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亮亮
摘 要: 本文主要通過對《紫色》主人公的解析,說明黑人女性生存和精神困境的直接原因是父權制,黑人女性一方面要思想解放,另一方面要經濟獨立,才能獲得新生。
關鍵詞: 女性主義 父權制 婦女解放 獨立 姐妹情誼
一、艾麗絲·沃克的女性主義
沃克的婦女主義思想反對種族主義和性別主義,提倡非洲中心主義和人道主義。沃克所言的婦女主義者是寬厚的、博愛的,既不同于單純反對性別歧視的白人女權主義者,又有別于單純反對種族歧視的黑人民族主義者,是立足于全人類生存完美的普救主義者。
1.實現(xiàn)所有人的生存完美。沃克定義的婦女主義者絕不是分裂主義者,她們既不會同壓迫她們的黑人男性分裂,又不會同歧視她們的白人婦女分裂,而是團結所有人,期待全人類的生存盛景。
2.尋找文化之根。沃克認為,黑人女性應將自身命運與民族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婦女主義者應該重視并繼承根源于非洲的生活模式、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并以此為驕傲。唯有在非洲文化中找尋文化之根,并將其作為自身存在的依托,才能在充分的歸屬感中建立民族自信,才能發(fā)展壯大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有希望與壓迫者的文化相比肩,并最終實現(xiàn)在文化、政治、經濟各領域的種族平等。
3.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沃克的婦女主義思想強調了女性情誼,相信女性之間的姐妹情誼,在種族壓迫和性別壓迫雙重壓迫下,黑人女性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難實現(xiàn)自由和幸福,災難深重的黑人女性必須團結起來,互幫互助,相互扶持,才能最終實現(xiàn)向往的美好生活。沃克從不排擠白人女性,她認為人間如同絢麗多彩的花園,每個顏色代表一個種族,如同顏色沒有優(yōu)劣之別一樣,異彩紛呈的不同種族各自擁有不同的芬芳。盡管黑人婦女飽受黑人男性的欺壓,但是沃克的婦女主義思想并不打算將黑人男性作為對立面進行報復和打壓,而是把他們當做可以教化的對象,期望通過感化、教育等方式改變他們在黑人婦女面前的優(yōu)勢心理。沃克希望在黑人男性與女性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加深黑人男性對婦女的理解,進而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團結??梢?,沃克的婦女主義思想雖然反對種族主義,反對性別歧視,但它并不是怒目金剛式的劍拔弩張,絕不是分裂主義或復仇主義,它善意而溫暖、寬厚而博愛,它的目標絕非是達到黑人婦女唯我獨尊的境界,而是普救主義的,希望所有人團結一致,最終實現(xiàn)全人類的生存完美。
二、《紫色》中西麗的生存、精神困境和出路
西麗自我發(fā)展的三個過程:從逆來順受,麻木接受一切到自我意識逐漸覺醒開始反抗,最后到經濟獨立、自愛自強。
1.初級階段,西麗麻木地承受小說中幾乎所有黑人男性的欺凌,如繼父、丈夫、繼子。十四歲時,西麗被繼父侮辱而生下兩個孩子,隨即孩子被繼父搶走不知所蹤。母親死后,西麗被繼父像轉手牲口一樣嫁給了并不愛她的“某某先生”,而“某某先生”娶她的目的只是讓她像奴隸一樣照顧孩子,成為種地管家的奴隸和泄欲的工具,對此西麗麻木地被動地接受一切。由于白人價值觀和審美觀的內化,此時的西麗缺乏自我肯定意識,她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覺得自己是丑陋的,因此對于自己的苦難只有被動地接受,白人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已經被黑人女性內化,她們瞧不起自己,認為只有“白”才是美的,只有白人才是高貴的,自己是低人一等的,黑人民族是劣等的民族。這是白人種族主義壓迫的必然結果。另外,在小說中黑人男性是黑人女性面臨的最直接壓迫。不僅黑人女性內化了白人的主流價值觀,黑人男性也是如此,另外種族主義壓迫帶來的政治經濟的不平等,導致黑人男性自我價值無法實現(xiàn),尤其沉重的經濟壓迫使黑人男性失去了自我,他們把痛苦發(fā)泄到比自己更加弱小的婦女和子女身上,黑人婦女深受種族主義壓迫和黑人男性的雙重壓迫,處于社會和痛苦的最底層??梢姡谌伺酝纯嗟母驹蚴前兹松鐣械母笝嘀企w系。
2.之后西麗在莎格的幫助之下走向反抗。莎格平等地真心地對待西麗。莎格對西麗說:“你不是我的傭人。我不是把你帶到孟菲斯伺候我的。我把你帶來是要愛你,幫你站起來做人?!鄙窈臀鼷愔g的姐妹情誼正是艾麗絲·沃克一直強調的姐妹情誼,艾麗絲·沃克是災難深重的黑人女性,單純依靠自己是根本無法改變命運的,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尤其黑人女性之間的情誼,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在社會中找到屬于黑人女性自己的小屋,莎格還改變了西麗對上帝的依賴,告訴她“上帝在你心里,也在大家心里。你跟上帝一起來到人間,但只有在心里尋找他的人才能找到他”。莎格的出現(xiàn)使西麗灰暗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使其逆來順受的傳統(tǒng)黑人婦女形象轉變?yōu)橐粋€具有自我意識、敢于抗爭的新女性。
3.西麗走向自我成長的第三階段——獨立自信,實現(xiàn)自我成功階段。精神上獲得解放的西麗如獲新生,她開辟了自己的事業(yè),創(chuàng)辦了公司,自食其力,莎格的離去、妹妹耐蒂和孩子在歸國途中遇難的消息并沒有擊垮她,她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不依靠莎格,西麗真正獲得了獨立的人格,并在榮歸故里之后,與“某某先生”成為了好朋友。這里體現(xiàn)了艾麗絲·沃克的女性主義并不是一種分裂主義,而是強調用廣博的愛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偏見,理解別人、包容別人。在與男性關系方面,艾麗絲·沃克認為,黑人男性是有團結的可能性的,在她的眼里,黑人男性也是種族壓迫的受害者,黑人男性失去了自我,黑人女性要幫助男性建立起對女性包括對自己的正確認識,最終實現(xiàn)雙方平等地和諧共處。《紫色》的結局就是最好的體現(xiàn)。
從西麗的成長經歷可以看出黑人女性最直接的壓迫者就是黑人男性,黑人男性是白人父權制社會價值觀的受害者,因此解放男性思想和解放女性思想一樣重要。另外,女性只有解放思想和經濟獨立,才能讓男性對女性有重新認識,才能實現(xiàn)兩性和諧,最后姐妹情誼對災難深重的黑人女性來說也是力量的基礎,黑人女性應該團結,成為互相依靠和慰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Pryse, Marjorie&Hortense J. Conjuring; BlackWomen, Fiction and Literary Tradition[A].Spillers(eds)聶英杰.構建黑人婦女的烏托邦—.“婦女主義”反觀下的《紫色》情懷[C].長春:吉林大學,2006.
[2]劉戈,韓子滿.愛麗斯·沃克與婦女主義[J].鄭州大學學報,2004(03).
[3]愛麗斯·沃克.陶潔,譯.紫顏色[M].南京:譯林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