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暉
摘要:道橋的防水層可以保護混凝土和鋼筋,國內外對防水材料的應用都非常重視,本文以混凝土道橋的防水材料檢測為研究對象,論文首先探討了國內外在防水材料檢測方面的應用現(xiàn)狀,進而對國內外的檢測方法和標準進行了剖析,并期望盡快形成符合中國國情的標準。
關鍵詞:混凝土道橋防水材料檢測標準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7(b)-0000-00
1概述
由于目前道橋表面鋪裝主要是瀝青混凝土,其孔隙率較高,沒有防水作用,因此道橋需要單獨的防水層。防水層的作用如圖1所示。道路和橋面用防水材料包括防水卷材及防水涂料,接縫的密封防水一般采用密封膠和橡膠止水帶。在這里我們主要討論混凝土道路和橋面用防水材料的應用和檢測。
圖1 防水層的作用
2國內外應用
2.1國外應用
在歐洲,道橋防水采用瀝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具體做法如下:基層混凝土應干燥、潔凈,高差太大應用混凝土替代材料找平;然后在混凝土表面用環(huán)氧樹脂打底涂,涂布量約300-500g/m2;表面撒0.2-0.7粒徑的砂,撒布量500-800 g/m2,未粘結的砂在固化后除去。
若表面粗糙度在1.5-5 mm,用環(huán)氧樹脂膩子(樹脂與礦物料的比例為1:3到1:4)找平;并在表面撒0.7-1.2粒徑的砂,未粘結的砂在固化后除去,保證表面的粗糙度在1.0-1.5 mm;再用環(huán)氧樹脂封閉,涂布量至少600 g/m2。若表面粗糙度在1.0-1.5 mm,則表面可以用兩道環(huán)氧樹脂封閉.第一道涂布量不少于400 g/m2,表面撒0.7 -1.2粒徑的石英砂,未粘結的砂在固化后除去;第一道涂布量至少600 g/m2,表面不再撒砂。這樣得到有均勻粗糙度又完全封閉表面的涂層,然后再在上面用熱風裝置施工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2.2 國內應用
我國道橋使用防水材料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首先在機場跑道和橋梁上開始使用,首都機場跑道采用了普通APP改性瀝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做防水,上海南浦大橋采用了氯丁橡膠乳化瀝青防水涂料做橋面防水,此后北京的立交橋開始采用卷材防水。作為道橋的防水材料,首先應當滿足交通要求,再者應保證防水效果混凝土道橋的通常作法是:8-10 cm水泥混凝土+防水層+7-9cm瀝青混凝土。瀝青混凝土通常分兩次鋪裝,下層是普通瀝青混凝土,上層常采用改性瀝青混凝土。普通瀝青混凝土運到施工現(xiàn)場的溫度在140-160℃,改性瀝青混凝土要高20℃以上。
3國外材料檢測
作為道橋防水層,既要滿足瀝青層鋪裝時的高溫和碾壓,具備合適的耐熱度和抗穿孔性能;同時又能保證在車輛通行產生剪切和摩擦力的情況下不產生滑動,并且能阻擋基層的反射裂縫,承受負荷和變形。
目前收集到的國外對道橋防水材料檢測方面的標準有:
歐盟的標準草案EN 14695《柔性防水卷材—用于混凝土橋面和路面防水的增強瀝青卷材—定義和要求》,德國道路與交通協(xié)會的TP-BEL-B第1部分《混凝土橋面用熱熔瀝青防水卷材鋪設防水層的測試技術規(guī)定》。具體介紹如下:
3.1 EN 14695
EN 14695標準將防水卷材的檢測分為卷材性能和相關應用性能。卷材性能包括:外觀,尺寸偏差,單位面積質量。礦物表面保護材料的初始總量,拉伸性能,吸水率,低溫柔性,耐熱度,高溫下的尺寸穩(wěn)定性,熱老化性能。相關應用性能包括:粘結強度,剪切強度,抗裂縫變形能力,熱老化相容性,瀝青層的抗壓性,用于瀝青瑪蹄脂的聚合物瀝青卷材性能,防水性,有害物質。
在EN 14695中,卷材性能大部分是按照生產商的規(guī)定值,如:將試件浸入23℃的水中28 d,吸水率為≤1%;高溫下的尺寸穩(wěn)定性是80℃/24h,當用于瀝青瑪帝脂時則是160℃/ 1h;熱老化性能是加熱12周測定低溫柔性和耐熱度的變化。EN 14695中的相關應用性能也是按照生產商的規(guī)定值,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在0.5-1.0 mm,表面根據生產商的要求使用底涂,再鋪設防水卷材,施工瀝青混凝土。
