys-C含量,能夠準確評估冠心病冠脈病變程度,從而有效預測冠心病的風險,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盧 文,劉淑華,李 婷,等.老年高血壓患者胱抑素C和視黃醇結合蛋白及β2微球蛋白的表達和作用[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5,34(05):487-490.
[2] 邵 冰,吳 蔚,王曉萍.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術前后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變化及其意義[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05):585-587.
[3] Elena Nobili,M Dolores Salvado,Lasse Folkersen,et al.Cysteinyl leukotriene signaling aggravates myocardial hypoxia in experimental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J].PloS one,2012,7(7).
[4] Jian-hua Yu, Jin-zhu Hu,Hui Zhou,et al.SCN5A mutation in patients with Brugada electrocardiographic pattern induced by fever[J].Zhonghua xin xue guan bing za zhi,2013,41(12):1010-1014.
[5] 邵麗川,岑結容,麻春桃,等.血清胱抑素C與老年冠心病冠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4,37(12):1825-1827.
[6] Naomi L Cook, Helena M Viola,Victor S Sharov,et al.Myeloperoxidase-derived oxidants inhibit sarco/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 activity and perturb Ca2+ homeostasis in 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J].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2012,52(5):951-961.
[7] 嚴 山,張學鋒,田曉沂,等.血清胱抑素C與急診介入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預后關系[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4,23(07):758-761.
本文編輯: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