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云 徐蓉
摘 要:學校教育中,教師對學生持有一定的刻板印象。通常會認為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方面女生要好于男生,在教學管理上更傾向于信賴女生,而在教學期待上對男生抱有較大的期望,并對男生持有較高的教學評價。因此,學校教育要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性別角色觀,因性施教與雙性化教育相結(jié)合,營造性別平等的校園文化,促進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小學;性別刻板印象;雙性化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4-0167-03
引言
教育領域中,教師的性別態(tài)度,對不同學生的性別期望以及個別化的教育行為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十分顯著的影響。一般認為性別刻板印象是人們在性別角色上持有的固定不變的看法或信念[1]。學校教育中,教師會依據(jù)自身的性別角色觀念對男女學生采取不同的性別角色教育,比如教師對男女學生給予不同的期望、關(guān)注等。綜合前人的研究,課堂中教師對學生持有的性別刻板印象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2-4]。教師對學生觀念的差異。大部分教師傾向于認為男生更聰明、更具有潛能,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對男女學生的歸因就會產(chǎn)生差別。教師會認為男生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是因為男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潛在的發(fā)展能力,男生的頭腦更加發(fā)達。而同樣的結(jié)果發(fā)生在女生身上,教師則會認為是女生刻苦學習的成效。教師對學生關(guān)注的差異。學校教育中,女生相比于男生,更多地扮演著乖學生的角色,因此,女生容易被忽略。教師的注意力通常不會停留在令自己放心的學生身上,而更多關(guān)注那些容易惹事、調(diào)皮難管的男生。教師對學生期望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男女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教學期望是不同的,教師往往對男生存在較高的教學期望,認為男生具有更好的發(fā)展?jié)撃?,認為女生的學習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上。教師對男女學生具有不同的期待,采取不同的教學態(tài)度,繼而就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對男生和女生的態(tài)度和期望已被稱為“隱課程”,它們常常強化了傳統(tǒng)的性別角色模式[5]。在傳統(tǒng)社會文化的長期影響之下,教師自身的性別刻板印象導致對男女學生有不平等的關(guān)注和期望,對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的發(fā)展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了解小學教育中,教師對學生持有什么樣的性別刻板印象,本研究打算采用問卷法考察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和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認識方面表現(xiàn)出的性別刻板印象。
一、課堂中小學教師關(guān)于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
(一)研究對象
選取江蘇省某市一所小學的55名教師為調(diào)查對象,其中女教師38名,男教師17名,分別分布于二到六年級(二年級13名,三年級20名,四年級12名,五年級8名,六年級3名),涉及語文、數(shù)學、英語、美術(shù)和音樂等六個科目。
(二)研究工具
自編《性別刻板印象現(xiàn)狀調(diào)查》問卷,包括對學生學習狀況認識的刻板印象和自己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刻板印象。學習狀況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意志力、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成績。教學狀況包括教學方式、教學態(tài)度、教學期望、教學關(guān)注、教學評價、教學活動形式、課堂互動、班級管理。
(三)研究結(jié)果
1.教師的性別刻板印象對學生影響的總體表現(xiàn)
由表1可知,小學教師認為學習方面,男女生沒有差異的占48.7%,認為男女生存在差異的占51.3%。教學方面,53.4%的小學教師認為自己在教學中對男女學生沒有表現(xiàn)出差異,而46.6%的小學教師認為自己在教學上對男女學生表現(xiàn)出差異。認為男女生在學習狀況方面存在差異的小學教師中,認為男生更好的教師占10.6%,而40.6%的教師則認為女生擁有更好的學習狀況。可見,小學階段,教師對學生的認識總體上更傾向于認為女生更好,也有小部分教師認為男生比女生好。在教學狀況上,傾向于男生和女生的小學教師分別占24.3%和22.3%。因此,存在性別刻板印象的小學教師中,在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認識上存在較大的差異,表現(xiàn)出明顯的性別刻板印象,而在自身的教學狀況上,傾向男生和女生的比例相當,并不存在明顯的差異。
2.教師的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具體表現(xiàn)
由表2可知,教師在學生學習狀況和自身教學狀況上,絕對偏向男生或女生的比例相對較小。比如在學習態(tài)度上,絕對偏向男生的教師為0,而絕對偏向女生的教師也只占4.8%。教師的性別刻板印象主要體現(xiàn)在對男女學生的相對評價上,即在相同的情況下,認為男生或女生的可能性較大,從而在某個方面偏向于男生或女生,造成對男女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如53.3%的教師認為女生具有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其中認為肯定是女生的占4.8%,認為女生可能性大的占48.5%);而認為男生具有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的教師只占1.2%。只有4.2%的教師認為男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認為女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教師占56.4%。認為男生對學習興趣較大的占9.7%;認為女生對學習興趣較大的占37.6%。因此,小學教師在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認識上存在明顯的刻板印象。但在對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認識上不存在刻板印象。