3.2 TP-BEL-B第1部分
TP-BEL-B的防水卷材檢測分為三部分:瀝青防水卷材的物理、化學性能,對組合試件使用性能的檢測(實驗室),對鋪設好的防水層的應用性能檢測(施工時)。瀝青防水卷材的物理、化學性能包括:卷材單位面積質量,胎基單位面積質量,胎基下面涂蓋層的可溶物含量,聚合物的含量和聚合物種類,聚合物在瀝青中的分散性,填料的種類,填料含量,胎基的種類,金屬表面箔的種類及外觀,胎基的浸漬性,卷材厚度,瀝青層厚度,卷材的寬度,拉伸性能,不透水性,浸水后的質量和尺寸變化,耐熱度,低溫下的施工性能,低溫柔度,涂蓋料的軟化點、針入度。
TP-BEL-B的試驗項目復雜,EN的不少相關要求是從該處演變來的。水泥混凝土表面用環(huán)氧樹脂封閉處理;剪切強度的試驗方法與EN的區(qū)別是角度為11.5°角;裂縫愈合變形能力的試驗分為動態(tài)和靜態(tài),動態(tài)試驗是0.2±0.1 mm的運動以0.03Hz的梯形函數(1000次循環(huán))與±0.05 mm的5 Hz的正弦函數(10000次循環(huán))疊合,動態(tài)試驗完后,在固定的裂縫狀態(tài)于70℃7d ,將胎基萃取出,檢查是否損壞;粘結性效果是粘結完好的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數;模擬夏天陽光的熱處理是用紅外燈照射40個循環(huán),每個循環(huán)6 h照射、6 h冷卻;溫度變化和浸水影響是浸水后-20℃7h,20℃水2 h,60℃空氣加熱5.5h,20℃水2 h為一循環(huán),20次循環(huán)。
4國內材料檢測
目前國內道橋防水材料使用過程產生的問題主要是防水層失效,防水層產生滑動,引起路面起鼓。對以前施工的道橋進行翻修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卷材防水層瀝青斷裂、與混凝土粘接不牢、卷材特別是搭接處滑移、卷材鼓包等問題;防水涂料防水層破壞的較多。
由于道橋防水在國內的應用時間短、使用少,因此目前還沒有比較成熟的經驗。材料的檢測主要是各業(yè)主和設計單位提出的一些技術指標。包括:瀝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本身的物理力學性能,高溫耐熱度,50-60℃有正壓力時的剪切強度,50-60℃的粘結強度,-20℃卷材拉伸性能,高溫抗穿孔性能。卷材的性能要求達到GB18243標準II型指標;高溫耐熱度,卷材一般要求140℃、涂料170℃;要求在正壓力0.1 MPa時剪切強度不小于0.05 MPa
為了提高對熱攤鋪瀝青的承受能力.國內的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表面撒布了大量的頁巖片,為此胎基上面的涂蓋層就比較厚,下面的涂蓋層就相對較薄,影響了卷材的防水性;其次太多的頁巖片容易在碾壓時損傷胎基。防水涂料涂刷太薄,表面沒有保護層,直接攤鋪瀝青,極易被碾壓刺穿。
5標準制定
目前國外的標準有歐洲標準草案,德國、英國、日本相關標準,ISO沒有相關的標準。歐洲標準草案的大部分指標都是生產商的規(guī)定值。
國內目前沒有相關的行業(yè)標準和國家標準,正在制定的有交通部《路橋用塑性體(APP)瀝青防水卷材》、《路橋用瀝青防水涂料》以及建材行業(yè)標準《道橋用防水卷材》、《道橋用防水涂料》。其中交通部的標準已完成報批稿,建材標準正在起草過程中。交通部的標準項目和指標主要參照原北京市政設計院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及試驗項目不夠完善。建材標準前期做了大量的調研和驗證工作,對國外標準和產品進行了剖析,并對國外的相關實驗室和標準制定單位進行了考察,盡量做到符合中國的國情。
參考文獻
[1] 唐蟬娟,吳笑梅,樊粵明.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的研究[J].廣東建材,2007(11).
[2] 孫立軍.瀝青路面結構行為理論.同濟大學出版社,2005,11.
[3] 張占軍.混凝土橋橋面防水系統(tǒng)性能及設計方法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