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說不盡的鉛山(2)

      2015-09-25 13:08:10周亞鷹
      海外文摘·文學(xué)版 2015年9期
      關(guān)鍵詞:鉛山鵝湖稼軒

      周亞鷹

      鵝湖兩會

      鵝湖注定要成為一個令世人朝覲的圣地。

      鉛山縣東部有一列山脈像一輛火車一樣從武夷山分水關(guān)起向北疾馳,抵達鵝湖時猛然發(fā)現(xiàn)一條大河攔在前面,于是緊急剎車戛然而止,車頭受到擠壓猛地抬升,形成了巍峨高峻的鵝湖山,山下是開闊的河谷,往北直至信江南岸并西向河口、東向青溪和茶亭方向延伸,形成一個不大不小的河谷盆地。

      積土成山,一生風(fēng)雨二生妖怪。風(fēng)雨是自然所生,妖怪卻因人心而起,因此,大凡高山必有降妖伏魔、點化人心的寺觀廟庵和妙道高僧,鵝湖山也不例外。776年,唐朝高僧大義和尚披荊斬棘振錫肇基于鵝湖峰頂,建峰頂寺,大義和尚歷唐德宗、順宗、憲宗三帝,被敇封為“大義慧覺禪師”,于818年坐化。大義和尚佛法高深聞名遐邇,有著無數(shù)的“粉絲”,不但吸引了大量的香客,還引來了眾多的佛門中人,泰國有名僧萬里來訪大義和尚,因禪師辭世而未能見謁,悲痛不已的泰國名僧居然舍身跳下山崖,拿現(xiàn)在的話說,這是絕對的“鋼絲”了。此后,鵝湖峰頂寺成為信州地區(qū)的首廟,不久,大義禪師的弟子將廟舍移至山下官道附近,即鵝湖寺。在鵝湖寺的福佑下,肥沃的鵝湖小盆地風(fēng)調(diào)雨順,水草豐美,年年豐收,老百姓過著優(yōu)哉悠哉的神仙生活。這時,來了一位詩人,他讓鵝湖的富足祥和定格在晚唐,這個人叫王駕,他大約在峰頂寺建寺后一百年時,慕名前來,碰巧是農(nóng)歷二月初二,龍?zhí)ь^,正是春社,他留宿山民家中,目睹了鵝湖人的社日盛況,感慨萬千,當(dāng)夜賦得一詩曰《社日》:“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對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边@首詩使鵝湖成為富庶江南的代表。

      鵝湖寺位于山下官道之側(cè),是中原通往閩地的必經(jīng)之地,過往人員搭膳借宿,無論是帝王將相、達官顯貴,還是文人墨客、商旅百姓,無不棄馬下轎、頂禮膜拜。當(dāng)然也有不買賬的,北宋有名的曾鞏就好好的批評了一番鵝湖寺,當(dāng)時鵝湖寺建成了一個大佛殿,住持僧與曾鞏交好,請曾鞏題記,曾鞏作了一篇短文,大意是:西邊胡人入侵中原,天子和大臣們疲于計議,戰(zhàn)士們忙于練兵,農(nóng)工商等民眾忙于勞作納稅,只有學(xué)佛的人不勞動不納稅,食宿自如,還有余錢建造規(guī)模如此之大的大殿,我真的不知道為什么。曾鞏的不滿并沒有影響信眾對鵝湖寺的頂禮,反而因為他的《鵝湖院佛殿記》而名氣更大。

      當(dāng)年居住在福建尤溪的大儒朱熹北進中原,翻過武夷山分水關(guān)后,經(jīng)石塘、陳家寨、永平,然后來到鵝湖寺,朱熹雖然反對黃老和神佛等異端之學(xué),但與寺中高僧仍是朋友,他在鵝湖寺借宿一兩夜后,繼續(xù)北行,到河口碼頭坐船經(jīng)信江走向中原腹地,走進天下各大書院,走進朝廷的皇宮大院,將他的理學(xué)傳播至神州大地。

