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
摘 要: 文章以初中牛津譯林英語的教學為基礎,以某一35人的小班為研究案例,分析和探討小班化初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分層的方法及分層教學的可行性策略等,以期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能力都得到提高。
關(guān)鍵詞: 初中英語 小班化教學 分層教學
小班化教學是新課改的必然產(chǎn)物和根本要求。新課改要求“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然而,多數(shù)教師注重“教”的研究,多于“學”的研究。因此,初中英語教學中應注重層次化教學。筆者從任務設計的層次性、問題的層次性、活動的層次性及作業(yè)布置的層次性等幾個方面談談小班化初中英語教學中層次性教學的主要策略,以期實現(xiàn)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都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凸顯小班化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以學定教”。
筆者在35人的小班化教學中,注重層次教學,教學效果顯著。下面根據(jù)自己的實踐,以牛津英語七年級下Unit5 Reading“The ghost in the park”為例,談談小班化分層教學的體會和感悟。
一、小班化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和分層的方法
1.小班化教學的重要性
相較于傳統(tǒng)大班教學,小班化教學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小班化教學可以擴大學生活動的空間,增加活動的時間。還可以增進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使師生間、生生間產(chǎn)生共鳴,從而增強師生、生生間交流的密度。此外,小班教學有利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和實踐探究活動等。
2.小班化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分層的必要性
小班教學并不是說小班中沒有好、中、差之分,“十指伸出有長短”,35人一個班中學生層次也會有所不同。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學應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和提高。為實現(xiàn)之一宗旨,分層教學必要且重要。
(2)學生分層的方法
分層教學的前提是根據(jù)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等諸多因素而綜合評估,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層一般分為三個層次,如A、B、C三個層次。三個層次的學生的比例一般為1:1.5:1。以小班教學一個班為35人來說,A層次學生為10人,B層次一般為15人,C層次為10人。
三個層次的學生劃分好,并不是說學習活動的開展就以這三大組為依據(jù),而應該三個層次的學生相互搭配,合理劃分學習小組,有利于優(yōu)幫差,有利于小組學習的有效開展。
二、分層教學的策略
1.教學目標分層
目標是學習的動力源泉。有人將學生的學習比作在大海中航行的戰(zhàn)艦,沒有目標就不會動力,沒有目標便會失去航向。
目標分層是層次教學的基礎。分層教學首先體現(xiàn)在目標的分層上,教學中應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實際,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的目標要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高,實現(xiàn)不了目標,學生會失去前進的動力,目標太低,容易實現(xiàn),學生容易自滿,沒有挑戰(zhàn)性,目標適中、適合,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的充分發(fā)展。
“The ghost in the park”一文的教學,筆者對目標進行分層。對于C層的學生,只要求掃除課文中的生詞障礙,讀懂文章、把握大意就可以了;B層的學生除了掌握單詞和短語,讀懂課文外,還要求他們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而A層的學生,在B層的基礎上,針對故事內(nèi)容,談談對這件事的看法,開展討論、辯論活動。
2.任務分層
對于這篇reading,在問題、任務的設計上,為了使不同的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提升,任務分層很重要。
(1)課文內(nèi)容分層
對于自主預習的詞匯的基礎知識的交流,多讓B、C層次的學生展示預習成果,對于課文的理解的預習的交流,留給A層的學生。
(2)問題設計分層
閱讀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中心,閱讀方法和技巧的訓練是閱讀教學的重心。圍繞課文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和任務,是實施分層和閱讀教學的主要教學策略,問題的設計層次性是閱讀教學成敗的關(guān)鍵所在。
對于文章理解性的問題,C層的學生應該把握,如“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Who met a ghost? Could they find the ghost in the end?”等。有關(guān)課文內(nèi)容大意和中心的,必須人人掌握。對于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理解故事發(fā)生發(fā)展的脈絡練習,如將幾個句子重新排序,使之成為一段完整的話的練習,可以安排B層的學生完成;閱讀了課文,開展對于世上有沒有鬼的討論,以及“校報記者采訪Amy捉鬼”的對話,由A層的學生完成,安排給B、C層的學生都會有難度,會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練習處理的分層
僅僅以PartB1為例,這個練習是詞匯的理解和運用,A層的學生自主完成并交流、討論,要求他們課前通過對課文的閱讀,根據(jù)上下文的大意進行推測,培養(yǎng)猜測詞義的能力;B層的學生應該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在排除生詞障礙的基礎上自主完成;C層次的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或者學優(yōu)生的輔導下,先對左欄的單詞進行復習和翻譯,對右欄的短語進行釋義后,讓他們完成配對練習。
三、分層教學的效果
經(jīng)過一年對班級35人的小班分層教學的實踐,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尤其是學習習慣養(yǎng)成和學習能力增強,每一位學生對英語不再畏懼,且興趣濃厚、積極性高,養(yǎng)成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好習慣,課堂上不再有游離于課堂之外的現(xiàn)象,實現(xiàn)樂學、會學的轉(zhuǎn)變。
小班教學是課改的必然要求,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同時,分層教學體現(xiàn)新課標的理念,堅持為了每一個學生,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習習慣,提升創(chuàng)新學習,提高綜合能力,分層教學勢在必行。分層教學更需要教師的智慧,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最終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學生”、“以學生發(fā)展為本”。
參考文獻:
[1]陳揚.由“良莠不齊”看分層教學——談初中英語分層教學[J].校園英語,2014(11).
[2]趙淑君.初中英語分層教學初探[J].考試周刊,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