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遠麗
【摘 要】初中物理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學科,也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基礎科目。如何教好初中物理,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zhì)量是教育部門一直困擾的問題,本文將從教學出發(fā),從分類概念教學問題入手,尋找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提出改進措施,為初中物理的教學尋找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初中物理;概念分類;改進措施
物理概念是學習物理這門學科的最基礎內(nèi)容,更是物理所有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概念是所有物理原理、定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物理概念教學是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關鍵;其次,物理概念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再次,物理概念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訓練的重要手段,也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概念教學也有一定的難度,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物理是一門思維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會對學生形成一種較為定性的學科認識,對于喜愛動腦的學生來說,他會比較喜歡物理中解決問題的過程,但也往往因為如此,他們便不愿理去記這些概念,便會忽視物理概念的重要性;其次,對于老師來說,概念性的知識是死知識,相對于其他那些活學活用的知識來說,老師在教學技巧的運用上就會少一些空間,加上物理概念的數(shù)量非常多,這會使得物理概念的教學方法缺乏更多的變化,學生學起來也比較容易缺乏信心。綜上兩點,我們可看出,物理概念的學習與教學都由于其自身的特點為我們的初中的物理教學提出了難題,降低了教學質(zhì)量,加上老師、家長、學生方面的原因,就使得物理概念的學習更加地困難。那么?物理概念到底應該如何學習?老師又該如何教學呢?本文將從實際出發(fā),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一、分類教學分析
1.分類教學的基礎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準確的分層
在實行分類教學之前,我們需要對學生的進行徹底的了解,以便對學生進行準確的分層。這就跟排列隊形一樣,我們需要了解所有人的身高,然后將其進行比較,再確定是按照從低到高或者從高到低的排列。在分類教學中亦是如此,老師應該在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基礎能力以及學習的態(tài)度等等。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與小組,并為其指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在后面的分類教學中,以便“區(qū)別對待”。
2.分類教學需要因材施教
根據(jù)上文的要求,將學生分為幾個曾次之后,其目的在于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教授。在日常的教學中,需要對不同曾次的學生在課堂上、課堂下的任務劃分進行一定的區(qū)別,在提問、討論、作業(yè)、練習中提出不同難度的要求,讓成績好的學生“吃得飽”、成績一般的學生“吃的好”、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吃的著”,并將不同的學生往不同的方向發(fā)展。
3.分類教學的考試與評價方法分析
在課上,老師除了對學生“區(qū)別對待”之外,在課外的考試、教師評價上也要有所分別。應試教育的最大弊端是以分數(shù)高低評價人,考題往往難度過大,極大地挫傷了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傷了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特長,我們在實行分類指導分層推進的同時,舉行考試時也分不同層次設置,即按幾個層次的學生分別設計與之相適應的三個類型的考試題,并且取消百分制,對三類學生實行等級性測試。第一類試卷以課本內(nèi)容為中心,著重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第二類試卷以考察學生對課本知識的記憶為主適當增加一些有一定難度的理解分析題和綜合題。第三類試卷主要考察學生對課本中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試題難度適中與課本中的練習的難度相當。這樣,可以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可能,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文化知識的信心。
二、結合物理概念分類教學的問題
1.分層的不明確與不科學
在實行物理概念分類教學之前,根據(jù)上文我們可以知道,第一步是對學生的科學分層,在這里常常出現(xiàn)分層不清的現(xiàn)象,主要在下面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容易僅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我們知道,分層需要了解學生的物理學習習慣、性格特點、物理學習成績以及學生的物理學習態(tài)度,以便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但是這些遠遠不夠,我們需要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進行分類,例如,初中物理是屬于理工類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同時學生在試驗中對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這樣,在分類中就需要注意分類的更加細化,這是老師們?nèi)菀缀雎缘?。另一個方面是過于重視根據(jù)物理學科特點進行分層,導致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習慣等方面的了解,這就使得不同的學生不能得到更好的分層,例如,老師如果僅僅參考物理的學科特點將那些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分在一起,并且忽視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的話,那么久容易讓成績稍微差一點學生無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分層,使之跟不上團隊的步伐,喪失信心。
2.過于強調(diào)學生的思維能力
由于物理是一門對學生思維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等等要求較高,所以男生以及那些活潑好動的學生可能占有優(yōu)勢,在學習中稍微輕松一些。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許多老師往往過于強調(diào)學生的這些能了,對學生造成一個思維錯覺,認為只要思維能力強就能學好物理,其實不然,因為初中物理概念的學習時一種固定的“死的知識”,而強調(diào)思維能力的知識是多變的“活得知識”,對于固定的知識我們需要記憶,并且加上理解,而另一種活用的知識則需要多用,在不同的題目中尋找相同的解題思維與模式。因此,容易導致過分強調(diào)學生思維能力的問題。
3.缺乏對成績相對差的學生進行“特殊照顧”
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在所有學生群體中屬于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往往是整個班集體中的最調(diào)皮、最不聽話的學生,但經(jīng)驗告訴我們,這些學生往往非常的聰明,因此,老師需要給予他們重視。但實際問題是,老師往往會忽略甚至放棄這些學生,究其原因,無非是老師容易認為他們“不聽話、不愛學習”,或者老師覺得將功夫花在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身上更有回報一些,所以容易導致缺乏對成績相對差的學生的照顧這一問題。這不僅僅是初中物理概念分類教學的問題,更是其他學科共有的問題。
三、對物理概念分類教學的幾點建議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物以類聚”。在學生群體中,需要對學生的準確定位工作拿到一個更高的高度來看待,這樣才能準確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層。其次,需要注重對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興趣培養(yǎng),讓他們認識到物理個概念學習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習“慣性”這一物理概念的時候,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情景:汽車疾行中遭遇匪徒,突然的急剎車,汽車為什么會向前滑行很遠?這樣引出概念,幫助學生理解。
(2)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讓課堂更加活躍。老師需要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課堂更加活躍、輕松,使之暢所欲言。
(3)在創(chuàng)新的同時,繼承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優(yōu)秀部分。不同類型的知識的習得、保持、提取或應用過程雖有某些共同特征,但我們不能忽視他們的不同特征。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型對知識的習得過程的解釋都缺乏知識分類的學習觀,沒有對不同類型的知識的習得、保持、提取或應用的心理過程及其條件作具體的研究,仍然難以具體指導教學實踐。
四、結語
對初中物理概念分類教學目的在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在今后的應用中,應該盡量發(fā)揮他的優(yōu)勢,并將這種模式借鑒到其他的學科,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素平.淺談分類教學模式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09)
[2]張慶珍.初中數(shù)學動態(tài)分類教學的實踐方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6(12)
[3]侯宏偉.淺談初中數(shù)學的分類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