      朱熹乃一代大儒,是理學(xué)的集大成者,是客觀唯心主義的積極倡導(dǎo)者,是中國儒家繼孔子之后的第二座高峰,他的學(xué)術(shù)思想是中國從元至清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官方哲學(xué),從1313年起,朱熹的《四書集注》便成為科舉制度的標準教科書,明朝朱元璋更是以朱熹“專注為宗”,朱學(xué)完全成為鞏固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精神支柱。當(dāng)然也有不服朱熹的,同時代就有以大學(xué)者陸九齡、陸九淵兩兄弟所倡導(dǎo)的“心學(xué)”與朱熹的理學(xué)存在極大分歧,朱熹與陸氏兄弟一方面是好朋友,一方面又存在認識論上的差異,尤其在“教人之法”上更是針鋒相對,朱熹強調(diào)格物致知,主張多讀書、多觀察事物,然后分析歸納得出結(jié)論。陸氏兄弟卻說“心即理”,主張發(fā)明本心,強調(diào)心明則萬物道通理明,不必多讀書,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雙方固執(zhí)己見,經(jīng)常鬧得臉紅脖子粗。他們共同的好朋友,那位名叫呂祖謙的大學(xué)者是個好事善良的人,他實在看不過去了,便跳出來做了和事佬,他想調(diào)和朱陸矛盾,便選擇了鵝湖寺,不僅因為鵝湖寺是個久負盛名的地方,更因為朱陸雙方到鵝湖寺的路程相當(dāng),陸氏兄弟是撫州金溪人,到鵝湖寺的路程跟朱熹從福建崇安去差不多。就這樣,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哲學(xué)辯論會開始了,這一年是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這場偉大的辯論朱熹似乎略處下鋒,朱熹說:“不多讀書就無法培育美好的品格?!标懯闲值芊瘩g說:“堯舜時代連文字都沒有,讀的什么書,不照樣成為圣君?”爭論了三天,結(jié)果又是不歡而散??墒?,鵝湖卻因這次會議而聞名天下。于朱陸而言,散會后雙方均進行了換位思考,冷靜而理智地吸收了對方的一些觀點,最終,陸氏兄弟成為中國“心學(xué)”的祖師,而朱夫子的思想后來成了朝廷統(tǒng)治國家、推行教化的治國思想,就是今天,我們的脈管里仍然根深蒂固地流淌著朱老夫子忠孝節(jié)義的思想因子。后世的學(xué)者由此也分成了兩派,心學(xué)的繼承人中到明朝時出了個大思想家,他叫王陽明,他傳承并創(chuàng)新地繼承了心學(xué)思想,自成一派,謂之“陽明心學(xué)”,成為“心學(xué)的集大成者”,與“儒學(xué)創(chuàng)始人”孔子、“儒學(xué)集大成者者”孟子、“理學(xué)集大成者”朱熹并稱為“孔孟朱王”。“陽明心學(xué)”強調(diào)“知行合一”,他思想的最終形成跟平定江西的“寧王之亂”有極大關(guān)系,而幫助并指點他平亂的人是當(dāng)時的內(nèi)閣首輔即宰相費宏,費宏是鉛山人,打小就受鵝湖文化的影響和熏陶。這是后話。如今,我每次前往鵝湖書院,經(jīng)禮門過君子之道時都要小心翼翼,尤其是面對那座正面刻著“斯文宗主”、反面刻著“繼往開來”的牌坊時,更是要凝神屏氣,生怕驚擾了先賢、辱沒了斯文。

      朱陸“鵝湖之會”后第十三年,即1188年,又來了一次“鵝湖之會”,這一次的主人公不是朱陸,而是辛陳,辛棄疾和陳亮。從本質(zhì)上看,前一次“鵝湖之會”側(cè)重于辯論,屬于辯論會,后一次則是真正的聚會,已經(jīng)退隱信州上饒的辛棄疾與浙江永康的陳亮是生死之交的摯友,是中國十對知音的代表,兩人都是文武雙全、才華橫溢,政治見解又趨于一致,都是力主抗金的主,兩人都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因此心懷憂憤,本想借此相約之機見到朱熹,獲得朱熹的支持,可是朱熹先生有事爽約,辛陳二人悲憤愈盛,只好唱和以詞章,留下了五闋唱和之詞,全是悲憤慷慨的風(fēng)格。

      你看辛棄疾的《賀新郎》:“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fēng)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殘雪。要破帽,多添華發(fā)。剩水殘山無態(tài)度,被疏梅,料理成風(fēng)月。兩三雁,也蕭瑟。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水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dāng)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边@詞表面是寫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實際上是抒發(fā)對國家山河破碎、自己又報國無門的悲愁。

