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遠梅等
【摘要】目的:探討個性化護理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臨床應用及預后的影響。方法:選取82例HIE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1例。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個性化護理,隨訪時間2年,比較兩組的護理療效和隨訪的結果。結果:實驗組患兒的智力發(fā)育指數(shù)(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運動發(fā)育指數(shù)(Development Index,PDI)分數(shù)在出生后6個月和出生后24個月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結果顯示,實驗組后遺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個性化護理方案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療療效具有積極效果,同時對患兒的遠期預后情況也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個性化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5)16-0142-01
Abstract:
Keywords: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IE)多數(shù)發(fā)生于圍生期,主要是由于窒息引起患者缺血缺氧,進一步造成損害,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新生兒致殘甚至死亡。因此,該病的治療以及治療期間的護理均需要重點關注。為分析個性化護理在其中的作用,筆者選取41例患兒觀察個性化護理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療效以及遠期發(fā)生后遺癥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2例HIE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符合HIE的診斷標準。根據(jù)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1例。其中,實驗組男22例,女19例;胎齡為38~41周,平均胎齡為(395±2.4)周;出生時平均體重為(3150±400)g。對照組男20例,女21例;胎齡為39~41周,平均胎齡為(399±19)周;出生時平均體重為(3280±380)g。兩組患兒在性別、胎齡、出生時體重等方面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治療期間均給予密切的各項監(jiān)測,給予兩組患兒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內容主要包括對患兒口腔分泌物的清理,確?;純汉粑辣3謺惩顟B(tài),同時給予吸氧處理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患兒個性化護理,具體包括如下幾方面:
1.2.1觸覺護理由負責護士每天對患兒進行全身按摩護理,按摩的順序為“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按摩患兒的胸腹、背、四肢、手指、手背、手心、足底足背、腳趾,各個部位需要按摩3次以上,重點部位可追加按摩3次。
1.2.2視覺護理選擇色彩明顯的物品,如西瓜、芒果、葡萄、橙子等,放置于新生兒面前距離約22cm處,同時要注意每間隔一段時間對物體的位置進行移動,進而達到吸引新生兒注意力的效果,移動方向可任意選擇,但是要保持患兒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移動的物品上,達到刺激視覺的效果。
1.2.3跟蹤護理在新生兒出院之后,科室應該根據(jù)新生兒的病情發(fā)展情況,為每個新生兒制定個性化的跟蹤護理方案,使新生兒在家中也能得到有效的護理,家屬需定期接受醫(yī)生的相關建議。
1.2.4喂養(yǎng)護理在新生兒的喂養(yǎng)方面,根據(jù)每個患兒的具體病情特點制定具體的個性化的喂養(yǎng)方案,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兒要進行嚴格的禁食處理,待患兒病情好轉之后給予奶粉喂養(yǎng),約5ml/次,1次持續(xù)時間2.5h,以后逐漸加量。
1.3觀察指標在患者出生后6個月以及24個月時利用中國標準化貝萊量表對患兒的運動發(fā)育指數(shù)(PDI)以及智力發(fā)育指數(shù)(MDI)進行評估,隨訪時間2年,計算后遺癥的發(fā)生率。其中,PDI指數(shù)和MDI指數(shù)評分越高,代表患兒運動以及智力的發(fā)育程度越好,以此判斷護理效果。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對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使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x±s標準差)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給予個性化護理的實驗組患兒MDI和PDI分數(shù)在出生后6個月和出生后24個月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隨訪情況隨訪時間為2年,實驗組后遺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新生兒腦內的糖原量有限,機體所需能量及養(yǎng)分只能由血液流動供給,若出現(xiàn)缺氧情況,最先受到影響的為機體腦部,同時也是影響最大的部位。新生兒發(fā)生缺氧缺血性腦部疾病,其腦部會出現(xiàn)能量缺乏與氧氣不足,造成新生兒反應慢、思維遲緩、機能低下及發(fā)育不良等癥狀。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將極大的影響其日后正常的生活。目前,人們越來越注重護理的質量,傳統(tǒng)護理已無法達到
患者與家屬的要求。因此造成患者和家屬對護理人員產生誤解及不滿,護患關系緊張,導致護理依從性較差。理想的護理措施是可以按照個體差異而進行不同的針對性護理,并能夠做到“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綜合以上要求,本研究針對患者的不同進行了個性化護理,研究結果顯示,給予個性化護理的實驗組患兒MDI和PDI分數(shù)在出生后6個月和出生后24個月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后遺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根據(jù)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方案,可以提高治療療效,降低后遺癥的發(fā)生率。綜上所述,采用個性化護理方案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療具有積極效果,同時患兒的遠期預后情況也較好,適合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文愛艷.早期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預后的作用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69-70.
[2] 母得志.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診斷和治療[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 2011,26(14): 1144-1147.
[3] 楊振玲.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護理分析[J].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4, 22(16): 209-210.
[4] 王輝.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CT診斷及預后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2,21(17):83.
[5] 李衛(wèi)東,謝巧慶,遲春昕,等.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醫(yī)院感染原因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6):1395-1396.
[6] 彭喜秀.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高壓氧治療及護理[J].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3 (5): 109.
[7] 黃梅香.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早期綜合干預及康復治療[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6):122-123.
(收稿日期:201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