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
王慧群 等
[摘要] 目的 探討整體護理干預(yù)在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作用。 方法 整群選取2014年5—9月42例艾滋病患者運用整體護理程序進行護理干預(yù)(實驗組),另取2014年1—4月以常規(guī)護理的40例艾滋病患者作為對照(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結(jié)果 實驗組經(jīng)整體護理干預(yù)后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程度>90%的達40例,占95.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7.940,P=0.05)。結(jié)論 運用整體護理程序全面實施健康教育進行護理干預(yù),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充分發(fā)揮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作用,能明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療依從性。
[關(guān)鍵詞] 艾滋??;抗病毒;依從性;影響因素;護理干預(yù)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9(a)-0175-03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Antiviral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AIDS
WANG Hui-qun, YU Xi, FAN Chun-hong, XU Yan
Nursing Department, 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antiviral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AIDS. 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with AIDS treated by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from May 2014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other 40 patients with AIDS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nursing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ntiviral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antiviral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40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reater than 90%, accounting for 95.2%,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72.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7.940, P=0.05). Conclusion Holis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ly can build good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fully develop the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system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ntiviral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AIDS patients.
[Key words] AIDS; Antiviral; Compli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Nursing intervention
艾滋?。ˋIDS)的抗病毒治療在中國已經(jīng)成為艾滋病防治中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在過去的10年之內(nèi),我國在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療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共《局委煵粌H能夠延長病患壽命,同時能夠降低HIV傳播。但我們在治療艾滋病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患者的用藥教育,即依從性教育。依從性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在選擇、開始和維持一種已知聯(lián)合藥物治療以控制病毒復(fù)制和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1]。有研究[2]顯示,患者的依從性往往導(dǎo)致疾病未減輕或未治愈,不僅增加治療費用, 還可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甚至危及生命。對42例艾滋病患者運用整體護理程序進行護理干預(yù),以探討整體護理干預(yù)在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2014年5—9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42例艾滋病患者為實驗組(實施整體護理干預(yù)),HIV-1抗體均呈陽性,符合我國衛(wèi)計委國家醫(yī)藥局頒布的《艾滋病診療指南》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其中男38例(90.5%),女4例(9.5%);年齡21~68歲,平均(35.1±5.6)歲;病程1年7例(16.7%),2年7例(16.7%),3年11例(26.2%), 4年7例(16.7%),5年以上10例(23.8%);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4例(81.0%),初中及以下8例(19.0%)。另取2014年1—4月以常規(guī)護理的40例艾滋病患者作為對照(對照組),均確診。其中男36例(90%),女4例(10%);年齡19~71歲,平均(36.3±5.8)歲;病程1年6例(15%),2年7例(17.5%),3年10例(25%),4年8例(20%),5年以上9例(22.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4例(85%),初中及以下6例(15%)。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和文化程度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整體護理干預(yù)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根據(jù)各個??萍膊〉墓餐c,從中找出疾病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而制定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護士對患者不主動去交流和積極聽取患者意見,讓患者被動服從醫(yī)護人員,是服從型護患關(guān)系的護理模式;實驗組運用整體護理程序進行護理干預(yù),護理干預(yù)包括以下幾方面。
1.2.1 提高健康教育的可執(zhí)行性 護士通過護理評估,進行護理診斷并計劃、實施健康教育,在內(nèi)容上保證具有科學(xué)性的同時還須通俗易懂,便于艾滋病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發(fā)放宣教材料或采取小講課或一對一的形式,由責(zé)任護士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使得艾滋病患者能將學(xué)到的知識與自身的實際情況相對應(yīng),讓患者從心理上產(chǎn)生學(xué)習(xí)知識的愿望,使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另外通過自制問卷調(diào)查,評價患者對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
1.2.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 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能加強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從而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工作中對患者要保持熱忱、誠懇和耐心,換位理解患者的身心痛苦,通過關(guān)愛使患者感到溫暖,使得患者能能夠正確對待疾病,從而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積極配合治療;服藥前2周,護士運用整體護理程序系統(tǒng)的計劃活動,實行一對一方式開展健康教育,讓出院患者加入我們建立的微信、QQ、飛信群等,便于即時了解患者服藥情況,方便而快捷地解決患者用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及時提醒患者服藥,從而提高用藥的依從性??紤]到方便性和隱私性,我們建議患者將藥物分裝在便于攜帶的小包裝內(nèi),去掉瓶簽。
