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貞烈
摘 要: “學生是課堂一切活動的主體”是一個事實,也就是說,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上要將“以師為本”轉變?yōu)椤耙陨鸀楸尽保柚鄻踊慕虒W活動有意識地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在打破傳統(tǒng)思想品德課堂的沉悶氣氛的同時,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在確保課程價值最大限度實現的同時,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 學生主體 課程價值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以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的一門學科,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是該學科的價值體現,也是學生健全發(fā)展的基礎。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有意識地將學生推向課堂主體地位,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掌握基本知識技能的同時,素質水平和思想道德素養(yǎng)得到大幅度提高,進而確保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因此,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進行論述,確保課程價值最大限度的實現。
1.轉變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是影響教師教學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課堂能否從被動的學習轉變?yōu)橹鲃忧笾?,從以師為本轉變?yōu)橐陨鸀楸镜闹匾绊懸蛩亍Un改下,思想品德教師要在課堂上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就要摒棄以往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認識到學生主體性發(fā)揮的重要性,這樣才能真正構建出真正屬于學生的課堂。具體應該做好下面幾個方面的工作:
(1)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一直采取的是“一言堂”的模式,導致學生一直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或者是以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久而久之,學生開始不喜歡思想品德,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思想品德課程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2)認識到在課堂上凸顯學生課堂主體的意義。思想品德是一門育人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思想品德健全發(fā)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品德課堂能夠讓學生在主動求知、積極學習中更好地掌握思想品德課程內涵,對學生健全地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從思想上認識到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的思想品德課堂的構建對課程價值的體現和學生健全地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品德課堂的保障。
2.多種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的組織是凸顯學生課堂主體性,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平臺的重要部分。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組織多種教學活動保護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進而在確保課程價值最大限度實現的同時,也確保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體。
例如:教學《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時,我選擇了“案例分析”法,引導學生對相關的案例進行自主分析,即:
案例一:晏子使楚的故事。
案例二:德國詩人歌德在公園里散步,與一位批評家在一條僅能讓一人通過的小路上相遇。批評家說:“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备璧滦χ说铰愤叄骸拔仪∏∠喾础!?/p>
……
組織學生對上述的案例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自主分析,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而且對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自主思考能力有密切的聯(lián)系,更能能確保高效思想品德課堂的順利實現。
又如:教學《挫折面前也從容》時,我選擇的是“討論法”,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挫折有利于成長”“挫折不利于成長”兩種說法進行討論思考,并自主說說觀點和看法,并說出理由.這樣的自主討論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中學會辯證看待挫折。在確保學生獲得良好發(fā)展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借助多種教學活動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學生在獨立思考、互相交流、討論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識,為構建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的思想品德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3.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和諧課堂環(huán)境的構建能夠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走進思想品德課堂,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走進課堂,成為課堂的一分子。所以,要構建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品德課堂,營造和諧課堂環(huán)境就成了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課堂評價或者是恰當教學手段的應用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比如:完善課堂評價體系。以教學《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為例,在本節(jié)課的授課時,我們選擇的是案例分析法,在評價過程中,我們要對學生的分析能力、重點抓住能力、語言邏輯能力和觀點的獨到之處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既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可取之處,又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明確自己的發(fā)展方向,使學生愿意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成為課堂的主體。
綜上,學生課堂主體的凸顯不僅需要思想上的重視,還需要教師從行動上落實,這樣才能確保課程價值的最大限度實現,才能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參考文獻:
[1]牟紅菊.初中思想品德課實施“生本教育”的探索與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3.