      陳亮的詞可不像稼軒那樣迂回婉轉(zhuǎn),要直接的多,要痛快得多:“老去憑誰說,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長安今余幾,后死無仇可雪。猶未燥,當(dāng)時生發(fā)。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間,尋有平分月。胡婦弄,漢宮瑟。樹猶如此堪重別,只使九君,從來與我,話頭多合。行矣置之無足問,誰換妍皮癡骨。但莫使,伯牙弦絕。九轉(zhuǎn)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尋常鐵。龍共虎,應(yīng)聲裂?!边@詞開宗明義,長驅(qū)直入,威武豪邁,聲振鵝湖,響徹后世。

      受陳亮一開始便豪情四射、激情洶涌的影響,辛棄疾第二闋詞立即慷慨激昂起來,他寫出了“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丛囀?,補天裂”的千古名句。這次“鵝湖之會”,由于注入了陳亮這個活力四射的元素,大大強化了辛棄疾豪放詞派的顯性特征,促進了稼軒詞派的定型,完善了稼軒詞派的風(fēng)格,可以說是豪放詞派的標志性事件,意義非凡。

      “鵝湖兩會”成全了鉛山,成就了鵝湖,更成就了鵝湖書院,鵝湖書院也因此躋身天下四大書院之列。后世之人一般只注重朱陸之會,把朱陸之會的意義抬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位,把鵝湖書院定位為“千年一辯”之地,卻不提辛陳之會,這顯然是有失偏頗的,也是不公平的,甚至是“很不厚道”的,其實,后一次聚會在中國詞學(xué)史上的地位是極端重要的,它絕對是中國豪放詞派歷史上的一座高峰,同樣不可偏廢。

      “鵝湖兩會”,鵝湖之幸,鉛山之幸也!

      最愛瓢泉

      人有時真的很奇怪,會對一個小小的事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多年前,鉛山詩人帶我去看位于稼軒鄉(xiāng)期思村瓜山下的瓢泉,瓢泉就在江西去福建的公路邊上,山勢延伸下來的石徑上像嵌入了一個巨大的被劈成兩半的葫蘆,葫蘆的兩瓣像兩個鍋,靠里一個接續(xù)著一股山泉水,水滿后溢向外面一瓣,里面一瓣里覆有樹葉青苔,外面一瓣水清見底,可掬飲。這眼葫蘆泉長得很是奇巧,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詩人說八百年前的大詞人辛棄疾就是因為這個葫蘆瓢泉而從上饒帶湖遷居鉛山瓢泉邊上的。我一直不太相信,那樣豪放激烈的辛棄疾會因為小小一眼葫蘆泉而舉家遷居?但是,書上都這么說,我不信都不行。你看書上記載:“瓢泉,在縣(鉛山縣)東二十五里,泉為辛棄疾所得,因而名之。其一規(guī)圓如臼,其一規(guī)直若瓢。周圍皆石徑,廣四尺許,水從半山噴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其水澄可鑒?!?/p>

      因為喜歡瓢泉,十年之中我已經(jīng)五次探訪瓢泉,其中有一次與一位領(lǐng)導(dǎo)一起去福建福州,路過瓢泉時,我極想下去看看,但領(lǐng)導(dǎo)在車上我又不敢開口叫停,靈機一動說是尿緊,結(jié)果又見了一眼瓢泉,掬飲了一口清涼泉水。當(dāng)然,我對瓢泉的喜愛肯定不如辛公,因為我既沒有像詞宗那樣遷居瓢泉,也沒有像辛公那樣寫下了一大堆跟瓢泉有關(guān)的詞章。

      還是讓我們回顧一段歷史吧。1182年,剛過不惑之年的辛棄疾由于被奸人排擠而退隱信州上饒城北的帶湖,他對家人說:“人生在勤,當(dāng)以力田為先?!卑褞Шf園取名為“稼軒”,自號“稼軒居士”。1196年夏,帶湖莊園失火,辛棄疾舉家遷居鉛山,在瓢泉邊上結(jié)廬卜筑,直至終老于此。1207年農(nóng)歷九月初十,辛棄疾于臥塌之上大呼數(shù)聲“殺賊!”然后噴血而亡,含恨辭世,最終埋骨于瓢泉西面的陳家寨陽原山。辛公退隱信州的25個年頭里,其間只有兩次極其短暫的復(fù)出,其余時間全是閑居游走。他一生共留下詞章629闋,三分之二作于在信州上饒退居期間,其中因瓢泉而寫的就有225闋,可見辛翁對這瓢泉是何等的鐘愛。