1.2.3 心理支持 患者服藥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不同的藥物不良反應(yīng),盡管用藥前已告知患者,但當(dāng)藥物不良反應(yīng)出現(xiàn)時,患者還會出現(xiàn)一定的恐慌心理。我們通過多媒體的手段組成各種圈群(如上述的微信、QQ、飛信等),患者提出問題,醫(yī)護人員及時給予患者指導(dǎo)和幫助及心理支持,消除患者恐慌心理,患者之間也可以彼此鼓勵,順利度過不適期,并對治療充滿信心。
1.2.4 開展多種隨訪模式 提高電話隨訪的頻率[3],可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的服藥依從性,確??共《局委煹男Чi_展互助小組的活動,進行心理支持。用事實案例對患者進行宣傳,增加說服效果,讓患者克服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理解治療中出現(xiàn)的機會性感染以及產(chǎn)生的耐藥現(xiàn)象[4]。
1.2.5 營造社會、家庭支持系統(tǒng)的作用 根據(jù)疾病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協(xié)同患者家屬向患者提供社會支持[5]。社會支持包括家庭成員、朋友等在精神上的幫助與支持,如采用DOT療法、家庭成員和朋友協(xié)助或監(jiān)督給藥;充分利用醫(yī)護人員、同伴教育者、志愿者、藥劑咨詢師等向患者提供與依從性相關(guān)的信息等。
1.3 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評估
與患者進行面對面深度訪談。訪談前與患者溝通,建立信任、保守秘密的關(guān)系,告知被訪者訪談的目的和意義。通過護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的全程對患者實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指導(dǎo)。采用美國社區(qū)艾滋病臨床研究抗逆轉(zhuǎn)錄病毒用藥自陳式問卷(Community Programs for Clinical Research on AIDS Antiretroviral Medication Self-Report,CPCRA)[6],評估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讓患者回憶過去7 d中服藥的量占處方藥量的比例(100%,80%,50%,20%,0),同時詢問患者7 d中漏服藥物的次數(shù)和量。用實際服藥量與處方藥量之比,計算患者的用藥依從程度:>90%者為依從性良好,依從程度≤90%以下者,為依從性差或不依從[7]。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對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 結(jié)果
實驗組經(jīng)整體護理干預(yù)后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程度達100%的有33例,占78.6%;>90%的達40例,占95.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7.94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比較
3 討論
患者的抗病毒治療依從性與其艾滋病相關(guān)知識掌握程度呈正相關(guān), 而艾滋病知識掌握程度又與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guān)。毛京沭等[8]調(diào)查受教育程度對結(jié)果有一定的影響,與高中以上艾滋病知曉程度相比,小學(xué)及以下、初中的分別是高中的0.4347及0.5749 倍。可見文化程度的差異及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對疾病的認識是不一樣。通過自制問卷調(diào)查,針對不同文化層次分層進行健康教育,從而使患者在思想認識上和專業(yè)知識上有所提高。文化程度高、城鎮(zhèn)的患者容易理解醫(yī)囑,能夠配合治療;文化層次較低、農(nóng)村的患者缺乏對疾病相關(guān)知識足夠的了解,同時尋求知識能力的主動性也比較差,只能是按部就班的遵守醫(yī)囑等,可能影響患者的依從性。該研究兩組患者在文化程度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且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大多數(shù)。因此,通過護理干預(yù)能顯著地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療的依從程度。
如果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堅信治療是有效的,認為自己的疾病很嚴重,那么患者自覺治療的心理障礙就小,治療的依從性就高。兩組依從性較低的患者存在自卑、焦慮、絕望等情緒,通過干預(yù)可顯著地改善患者這些負面情緒,從而增強他們的自護能力和對治療的信心。
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是護理干預(yù)工作的重要保證。對患者熱心、誠懇和耐心,理解其身心痛苦,使之得到應(yīng)有的尊重,從內(nèi)心感到關(guān)愛,這有利于患者正確對待自身疾病,培養(yǎng)起樂觀的情緒,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許多患者通過漏服藥物來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對于沒有癥狀的HIV感染者,藥物的不良反應(yīng)導(dǎo)致他們感覺身體比治療前更虛弱了,從而停止服藥。我們從整體護理程序出發(fā),不僅在院實行一對一方式開展健康教育,同時對出院患者可以采用電話或網(wǎng)絡(luò)手段密切聯(lián)系患者(如QQ群等),了解他們服藥情況和及時解決在服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yīng)。這種互動護理模式的實施,能夠體現(xiàn)護士對患者的關(guān)愛,讓患者由衷地感激和自覺執(zhí)行醫(yī)囑和護囑,從而提高抗病毒治療的依從性。
該組42例患者,通過在護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的護理全過程中,對患者在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認知、行為及家庭支持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出院后半年內(nèi)隨訪中42例患者發(fā)生漏服、忘服或停藥現(xiàn)象僅2例。綜上所述,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實施整體護理干預(yù),明顯能提高患者依從性。良好的依從性可以減少耐藥的出現(xiàn),使藥物抗病毒的作用具有持久性,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Jani A A, Bishai W R, Cohn S E, et al. Adherence to HIV treatment regimens: recomm endations for best practices[ED/OL].Available at:http:// www apha org/ppp/ hiv/ Best_Practices pdf. Accessed August,2004.
[2] 張秀,孫玉梅,林可可.我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服藥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87-89.
[3] 覃鐘麗,甘雪梅,董衛(wèi)紅.電話隨訪頻率對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2,21(26):2955-2956.
[4] 徐艷,柏春琴,范春紅.心理護理干預(yù)對艾滋病患者高效聯(lián)合抗反轉(zhuǎn)錄病毒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2010,30(10):77-79.
[5] 唐紅.心理支持與人文關(guān)懷在護理手術(shù)患者中的應(yīng)用[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yīng)用,2011,5(9):104-105.
[6] Mannheimer S, Friedland G,Matts J,et a1.The consistency of adherence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 predicts biologic outcomes for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persons in clinical trials[J].Clin Infect Dis,2002,34(8):1115-1121.
[7] 胡健薇,胡敏華,王靜,等,提高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xué)倫理學(xué),2012,25(4):508-510.
[8] 毛京沭,尹勤.流動婦女艾滋病認知水平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xué),2011,11(9):1768-1769.
(收稿日期: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