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艷
在初中數(shù)學“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的改革實踐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以前沉悶的課堂變得活躍了;不愛講話的同學開始爭相發(fā)言了;從不提問的學生開始有問題了;只會寫不會講的學生已經(jīng)能講得條理清晰了……初中數(shù)學任務驅動型課堂究竟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究和思考。
一、初中數(shù)學“任務驅動型”課堂小組如何分組
小組的組成應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商討決定,要考慮學生的成績、性格、性別、交際能力等,合理搭配小組人員,實現(xiàn)組內成員優(yōu)勢互補,互相促進。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尤其要關心那些交際能力弱、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爭取組內成員共同進步,要求組內每個成員都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參與。
二、初中數(shù)學“任務驅動型”課堂小組成員如何完成自己的分工
分組后組內成員都有明確的分工,每個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任務,如每個小組都有組長、發(fā)言人、記錄員、提問人、資料員等。這些我想我們都做了,但可能形同虛設,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或者說有的學生根本沒有理解自己的分工。
小組長應該負責組織、開展小組課內外(可能是重視課內忽視課外)的合作學習活動,雖然每組分工采用輪流制,但每組都必須有一個核心人物,他要有組織協(xié)調能力,要能傳遞正能量,這樣這個組才能凝聚在一起共同進步;組長和資料員要能把握好每天的上課、課后鞏固、預習情況,這樣資料員才知道課后要準備哪些東西,課堂需要哪些資料;組長要能組織學生適時討論(學生先自主完成再討論),形成一致的意見、觀點或結果,這樣記錄員才有東西可記,發(fā)言人的發(fā)言才代表本組的結論,提問的人才有問題可提,這樣也才能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言和提問的能力)。當然組長還要擔負起管理本組的職責,負責維持好本組的紀律,確保本組能高效地自主學習,而不是閑談浪費時間,這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尤其是普通班。
三、初中數(shù)學“任務驅動型”課堂如何促成小組合作
第一,小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和引導。要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課前要認真做準備。要認真思考:哪些內容適合進行班級集體教學?哪些內容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哪些內容適合個人自學?如果要用小組合作學習,那么什么時候進行?問題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情況?教師該如何點撥、引導?如何把全班教學、小組學習、個人自學三種具體的形式結合起來,做到優(yōu)勢互補?如果這樣做課前準備,小組學習效率一定就會大大提高。
第二,小組合作學習實質是通過學生互動,求得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就要求教師設置恰當?shù)膶W習任務。任務不能太難,也不能太易,否則將會挫傷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太易會使所討論的問題沒有思考性、啟發(fā)性和探索性,學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太難會使大部分學生陷入困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時間上的浪費;有時所提的問題雖有思考性,但教師舍不得給學生時間,學生還沒有進入自學、討論狀態(tài),教師就宣布討論結束,這樣學生無法完成任務,最終變成教師講解。這些情況會使得小組合作成為一種“擺設”,導致小組合作學習簡單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采用小組學習策略準備不足,有隨意性和盲目性。
第三,小組合作學習應讓更多的人表現(xiàn)自我、體驗成功。課堂教學中學生存在著差異,所以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應走到學生中間去,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了解小組學習的進程,幫助學生掌握合作學習方法,關注學習有困難、默默不語的學生,讓他們在老師與同伴的幫助鼓勵下,積極在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自我,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
第四,合作學習的方式和習慣需要長期培養(yǎng),而不是短期行為。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處理好踴躍發(fā)言與虛心聽取的關系;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思考,處理好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關系;要讓所有的人積極參與,特別關注小組學習中保持沉默的學生。
四、初中數(shù)學“任務驅動型”課堂如何評價和激勵
首先,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要求教師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制定學習目標,只有小組成員都完成任務,小組學習目標才能最終達成。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達到個人目標,而且要幫助他人實現(xiàn)目標,通過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任務。這種目標可以是短期的,如月考、期中、期末考試目標,也可以是長期的,如上學期我們制定的小高考目標和高考目標等。
其次,引入競爭機制。有競爭才有提高,針對學生好勝的心理特點,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引入競爭機制,對合作學習的效果能起到優(yōu)化、強化的作用,使合作學習更具實效、更高效。這種競爭可以是班級內的小組之間的競爭,也可以是年級內班級之間的競爭,如挑戰(zhàn)、應戰(zhàn),階段性的總結等。
最后,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和獎勵機制。合理公正的評價是學習互動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不公正、不全面的評價極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更不可能很好發(fā)揮評價促進發(fā)展的功能。因此,教師要有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明確的規(guī)則和操作流程,既要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又要各小組展開友好競爭。班主任要協(xié)調好本班各科的評價標準,最后給出本班學習小組的綜合評價(包括小組學習過程中的紀律評價)。對綜合評價優(yōu)勝的小組要采取一定的激勵方法(班級表揚、年級表揚、班主任獎勵等)。
總之,初中數(shù)學“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學習方式,我們要通過不斷地指導,長期地熏陶,積極引導學生吸收、內化。教師之間也要經(jīng)常性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不斷反思、改進,使課堂教學真正實現(xiàn)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