雖然總體上小學教師在自身的教學中對男女學生并沒有表現(xiàn)出性別刻板印象,但就教學狀況的各方面而言,是存在差異的。教學期望上,32.7%的教師對男生抱有較大的期望(其中認為肯定是男生的占3.0%,認為男生可能性大的占29.7%);而對女生抱有較大期望的小學教師僅占7.9%(其中肯定是女生的占1.2%,女生可能性大的占6.7%)。教學評價上,對男生持有較高評價的教師占44.5%;而對女生持有較高評價的教師只占7.3%。教學方法上偏向男生的教師占17.6%,而偏向女生的則占32.1%。班級的管理上,對男生較有信心、更加信賴男生的教師占17.6%,而對女生更加有信心、更加信賴的占47.3%。總之通過小學教師對自身教學狀況的描述了解到,除在課堂互動這一方面小學教師對男女學生存在不太明顯的性別刻板印象外,教學期望、教學評價、教學方法和班級管理上都表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差異。
二、小學教師的性別刻板印象對學校教育的啟示
(一)端正思想、擺正觀念,樹立正確的性別角色觀
性別差異研究表明,人在一般能力上不存在性別差異,甚至在創(chuàng)造能力上也不存在性別差異[6]。但是,教師對男女兩性的性別價值取向和認定常常是對社會性別價值取向的延續(xù)和復制[7]。傳統(tǒng)社會文化在性別上的不同要求導致教師性別刻板印象的存在。教師要克服自身的性別刻板印象,首先應當端正思想,正視性別角色的差異,形成科學的性別角色觀。為此,學校和教師自身都應當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學校安排講座,向教師呈現(xiàn)正確的、科學的性別角色觀。通過研討會,幫助教師摒棄錯誤的性別觀念,接受正確的、科學的性別觀念。學校在教師管理制度上應當強調(diào)性別平等和尊重兩性差異。統(tǒng)籌教師隊伍中的男女比例以及管理層中男女比例的問題。教師之間相互聽課、評課,幫助對方清楚地認識到性別刻板印象在其教學實踐中各方面的表現(xiàn)。針對教師在其教學實踐中體現(xiàn)出來的性別刻板印象的具體表現(xiàn),引導教師對自身的行為、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念進行進一步的思考,更新自己的性別觀念,建立較強的社會性別意識。除了教師之間互相監(jiān)督之外,學校還可以成立學生評價小組,定期對教師進行評價,采納學生的意見,將對學生的性別刻板印象降到最低,最終克服這種性別刻板印象。
(二)接受雙性化人格觀念的熏陶,實行雙性化人格教育
雙性化的人格是一種綜合型的人格,個體在性別角色中不單單只表現(xiàn)出一種性別的特征,比如男性不只是具有男性的人格特征,同時也具有女性的特征[8]。雙性化的人格特征相對于單性化的人格特征來說,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和可造性。
教師在實行雙性化人格教育之前,首先要受到雙性化人格教育模式的熏陶,進行雙性化人格教育的培訓,讓教師在實踐中摸索出解決對學生學習認識的差異以及自身教學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差異的方法。增加男女學生之間溝通與交流,在發(fā)揮自己性別優(yōu)勢的同時,鼓勵其向異性學習。教師可以多開展一些男女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在活動中讓男女雙方意識到對方的優(yōu)勢,再鼓勵其向?qū)Ψ綄W習。因性施教與雙性化教育相結(jié)合。按照教育的目標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標準,主動去塑造和發(fā)展每一個個體健康的性別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個體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在承認兩性差異的基礎上實行雙性化的教育模式。通過雙性化人格的教育模式,擺脫現(xiàn)行學校教育中性別刻板印象的束縛,從而促進男女兩性潛能和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三)營造性別平等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由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存在于校園的各個角落,滲透在教師和學生的觀念、言行舉止之中,也滲透在他們的教學、科研、讀書和做事的情感與態(tài)度中。調(diào)查中顯示,教師的性別刻板印象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上,而校園文化中也包含了學風和教風。因此,建立性別平等的校園文化,能夠改善校園的學風和教風,既有利于改善教師自身的性別刻板印象,又有利于學生正確的性別角色觀的養(yǎng)成和避免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形成。
學校在選擇教學材料時要盡可能地避免教材中性別刻板印象的存在。現(xiàn)階段小學教材中男女主人公分配比例相差較大,大多數(shù)課文都是以描述男性形象為主,這也就造成了教師在進行課堂互動時為了考慮角色的問題而傾向于男性。因此,學校在選擇教學材料時應當注意這一點,運用正確的性別觀念選擇有利于平等教育的教材,營造性別平等的校園文化。規(guī)范教師的日常工作行為,建立教師日常工作行為的監(jiān)督機制,針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公正的行為給予提醒,并要求其進行反思糾正。建立教師的監(jiān)督機制,能夠有效地發(fā)現(xiàn)并遏制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此種現(xiàn)象。以這種方式從外部克制教師的性別刻板印象,讓教師在反思中培養(yǎng)性別意識,從而營造出性別平等的教學氛圍。學校要加強教師與教師、學生之間的溝通,創(chuàng)建一個性別平等的教育平臺。在這個教育平臺上,教師與教師、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彼此了解對方,通過交流互相傳遞正確的、科學的性別觀念,共同創(chuàng)設一個性別平等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張玟玟,上官芳芳,王瑾.也談如何改變性別刻板印象[J].中國性科學,2010,19(8):29-31.
[2]劉佳.課堂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分析[J].民辦教育研究,2009(6):33-36.
[3]杜秀芳.性別刻板印象在中小學教育中的表現(xiàn)、影響及矯正[J].當代教育科學,2004(23):47-48.
[4]孫利.淺議學校教育中的性別刻板印象[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118):130-132.
[5]孫萍.性別刻板印象與兒童發(fā)展初探[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1,30(2):167-169.
[6]馬錦華.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教育[J].教育評論,2000(6):35-37.
[7]楊寶忠,石燕君.掩藏在女童教育公平下的不公平——從性別刻板印象角度探討[J].山西師大學報研究生論文???009(36):33-35.
[8]慶海濤.性別角色與性別角色觀的研究現(xiàn)狀[J].文教資料,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