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紅
【關鍵詞】 口語交際;互動;示范;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7—0080—01
口語交際課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基本能力而設置的新課型。要想上好口語交際課還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通過初步實踐,筆者對口語交際課中碰到的三個問題,采取了相應的對策,現與同仁分享。
一、互動交流,破解“參與面不廣”的問題
在口語交際課的教學中,往往是少數喜歡表現的學生樂于侃侃而談,而多數學生特別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總是處于“傾聽者”的角色。這種學生參與面不廣的問題,需要教師在交際過程中通過及時、靈活的調控與指導來解決。筆者從以下兩個方面作了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豐富互動形式。豐富互動形式是擴大參與面,提高訓練實效性的有效手段?;有问街饕型阑?、好友互動、小組互動、師生互動等等。特別要注意的是小組互動。我們不難發(fā)現,在一些口語交際課上,有些小組的互動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效果很差。所以在進行小組互動時,教師要做好組織協(xié)調工作。同樣是小組互動,如果教師有意進行優(yōu)生和學困生搭配,取得的效果往往比前后四人小組或讓學生自由組合要好得多。
2.承擔具體的交際任務。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都有訓練的機會。如,在教學《未來的橋》時,筆者讓學生自由組合小組,每個學生都要在小組里介紹自己設計的橋,還要評一評誰設計得最好。這樣,人人都有交際的具體任務,人人都能參與到口語交際中去。
二、示范評議,破解“口語表達不清”的問題
1.加強示范,規(guī)范語言。當學生口語表達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親身示范,讓學生在感悟、模仿的過程中,逐步規(guī)范口語。如,在學生發(fā)言時,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給予糾正,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能當場把話說清楚。為了加強示范性,教師還可以參與到學生的互動小組中去進行個別輔導。對于口語交際比較好的小組,教師可以將其推薦到全班,讓其向全體同學展示,以使學生能夠有一個可以模仿、學習的對象。
2.以生助說,引導表達。對口語交際能力特別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以生助說的方式,引導他們把話清楚。如,在教學《該怎么做》時,讓學生討論爸爸該不該打“我”。當個別學生有觀點但不知道怎樣說時,教師可以找出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學生先說,讓其他學生參照其說話模式進行表達。這種請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示范的方法,能夠為學生鋪設一條思維的通道,讓學生順著思維通道去思考、組織語言,能夠幫助學生逐步把話說清楚。
3.引導評議,發(fā)展語言。在交際過程中,教師要經常引導學生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進行評議,聽聽同學是否把話說清楚、說明白,讓學生在同伴的評議過程中規(guī)范語言,學會如何把話講得更清楚、更明白。學生參與評議,會促使他們更認真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判斷正誤、優(yōu)劣,或肯定贊揚,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或質疑爭論,對別人提出建議和批評。當然,也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三、指導剖析,破解“交際技能弱”的問題
1.指導方法,明確要求。在口語交際中,要求學生盡量做到以下幾點:(1)交際雙方在談話時,表情要自然、放松,不東張西望,不伸舌頭,不做鬼臉,始終保持專注的神情和入神的姿態(tài)。(2)產生感情共鳴時,作適當的點頭、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贊賞。(3)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及不同的談話內容,說恰當、得體的話。(4)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禮貌用語,還可適當運用手勢語加強表達的效果。以上幾個方面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學生最需要時相機切實、精當地給予提示,點撥語言習慣、交際方式與態(tài)度上的偏差,使之受到正確的訓練,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2.提供案例,領悟技能。案例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口語交際的訓練辦法,它既可以描述正確的做法讓學生仿效,也可以提一些問題讓學生去發(fā)現、探索正確的口語交際方法。比如,在教學《該怎么做》時,小松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爸爸發(fā)現后不僅責備他,還要打他。小松怎么做才是最恰當的,請同學們評一評。通過案例比較,讓學生領悟到,在解釋原因時,不但要說清理由,而且要講文明,態(tài)度要溫和,語氣要合適等。
3.加強評議,提高技能。前面提到的那些交際要求,要通過評價落實到學生的交際行為中去。如,評一評聲音是否響亮,舉止是否大方,表情是否自然,交際方式是否文明、禮貌等等。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