      辛公足跡踏遍上饒的山山水水,我曾經(jīng)年少犯傻,神經(jīng)質(zhì)一樣一邊咀嚼著辛公的詞、一邊探訪稼軒的遺跡。辛公在帶湖定居過,我就無數(shù)次圍著帶湖轉(zhuǎn)圈圈,帶湖本是一處狹長無名之水域,“因枕澄湖如寶帶”而得名。今天的帶湖不長,被320國道攔腰切斷了。被切斷的南部成了居民區(qū),我曾在一個名叫福達家園的小區(qū)借居過半年,我經(jīng)常懷疑我所借居的那幢樓便是稼軒的帶湖莊園舊址,那時,只要有空,便要到帶湖邊上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久了就發(fā)感嘆:要是帶湖屬于浙江那該多好,浙江人無中生有、小題大做生造了那么多所謂的文化景觀,一定會把帶湖打造成一個極具詩意、豪氣沖天、文氣十足的五A級風(fēng)景區(qū),一定會讓稼軒文化大放異彩,真可惜,它長錯了地方。想稼軒當(dāng)年在帶湖定居賦閑,終日無所事事,定是無聊得緊,于是他或騎一馬或駕一驢,到處轉(zhuǎn)悠,害得我也艱辛地翻越黃沙嶺,尋找“舊時茅店社林邊”。那一次,我與我的大學(xué)老師、辛棄疾研究專家汲軍教授等重走黃沙道,遙想稼軒當(dāng)年過黃沙嶺的情景,感喟不已。辛公還經(jīng)常光顧我的家鄉(xiāng)廣豐縣,并留下了近二十闋詞章。那闕“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好詞便是游玩廣豐博山寺時所作。他為博山雨巖寫詞七闋,但雨巖在哪呢?我曾多次探訪,終于找到了雨巖和稼軒筆下的“蜂房萬點”,可惜王氏庵的舊址一直尋找不著,真是對不住稼軒寫的數(shù)闋關(guān)于王氏庵的好詞了。

      聽說辛公去過上饒縣的鐵山,我便忙不迭地走進鐵山,居然在一座學(xué)名叫“西山”俗名叫“螺螄山”的山洞石壁上尋到了辛公留下的石刻,當(dāng)然,是本人真跡還是后人偽作便不得而知了。因為辛公在鉛山待的時間最長,而且終老于瓢泉,因此,鉛山自然是我去得較多之地,為了緬懷這位先賢詞宗,我甚至在其八百年祭日那天帶著妻兒前往辛公墓前吊唁。那天,中國辛棄疾研究學(xué)會的專家學(xué)者早我們一步祭奠了稼軒,我在稼軒墓園里看見了白色的條幅和一瓶打開的茅臺酒,我十分佩服那位帶酒者的真誠與用心,猜想他必定精讀了稼軒的每一首詞,深知稼軒好飲豪飲而且常醉常飲,我繞墓園三圈,碑前磕頭三個,然后看著雜草叢生的墓冢,心緒難平地離去。

      前段時間陪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又一次拜謁辛公,看見通向陳家寨的公路已經(jīng)拓寬改造成水泥路面,還看見一批工人正在用花崗石鋪就通向墓園的小徑,鉛山縣分管旅游的副縣長徐彥峰告訴我:“鉛山縣已經(jīng)在縣城的信江北岸打造了一個占地上千畝的辛棄疾公園?!边@讓我等很是欣慰:當(dāng)?shù)卣K于重視文化且有所作為了。

