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摘 要: 政治課教學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雙重任務,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以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學習,提高對本學科的興趣,增強自信,提高學習效率和質(zhì)量。
關鍵詞: 高中政治教學 自主學習 學習興趣 課堂語言 積極思考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線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教師授課的根本目的是以最大效率向?qū)W生傳授知識,啟發(fā)思考,生成知識,使學生不斷豐富成長起來。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段。在課堂上教師如果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并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當堂完成教學任務,就能保證課堂實效。因此,精簡課堂,優(yōu)化課堂結構,是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增強課堂教學實效的必由之路。
一、指導預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
預習能為學生上課提供有利的心理準備,打好注意定向的基礎,并且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習慣。但是政治課教材是說理讀物,抽象深奧,不如文藝作品那樣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真正讀懂教材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政治課教師需要編寫預習提綱,指導學生自學,培養(yǎng)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編印自學提綱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要有知識結構,便于學生整體把握,樹立整體觀念。這點類似于計算機上的樹形目錄,一目了然。二要指出重點難點,使學生學有側重,防止預習過程中“胡子眉毛一把抓”、“普面開花”。要幫助學生樹立“重點論”的哲學觀點。三要預習習題有啟發(fā)性、趣味性、現(xiàn)實性及縱深性。例如:關于“商品”這個概念的預習習題,可以這樣設計:下列哪些鮮花是商品:A.家中可供觀賞的鮮花;B.買來用作禮物的鮮花;C.待售的鮮花;D.山坡上的野花。按照傳統(tǒng)做法,就是要求學生從書上找出基本要點,那樣學生只需動手就能輕易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有如蜻蜓點水,預習效果幾乎等于零,也不易激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而上面的預習習題同傳統(tǒng)意義上的習題不一樣,它編制的要求是體現(xiàn)目標性,最大特點是具有啟發(fā)性、趣味性、現(xiàn)實性及縱深性。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排不發(fā)?!痹O計預習習題,就是要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憤”“徘”情境,引導學生入勝,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思考之中,這樣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養(yǎng)成思考習慣,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思索,如果預習過程中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會帶著問題認真聽課,聽課效率就會提高。
二、采用靈活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多角度思考,備好學生。高中生正處在青春期,課堂上躍躍欲試,尤其是現(xiàn)在的高中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逆反心理特別嚴重。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做到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等情況,既了解一般情況,又了解個別差異。同時在課堂上還要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要根據(jù)學生以往的知識水平、能力分析哪些知識點是他們?nèi)菀渍莆盏?,這樣的知識點就只需要點到為止,對于難點重點問題則詳細介紹和指導練習。同時可以通過分析學生的差異進行分組,在分組中盡力保證每組學生接受能力相當,這樣才能增強每個學生的合作意識。采用案例教學,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運用“案例教學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政治課教學理論性強,枯燥乏味,以往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教師“滿堂灌”,不給學生主動學習和消化的時間,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盡管學生能夠記住所學理論知識,但這是一種單一的、靜止的、孤立的抽象認識,很容易使學生對書本知識反感。而運用案例教學法則可以提供生動、逼真的正反案例和由簡單到復雜的案例,使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感性認識。此外,學生可以大膽交流,在沒有壓力和顧忌的良好心態(tài)下討論,學習探索,很容易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優(yōu)化課堂語言,準確表達知識
語言是表達思維、傳授知識的工具。能否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與教師能否運用準確的語言清晰地表達所要講授的內(nèi)容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學語言的準確性和精練性至關要。政治課堂教學用語要準確、科學,因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觀點教育,對學生較系統(tǒng)地進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門課程。它的基本概念、原理、觀點都有嚴密的邏輯性和科學性,因此,每句教學語言都不能有半點模棱兩可和含糊不清,必須體現(xiàn)政治課的專業(yè)性。其次,政治課堂語言要精練。所謂語言精練,就要求教師緊扣教材重點、難點,對政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科學結論的講解力爭用詞準確、言簡意賅、條理分明、結構嚴謹。學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說或不說,點到為止;學生未知的或重要的要多說或詳說,并要說得恰到好處。因為語言精練并不是單純地削減語言數(shù)量,而是要提高語言的質(zhì)量。這樣能騰出一定的課時讓學生充分地思考和練習,從而有利于學生發(fā)展智力,提高學習效率,減輕負擔。
四、布置的問題要有針對性,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
教師提的問題必須提得恰到好處,這就要求我們既吃透教材,又吃透學生,對不同對象提出不同要求,因材施教。其次,教師的啟發(fā)點撥要適度,引導學生總結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運用語言能力,使學生對所學新知識當堂理解,當堂鞏固。此外,教師可以使學生初步練習和運用新知識,并使學生及時了解練習效果,及時反饋,鞏固和糾正,從而形成正確的、熟練的技能、技巧,進一步發(fā)展智能;或者也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總結和閱讀教科書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總之,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高中政治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突出,而且要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明確自己才是教學的主體,并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以保證學生在政治教育這門學科中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到最大,確保政治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永廷等.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人民出版社,2001.
[2]鄭永廷.現(xiàn)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論與方法.廣東高教出版社,2000.
[3]張孝宜等.新時期高校政治理論教育途徑與方法探索.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