      我連日來重讀稼軒詞章,在又一次被其豪邁、憂憤、激越、鏗鏘的詞風(fēng)震撼的同時,似乎讀出了稼軒喜愛瓢泉的真正原因。一是因為辛棄疾是山東人,山東濟南是泉城,凡山東人大都好泉,稼軒亦然。當(dāng)時,稼軒的故鄉(xiāng)山東已經(jīng)淪為敵國之手,稼軒居于此,見泉思鄉(xiāng)。二是瓢泉乃是山泉,稼軒之前所見之泉皆為地泉,泉水皆涌自地底,而瓢泉之水卻來自山上,“水從半山噴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顛覆了他之前對泉的認識。三是瓢泉的特殊形狀,凡泉多自地下上噴而成,因此泉有泉眼而無定形,可是這瓢泉之源卻在半山腰,泉體本身無源,只是一個接水的容器,偏偏這個容器長得特殊,一臼一瓢,不但可愛,還有深刻的寓意,這泉本名叫“周氏泉”,稼軒取意孔子“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改名為瓢泉,以顏回自喻,明己不改報國之志。當(dāng)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瓢泉所處的地理位置。瓢泉所在的期思村位于石塘河和紫溪河的交匯之處,乃中原通往閩越的必經(jīng)之路,從信州上饒到福建崇安必定取道于此,你看,從晉朝到清代挑“崇安擔(dān)”的挑夫風(fēng)塵仆仆過此歇腳,唐朝黃巢起義的軍士們疲乏勞頓時飲馬于此,宋朝方臘、范汝等農(nóng)民起義軍欲進中原時必經(jīng)此地,朱熹老夫子傳播理學(xué)思想翻過分水關(guān)后也要在此沽酒打尖……也就是說,瓢泉所在的期思村無論從商業(yè)、從軍事、還是從文化上看,都是要沖要塞,咽喉之地,文武雙全的辛棄疾焉能不知?因此,他“結(jié)吾廬,待學(xué)淵明,更手種門前五柳。且歸去,父老約重來。問如此青山,定重來否?”(《洞仙歌·訪泉于奇師,得周氏泉,為賦》)滿腔報國熱情的辛公擇此地卜筑結(jié)廬,明學(xué)淵明種柳樹,意欲東山重頭起?。?/p>

      八百年過去了,稼軒在瓢泉建造的府堂已經(jīng)沒有了,被吳姓人占去建了祠堂;辛公當(dāng)年放蛙喚月的養(yǎng)生堂成了平疇,老百姓把它叫作蛤蟆丘;秋水觀片瓦無存,紫溪河兀自空流;停云堂沒了蹤影,只留下低矮一山崗,當(dāng)?shù)厝朔Q接云崗,倒是詩意仍存;稼軒花園還原成原野,鉛山人把那一畈田垅叫作花園垅;斬馬橋代代傳承,代代修造,至今尚存,雖然少了辛陳相會把酒高歌的場面,卻多了斬馬盟誓、沐風(fēng)披雪的傳奇;稼軒公館只剩下斷壁殘垣、爛石青磚,我曾站在紫溪河邊,對著一大片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稼軒公館的建筑群遺址久久發(fā)呆……

      鑿個池兒喚月來,瓢泉如鏡發(fā)被襟??蓱z辛公一片心,千年過后誰聆聽?

      猜你喜歡
      鉛山鵝湖稼軒
      休問鵝湖舊風(fēng)景
      華人時刊(2023年7期)2023-05-17 09:04:34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稼軒詞里擬人多
      中華詩詞(2021年10期)2021-12-31 08:56:30
      稼軒詞錘煉字句與對仗的藝術(shù)
      北方論叢(2021年2期)2021-05-22 01:33:42
      江西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介紹【民間音樂類】 鉛山畬族民歌
      心聲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12
      鵝湖勝跡天下知
      建筑(2018年24期)2018-12-29 02:43:14
      雁鵝湖,夢庵里的天堂
      科教新報(2018年48期)2018-06-11 02:31:01
      鉛山紅芽芋新品種贛芋1號
      中國蔬菜(2016年8期)2017-01-15 14:23:46
      說不盡的鉛山
      說不盡的鉛山(1)
      景德镇市| 东乡族自治县| 湘阴县| 扬州市| 永城市| 交口县| 六枝特区| 永城市| 木里| 罗江县| 鄂托克前旗| 布尔津县| 镇康县| 临高县| 浙江省| 金堂县| 宣恩县| 新平| 扶余县| 青州市| 无棣县| 明溪县| 松阳县| 新蔡县| 平陆县| 昭苏县| 桓台县| 衡山县| 奉化市| 竹山县| 建阳市| 万全县| 隆安县| 米泉市| 鹿泉市| 赤城县| 剑阁县| 溧阳市| 钟祥市| 上犹县| 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